目 录第一章 总论………………………………………………………………………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5第三章 建筑设计方案……………………………………………………………10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15第五章 节能节水措施……………………………………………………………19第六章 环境分析…………………………………………………………………23第七章 招标方案…………………………………………………………………29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36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1第十章 社会影响评价……………………………………………………………45第十一章 结论………………………………………………………………………46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二、项目承建单位项目承建单位:大丰市农业委员会三、项目承建单位概况大丰市农业委员会位于大丰市健康西路66号,是根据《中共大丰市委 大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丰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大发(2010)32号),设立市农业委员会,挂市林业局、市滩涂海洋与渔业局、市农业资源开发局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农业委设有12个内设机构,均为正股级,主要包括:办公室、综合科(政策法规科、行政许可科)、科技教育科、计划财务科、农业园艺科(观光农业指导科)、林蚕科、畜牧兽医科(市饲料工作办公室)、农机发展管理科、市场与农产品安全监管科、海域科、渔业科、农业滩涂开发科四、建设地点大丰市城东新区五、建设内容及规模1、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建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初步规划12层,每层1000㎡;附属楼2栋,每栋3层,行政执法部门、便民食堂、职工文体活动室(含老干部活动室)、图书资料阅览室(含档案管理室)、实验室(检测室、展览室),另加车库等计3000㎡左右2、建设的规模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整体工程建设约需土地面积不少于30亩,中心建筑总规模15000㎡其中服务中心主楼工程12000㎡,附属楼工程3000㎡,包括农委行政执法部门,便民食堂、职工文体活动室;汽车泊位200个等附属设施,面积约5000㎡其他公共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上、下水管路,供电线路以及项目区内的绿化、环卫设施等六、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项目投资包括建安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等,项目估算总投资3800万元,农业委员会自筹3800万元。
七、项目建设期本项目按照国家有关程序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包括准备工作、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根据项目的整体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从2012年4月初开始至2012年10月完工;主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占地面积平方米200002建筑面积平方米150003容积率——0.754建筑密度——5绿化率——30%6总投资万元3800八、社会效益分析 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大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举措: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中心高效运转深化改革开发转变政府职责,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消除观念障碍和体制障碍,增强城市活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保、医疗、治安等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切实解决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九、研究结论该项目的建筑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具有显著地社会效益,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民心工程,研究结果认为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 项目背景1、 大丰市概况大丰市地处江苏东部,黄海之滨,总人口73万,面积3059平方公里,辖14个镇、两个省级开发区,境内有省属农场和沪属农场各3个大丰市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和“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3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县(市)称号大丰是新兴港口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大丰港位于江苏沿海海岸线中部,是填充江苏沿海填海港口空白带的中心战略大港2005年10月18日,在大丰港一起工程两个万吨泊位已建成试航,2006年开放一类口岸,并同时开工建设6个5万吨级泊位到2010年,大丰港形成1300万吨年吞吐能力,成为江苏沿海对外开放的综合型中型商港大丰市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 年全市实现 GDP 242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为 17.8∶47.5∶ 34.7;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3.288亿元,比上年增长 32 .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055元,比上年增长 15%;农民人均纯收入 9008 元,比上年增长 14%。
连续七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行列,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苏北县级首家 “国家卫生城市”工业经济工业生产快速发展2009年大丰市定报工业实现增加值 71 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305亿元、利税 22.5亿元、利润 11.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14.4%、 26.5%、24.5%、25%;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 17家;净增定报企业 50 家注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关停超标排放、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企业 21家,深入开展大丰港经济区南区环境综合整治,全市万元GDP 能耗下降7.5个百分点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1《大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6《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9《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10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基础资料2.11其他专业有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规章、规定3、项目提出的背景便民服务中心是将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和行政管理体制。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改革管理体制的有益探索,也是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减少领导职数,严格控制编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是落实这个要求的重大举措,实质上是政府机关的一场自我变革、自我完善,是为建立现代化行政管理体制而破旧立新的一项艰巨工程。
二、 场址条件大丰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拟建在大丰城东新区,所在地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东宁路以东,裕华镇以西,连接大丰城区和大丰港区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项目建设单位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三农”的需要农口部门改革后,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由原农业局、农机局、林牧局三部门合并组成,下属单位多,机构较为庞大,服务场所狭小而分散,加之条件简陋,技术设施落后,给单位的统一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不便于集中管理影响为农服务功能的发挥,给前来办事的群众造成了诸多不便为改善服务条件,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三农”工作,经研究并请示市政府同意,农委拟在大丰市城东新区重新规划建设市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1.2项目建设是创建文明和谐单位的需要目前绝大多数单位是“三无”(无会议室、无图书阅览室、无文化活动室)单位,不符合文明和谐单位创建要求该项目的建成可以满足便民服务和文化活动的需求,对达到创建文明和谐单位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符合中央有关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必须体现庄重、朴素、实用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要求,从严控制用地规模,严禁超标准占地、低效利用土地,不得占用耕地,不得配套建设大型广场、公园等设施。
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符合大丰市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解决本单位分散服务,不能统一管理的最佳方案2.2建设项目在建设条件上完全具备拟建地的水源、电源、热源均为市政配套管网,各公用条件供应能力充足,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便民服务中心项目的建设符合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是必要可行的第三章 建筑设计方案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便民服务中心的建设应满足为人民服务的需要,本项目的设计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为指导原则:1、 人性化——设计本着以尽可能的满足便民服务需要充分考虑辖区实际情况,以解决服务辖区居民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 可持续性——尊重地方文化和塑造社区文化,充分考虑地区和周围环境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城市风貌3、 现代化——规划设计中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建筑及绿化、道路硬化的关系,合理组织室外交通场地,进一步提高公共设施水平4、 生态化——规划设计中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使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针对地域、地区特点,以多层次的绿化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浑然交融的生态空间5、 网络化——使用现代的信息工具,最大限度地获取和传播知识,开阔服务人员视野,开创新思维。
二、规划设计方案 主要技术指标:(1)用地面积:不少于20000平方米(2)容积率:0.75(3)建筑密度:(4)绿化率:30%(5)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四、 建筑方案1、建筑单体设计建筑风格采用现代处理手法,追求简洁、大方、流畅的建筑造型为突出便民服务中心的特性,以清雅的白色或淡黄色为主色调,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