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内蒙长篇叙事民歌歌曲记叙了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率领人民起来反抗封建王爷和反动军阀的斗争故事蒙古族大多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也有少数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等地从事游牧和农业蒙古族人民英武豪爽、热爱艺术他们的劳动和生活中充满了音乐 蒙古族民歌体裁多样,风格醇厚从音乐特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主要在放牧时演唱曲调悠长,连绵起伏,节奏舒展,气势宽广演唱时,在延长音中运用连续嗽音和颤音,犹如骏马的嘶鸣;在旋律向下三度或四度进行时,运用下滑音,酷似婉转悠扬的马头琴声短调民歌,包括古代的狩猎歌,近、现代短歌、长篇叙事歌和一部分带有舞蹈性的宴歌、婚礼歌等曲调短小简洁,节奏规整,结构匀称演唱时与口语相近,以朴素见长《嘎达梅林》是典型的短调民歌,叙事性很强,旋律却很优美,句尾拖很长,带有抒情性叙事性和抒情性的统一是它的显著特色全曲虽然只有上 、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组成,但音乐形象却非常集中、深刻 (陈学娅)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是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领域中具有典范意义的大型作品从音乐形态方面来看,她是东方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碰撞与结合的结晶。
她在以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借鉴和运用西洋音乐创作体裁与技法进行大提琴音乐创作方面,为后辈做出了榜样作品的曲式结构是自由的奏鸣曲式,与传统典型的奏鸣曲式有点不同;在调式调性的运用方面也颇具民族特色;另外,独奏大提琴在作品中的表现力也很贴切嘎达梅林)背景 内容对“嘎达梅林”的解释,最普遍的解释是:“嘎达”是英雄的名字, “梅林”是王府中一个职位很低的官名也有人解释为:英雄的名字叫那达木德,又名孟亥山,蒙古族人,1892年生,1931年牺牲 “嘎达”是幼子的意思, “梅林”是官衔《嘎达梅林》这首内蒙古民歌 ,唱的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故事: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原歌歌词有五百多段,人们经常演唱的四段歌词是由作曲家安波整理译配的。
歌词运用了形象化的比兴手法,抒发了人民对英雄崇敬怀念的感情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两个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上句的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基本上是上句的变化重复,旋律低沉总起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的音调宽广豪迈,节奏从容 稳健,情绪庄重肃穆表现了人民对民族英 雄无比崇敬的深厚感情原先这首歌的歌词有很多殴作曲家安 波同志将它整理成4 段: 1.远方飞来的小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 地 2.北方飞来的大鸿雁啊,不落长江不呀不起飞;要说造反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 地 3.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太阳的温暖哟;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 益!4.天上的鸿雁从北往南飞,是为了躲避北海的寒冷哟;造反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