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课件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42.86KB
约30页
文档ID:606462047
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课件_第1页
1/30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汉语传播与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目录1,7.1建国以前汉语传播简史,周围国家汉字文化圈的形成,汉语在西方的传播,华人移民和华文教育,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的汉语教学,7.2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初创阶段,巩固和发展阶段,恢复阶段,蓬勃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目录2,7.3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类别,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国外的汉语教学,7.1建国以前汉语传播简史,周围国家汉字文化圈的形成,(1)汉语在朝鲜的传播:,公元前后,朝鲜人开始借用汉字记录自己的语言,并开始将汉语中的词汇借用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到了汉代,上层人物已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汉语、汉字唐代,朝鲜半岛的留学生不但在中国学习,而且有不少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在元明清时期,汉语在朝鲜进一步传播,汉语教学成为国家教育的重要部分,汉语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当时最出名的汉语教材是老乞大和朴通事,它们以高丽商人在中国旅行、经商为线索,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风俗为话题,用北方老百姓的口头言语编写而成2)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中国水稻栽培、金属工具制造等技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九州等地汉语、汉字也随之传入中国唐代的兴盛,也吸引了大批日本留学生当时,日本政府先后派出16批遣唐使,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和僧人随船前来,有力地促进了汉语在日本的传播中国清代中期,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出现了重大变化:,17世纪前,日本人主要学习汉字、文言文;教材基本是中国古代儒家或佛教经典;教学重视阅读,轻视听说1868年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进入全新的历史时期此后,汉语教学被逐步捆绑在侵略扩张的战车上3)汉语在越南的传播,公元前214年,秦始皇设立象郡,指派官吏统治,并迁徒大量的移民与当地人杂居,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汉字开始对越族发生影响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汉语、汉字、汉文化在当地的传播进入一个新阶段唐代是汉字汉语影响当地语言的重要时期越族语言词汇较少,因此大量借用汉语词汇,形成了汉越词读音系统,并延续下来宋代,越南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但是儒家文化、科考制度产生的深刻影响,还在延续。

越南长期实施科举考试制,用汉字考试19世纪,越南逐步沦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一方面确定法语地位,逐步建立西方教育制度;一方面强制推广应用越语“国语字”,也就是现在越南使用的拼音文字1917年取消科举,全面废除汉字目前的情况:,汉语、韩语、越南语中存在大量(约60%多)的汉语借词在日本,日语还夹用1945个汉字和若干人名用字每年举办汉字检定考试,受测人数已超过200万汉语在西方的传播,汉语起码在汉代就已传播到中亚、沿丝绸之路向西延伸到西亚和欧洲西方汉学兴起是在马可波罗后,明清之际,一批耶稣会士来华学会汉语,熟悉中国文献,了解中国文化通过他们,汉语汉字和汉文化流传到西方其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人罗明坚和利玛窦汉语在西方的传播,也有境外汉语教师的功劳当时耶稣会将一些中国信徒带往欧洲培养他们在西方主要学习神学和西方哲学、语文等但其中一些人同时进行中国文化传播和中文教学到了19世纪,欧洲出现了一批汉学家,编写了一批汉语教材、汉语语法书和汉外字典华人移民和华文教育,早期华文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私塾和义学主要的教学内容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以及书信、珠算等1900年前后,东南亚和北美地区纷纷建立华文学校,标志着华文教育进入了正规的学校教育阶段。

华文学校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早期跟国内中小学语文课相似,近似母语教学,主要是识字和传播中国文化在中国五四运动前,主要教授文言文;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华文学校以教授白话文为主最近十几年,考虑到一些华裔学生不懂汉语(包括普通话和方言),只会当地语言,一些学校开始注意把汉语作为外语来进行教学新中国成立前国内的汉语教学,外国人来中国学汉语,所用教材大多是传统的汉语母语教材,他们也大多跟中国人一起学习古汉语的文言文其结果,虽然造就了一批熟谙中国语言文化的域外学者,但是,也为一般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言语带来了诸多不便至明清时期,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见交流日益普遍、深入,加上西方传教的需要,出现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汉语学习教材,如老乞大、朴通事、训世评话等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对外汉语教学还常常跟对中国人的语文教学混淆7.2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初创阶段,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阶段恢复阶段,20世纪4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恢复阶段蓬勃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是我国对外汉语事业的蓬勃发展阶段,跨越式发展阶段,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召开,2005年夏天,我国召开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

参加国家多、人数多,共有63个国家的600多位正式代表及600多列席代表出席会议与会者级别高、类别多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3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提出了汉语加快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提出2006年到2010年,海外学习汉语人数在3000万基础上成倍增加,重点建设孔子学校总部和若干示范性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中心和汉语网站大幅增加,重点加强东南亚、东南亚和北美等国汉语国际推广事业迅速发展,2006年海外学习汉语人数达到3000万2007年12月初,已有6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9所孔子学院,2006年,派出汉语教学志愿者1200多人,汉语教师202人;海外教师来华培训1456人;在海外培训2600人教材编写与网络资源建设:,作为重点教材研发的汉语900句已经出版并行销海内外汉语多媒体与网络教材乘风汉语、长城汉语已编制出若干部,开始实施教学汉语测试的改建:,汉语水平考试(HSK)不断改革,参加考试人数迅速增加2006年海外42个国家,106个考点,64666人次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此外,商务汉语水平考试已经通过鉴定,正式推行相关机构大力支持,许多省市教育厅和高校将汉语国际推广列入整体的工作议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划,加大支持力度,极大地促进了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7.3国内外汉语教学的类别,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汉语预备教学,汉语进修教学:汉语短期强化教学,汉语长期进修教学,汉语言本科教学,国外的汉语教学,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