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术 论文) 魏舒悦 温庭筠乐府诗论()(1).docx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51KB
约19页
文档ID:540921674
(学术 论文) 魏舒悦 温庭筠乐府诗论()(1).docx_第1页
1/19

温庭筠乐府诗论摘要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乐府诗不仅题材多样, 而且集梁陈宫体和南朝民歌为一体, 形成了既绮艳又清新的艺术风格 他对汉魏六朝乐府在继承的同时又衍生出新的变化, 他并未遵从中唐元白所提出的新乐府的创作路数 , 反而在学习李贺和李白的同时创新曲词、自作新调, 这或许是他创作词作的初步基础, 也是他乐府诗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诗 绮艳密丽 清新俊逸 继承 新变 Wen Tingyun's theroy of Yuefu PoetryAbstract The Yuefu poems of Wen Tingyun, a famous poet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not only have various themes, but also integrate Liang Chen Gong style and Southern Dynasty folk songs, forming both beautiful and fresh artistic style. He didn't follow the number of creative ways of the new Yuefu put forward by Yuanbai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Instead, he studied Li he and Li Bai and innovated his own new tune, which may be the initial basis of his writing 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his Yuefu poems. Key words Wen Tingyun Yuefu Poems bright-colored and beautiful Fresh and handsome inherit New changes第 19 页目 录引言 4一、温庭筠乐府诗的题材内容 4(一)怀古题咏诗 5(二)情爱宴饮诗 6(三)纪游咏物诗 7(四)游侠游仙诗 8二、温庭筠乐府诗的艺术风格 10(一)绮艳密丽 10(二)清新俊逸 11三 温庭筠乐府诗的继承与新变 12(一) 对传统乐府的继承 12(二) 对传统乐府的新变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6致 谢 17附录 18引 言温庭筠两《唐书》有传 。

他生于晚唐没落贵族家庭, 才思敏捷, 工诗赋, 与李商隐齐名, 时号曰“温李” 恃才傲物, 薄行无检, 又多作侧辞艳曲, 故屡试不第, 一生多遭贬黜 但他却始终持有一种积极用世的态度, 即使倍经坎坷, 亦始终不放弃做官 在文学方面, 温庭筠也是当时文坛的一代大家 他一生创作十分全面, 诗词骈文俱佳 但自宋代以来, 温庭筠诗名即为词名所掩 温庭筠诗歌存世数量虽不及李商隐, 但其艺术成就却并不逊色 现今虽然学术界逐步关注温庭筠诗歌, 研究成果颇丰, 但囿于前人之成见, 对其评价尚有一定的保留 尤其对温庭筠乐府诗的研究尚无专论, 以笔者所见, 宋娟、木斋《论温庭筠乐府诗与其词之间的关系》[[] 宋娟,木斋:《论温庭筠乐府诗与其词之间的关系》,《学术交流》,2008年第8期,第151~154页], 沈文凡、李博昊《论温庭筠的乐府诗歌与诗词体式过渡》[[] 沈文凡,李博昊:《试论温庭筠的乐府诗歌与诗词体式过渡》,《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43~46页]和刘青海《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 刘青海:《论温庭筠乐府体的艺术渊源及其对词体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第6期,第111~120页。

]这三篇文章虽然涉及温庭筠的乐府诗, 但更侧重于探讨温庭筠乐府诗与词的关系 因此, 对温庭筠乐府诗的研究尚有一定空间, 也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的 故本论文拟对温庭筠的乐府诗从题材内容、艺术风格以及他对于古乐府的继承和新变这三个方面作深入的研讨, 以期为温庭筠诗歌研究填补空白、添砖加瓦 一、温庭筠乐府诗的题材内容笔者根据清代曾益《温飞卿诗集笺注》统计, 得其乐府诗六十二首 刘学锴《温庭筠传论》将温庭筠的诗歌分为七类:怀古咏史类、爱情风怀类、记游写景类、边塞游侠类、宴饮咏乐类、咏物咏节令类以及游仙类 笔者以此为基础, 将温庭筠的乐府诗按题材内容分为四类:怀古题咏、情爱宴饮、纪游咏物、游侠游仙 以下试为分别论述之 一)怀古题咏诗温庭筠的怀古题咏类乐府诗共有十六首 通常都是通过对古代史事或人物的描绘塑造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这些感情通常包括对当时社会不公的讽刺、对前代盛世的缅怀以及对统治者的规劝讽谏之意 从所咏的历史时代来看, 以六朝隋唐为多, 借古讽今是温庭筠此类作品的最大特点 《鸡鸣埭曲》便是如此, 鸡鸣埭在金陵(今南京), 据《(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载, 南朝齐武帝萧赜早晨游钟山射雉, 至此始闻鸡鸣 。

此诗是温庭筠怀古题咏诗的代表作, 见《温庭筠诗集》卷一第一首, 是名副其实的压卷之作 诗的形式是七言古体, 但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 所以应该属乐府诗 诗不仅辞藻华丽, 而且借着写南朝覆亡来给我们展现当时的国家状态, 借咏史来讽今, 更富有韵味, 不失为一篇优秀的借古讽今诗作 诗句开头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皇帝早起游乐射雉的场景, 紧接着诗句在同样的时间内给我们展现了大臣在做洗漱上朝的准备 同一时间点的画面不同切换, 可以想见匆忙上朝的大臣却见不到君王的场面 在写完这样一个对比后, 温庭筠又转而描绘宫廷内部的美丽景观, 鱼跃、御柳、栖鸟以及红妆这一系列的意象又给我们平添了一种宁静的意境, 接着用“碧树一声天下晓”来进行转折, 前面承接人民的安居乐业, 又为后半段战乱拉开序幕 晓”字既是向往光明的象征, 也是对无穷悔恨而又寓于安乐之中君王的讽刺 彗星象征着灾难, 波涛汹涌, 正是对灾难的夸张描写 狂涛化作渡江战鼓;浪花与天空连成一片 用虚实结合的手法, 交代了战争的进行, 齐朝也因此覆灭 国家处于战火之中, 象征权力的龙袍凤冠与青铜九鼎都被战火吞没 宫殿荒芜, 只有燕子还在此生活, 用天下兵器铸成的十二金人, 还在废墟里闪耀光辉, 两相对比, 讽刺之意立显 。

在诗的最后, 诗人在废墟观梨树, 想到这里曾是《玉树后庭花》的歌舞之地, 过去与现实也因此有了联系 同样运用典故的, 还有《生禖屏风歌》(此诗《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中的“宜男漫作后庭草, 不似樱桃千子红”一句,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同时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作为温庭筠诗乐府诗中思想性最高的部分, 他的咏史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对当时统治者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的讽刺 如《春江花月夜词》(此诗《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清商曲辞》收入)本是“(陈)后主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采其尤艳丽者为此曲”[[] 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599页], 温庭筠却以此为题来写陈隋两朝兴废, 而且把骄奢淫逸作为隋朝灭亡、重蹈覆辙的重要原因, 通过曲调的重奏表现了讥讽之意, 抒发了他对唐朝盛极而衰的感慨以及对朝政江河日下的忧虑 《达摩支曲》(此诗《乐府诗集》卷八十《近代曲辞》收入)则以北齐高纬纵欲亡国事, 以古论今, 希望君主有所借鉴 一定程度上类似元白新乐府 《张静婉采莲曲》见《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一, 被《乐府诗集》卷五十《清商曲辞》收入, 属乐府旧题 。

南朝君臣如梁简文帝、刘孝威, 乃至陈后主, 均有《采莲曲》传世, 见《乐府诗集》 张静婉, 即张净琬, 为南朝梁羊侃所蓄舞伎, 据温庭筠此诗序云:“侃尝自造《采莲》《棹歌》两曲, 甚有新致, 乐府谓之《张静婉采莲曲》 其后所传, 颇失故意 [[] 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646页]羊侃诗今不传, 但可能温庭筠是见到过的, 并对羊侃之作有所不满才写下了这首拟乐府旧题诗 温庭筠借用这个古题来写张静婉渴求爱情却遭遇玩弄的悲剧, 既与古题原意有所联系, 又通过这样细腻深婉的笔法, 挖掘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人通过对张静婉进入豪门后生活经历的描写, 揭示出妇女命运的悲剧性以及对封建制度的蔑视和对不平社会的控诉 除此之外, 温庭筠还有许多怀古类乐府诗, 寄寓了自己希望国家繁荣昌盛的理想 《邯郸郭公词》(《乐府诗集》卷八十七《杂歌谣辞》收入, 题《邯郸郭公辞》)通过北齐高纬之亡国, 表达人世间盛衰兴亡的感慨与叹息之情, 亦寓弔古伤今之意 《湖阴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五《杂曲歌辞》收入, 题《湖阴曲》)是歌咏晋明帝平定叛乱的佳作 《汉皇迎春词》(《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 题《汉皇迎春辞》)则是“托寓唐武宗宠王才人事”[[] 刘学锴:《温庭筠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 朱网龛鬖丞相车, 晓随叠鼓朝天去 《台城晓朝曲》, 此诗《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马过平桥通画堂, 虎幡龙戟风飘扬 《走马楼三更曲》, 此诗《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 以上几首, 都是通过对古迹的题咏来表达对历史的凭吊和现实的期待 二)情爱宴饮诗作为一个官场失意且经常出入秦楼楚馆的文人 ,温庭筠可以说是与女性接触非常密切的一位诗人, 也正因为如此, 他的乐府诗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对女子进行描摹刻绘的 不论是闺阁少妇还是歌舞名妓, 温庭筠都善于给我们展现这些平凡女子的内心世界, 他的这部分诗歌也就不难看出华贵浓艳的色彩 因此, 占据他乐府诗三分之一数量的宴饮情爱诗, 用词通常都是雍容华贵、辞藻艳丽的 《春愁曲》(《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就十分出彩, 这是一首闺怨诗 诗的开头首先描绘了天刚刚亮时的景色, 接着写美人独自难眠, 春光旖旎反衬出美人孤独寂寞, 最后又对春风和雨的春景再次描绘, 给人以春光虚度、美人迟暮的惋惜 《织锦词》(《乐府诗集》卷九十四《新乐府辞》收入, 题《织锦歌》)通过描写女主人公为其丈夫织锦的情景, 以“鸳鸯”“同心结”“合欢被”为喻, 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纯朴真诚的痴情少妇形象, 而星斗迢迢则表明两人相隔甚远, 不得相见 。

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怨思和对忠贞爱情的渴望 《春晓曲》(此诗《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中的“衰桃一树近前池, 似惜红颜镜中老”也同样如此 《苏小小歌》(《乐府诗集》卷八十五《杂歌谣辞》收入)本是一首乐府古题, 诗歌却另辟蹊径借“一自檀郎逐便风, 门前春水年年绿”一句表达了对女子年华易逝的感叹 《湘宫人歌》(《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写一个宫女的宫廷生活, 写出她一夜未眠以及清晨所见的感想, 表达了作者对宫廷女子不得自由的同情 《照影曲》(《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写一名宫女早起在池边对水自怜的感慨, 从侧面描写了宫女的不平遭遇, 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无能、百姓困苦、社会黑暗的愤慨 《懊恼曲》(《乐府诗集》卷四十六《清商曲辞》收入)“野土千年怨不平, 至今烧作鸳鸯瓦 则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 表达了对焦仲卿和刘兰芝这样的爱情故事的深沉怀恋之情 同样对于男女爱情的经历描绘的诗作还有很多, 可以看见在那个特殊时代温庭筠对于各种地位的女性的关注, 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此外, 温庭筠还对宴饮赏乐有一定程度的描写 《夜宴谣》(《乐府诗集》卷一百《新乐府辞》收入)就通过对豪贵之家夜宴歌舞、通宵达旦而后高楼客散的描写, 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来表现贵族极度奢侈以及歌妓们的生活痛苦, 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昏庸无道、只知享乐的强烈批评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