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 · 语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语言文字应用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一课 课程内容 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 四方异声 ——普通话和方言 分别讲述汉语的基本特点 、 汉语的历史 、 汉语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 第一部分在介绍众多语言趣话后 , 介绍了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种类 , 接着重点介绍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 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 语汇的特点 (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 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 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 语法的特点 (词没有形态变化 、 虚词重要而丰富 、 语序的作用重要 ), 最后是活动训练 第二部分通过生动的语言材料重点讲述古今句式差异 、 汉语语音 、 词汇及语法的演变历史 , 并配有语言训练题 , 第三部分重点讲普通话和方言的特点及差异 , 并有此方面的训练题 课程目标 1. 认识汉语的基本特点 , 增强对汉语的整体意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 思考新问题; 3. 探索汉语的规律 ,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热爱民族语言 , 传承民族文化 , 增强民族自豪感 。
学练重点 1. 汉语的语音声调与意义的密切结合; 2. 汉语的词汇意义的丰富多彩与不确定性; 3. 准确理解 、 辨识汉语言音形义的变化规律及相关题目 第一节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 认识汉语 第一课 合的概念 经 典 晨 读 1 高 考 导 航 2 学 习 目 标 3 因 事 悟 理 4 双 基 要 点 5 语 林 趣 话 6 随 堂 练 习 7 课后强化作业 8 经 典 晨 读 忆秦娥 箫声咽 唐 ·李白 箫声咽 , 秦娥 ① 梦断 ② 秦楼月 秦楼月 , 年年柳色 , 灞陵 ③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④ 【 简介 】 《 忆秦娥 》 , 词牌名 世传李白首制此词 , 中有 “ 秦娥梦断秦楼月 ” 句 , 故名 又名 《 秦楼月 》 《 碧云深 》等 双调 , 四十六字 , 分平韵 、 仄韵两体 , 仄韵词多用声韵 ,上下片各一叠韵 李白 (701—762), 唐代大诗人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祖籍陇西成纪 , 隋末其先人流离碎叶 , 他即生于此地 幼随父迁居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五岁离蜀 , 长期各地漫游 天宝初供奉翰林 受权贵谗毁 , 仅一年余即离长安 安史乱中 , 曾为永王幕僚 永王事败 , 受牵连流放夜郎 , 中途赦还 晚年漂泊困苦 , 卒于当涂 李白是盛唐大诗人 ,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 、独特的地位 , 是千古卓越的诗人之一 传说李白也写过词 , 这首便是代表作 但文人真正认真地倚声填词 , 是在中唐才开始的 【 注解 】 ① 秦娥:秦地之女 ② 梦断:犹言梦醒 ③ 灞陵:古地名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④ 陵阙:陵 , 皇帝的坟墓 阙 , 城楼 【 故事 】 这首词写的是秦娥思良人 良人觅封侯 , 音尘已断绝 , 秦娥苦苦思 , 只见秦楼月 李白极写思念之苦 , 写得极阔大 , 极悲壮 ! 一缕箫声 , 幽幽咽咽 , 若断若续 , 如泣如诉 秦地女子 ,突然从梦中惊醒 睁目追寻 , 只见满楼月色 , 箫声好像在悠悠哭泣 秦楼月光啊 , 秦楼月光 , 你怎么这样清冷 , 这样凄迷 !记得去年送你 , 我们在灞陵泣别 。
那时柳色青青 , 你背影慢慢融入青青柳色 如今已过一年 , 又到柳色青青时节 , 能不思念 , 能不惆怅 ? 真不该风烟万里 , 让你去追寻什么封侯的功业 ! 又正是清秋时节 , 多么盼望你有归期佳讯啊 ! 登在乐游原上观望 , 咸阳古道 , 直通长安 , 迎宾送客 , 络绎不绝 , 该有你的佳音传来 ? 可从早到晚 , 杳无音信 , 望眼欲穿 , 音尘断绝 音尘断绝 , 希望破灭 , 心命也绝 ! 西风吹拂 , 夕阳照射 , 我见到了汉家陵阙 , 莽莽苍苍 , 巍然长存 , 永不灭绝 ! 高 考 导 航 (2015年高考湖南卷 )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 、 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 , 对美好梦想没有 ________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________、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 , 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 , 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 ________, 中国人民 ________;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 , 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 , 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 , 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 1. 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 , 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坚贞不屈 自强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B. 坚定不移 自强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C. 坚贞不屈 生生不息 百废待兴 奋发图强 D. 坚定不移 生生不息 百废俱兴 奋起直追 【 解析 】 坚定不移:非常坚定 , 毫不动摇 。
坚贞不屈:形容有节操 , 坚定不变 , 绝不屈服 根据句意 , 第一空应选“ 坚定不移 ” 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 , 永远不懈怠 生生不息:群体变化或新生事物的发生没有终止 根据句意 , 第二空应选 “ 自强不息 ” 百废待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等待兴办 百废俱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根据句意 , 第三空应选 “ 百废待兴 ” 奋发图强:振作精神 , 努力自强 奋起直追:振作起来 , 紧追上去 根据句意 , 第四空应选 “ 奋发图强 ” 【 答案 】 B 【 命题立意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2. 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 , 正确的一组是 ( ) A. 比喻 排比 B. 对偶 比喻 C. 排比 夸张 D. 夸张 对偶 【 解析 】 “ 梦想是 „„ 源泉 ” 是比喻 , “ 面对 „„ ;面对 „„ ;面对 „„ ” 是排比 【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说着,进入石洞来。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 火闪 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 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___ _____ ____ ,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 磴.穿云,白石 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 解析 】 “ 灼 ” 正确读音为 “ ; “ 曲 ” 正确读音为 “ ; “ 坳 ” 正确读音为 “ ào” ; “ 磴 ” 正确读音为“ 【 答案 】 D 【 命题立意 】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3 .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火闪 灼. 曲.折 山 坳.à o 石 磴.B . 火闪 灼.s 曲.折 山 坳.yò u 石磴 dè C .火闪 灼.z 曲.折 山 坳.yò u 石 磴.D . 火闪 灼.z 曲.折 山 坳.à o 石 磴.dè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再进数步 , 渐向北边 , 两边飞楼插空 , 平坦宽豁 , 雕甍绣槛 B. 渐向北边 , 再进数步 , 雕甍绣槛 , 两边飞楼插空 , 平坦宽豁 C. 再进数步 , 渐向北边 , 平坦宽豁 , 两边飞楼插空 , 雕甍绣槛 D. 渐向北边 , 雕甍绣槛 , 再进数步 , 平坦宽豁 , 两边飞楼插空 【 解析 】 本文段选自 《 红楼梦 》 第十七回 。
画横线前是“ 说着 , 进入石洞来 ” 后看到的景象 , 根据选项可知 , 横线处应是另外的景象 “ 再进数步 , 渐向北边 ” 更合逻辑 , 由此可以排除 B、 然后看到的应先是 “ 平坦宽豁 ” , 再是两边的景象 , 排除 由此可得出答案 【 答案 】 C 【 命题立意 】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学 习 目 标 1. 理解汉语和英语的区别 2. 掌握现代汉语的概念 3. 掌握现代汉语语音 、 词汇 、 语法的特点 因 事 悟 理 1. 本节开头两个例子意在说明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本节引子以译者翻译 《 夜的眼 》 和余光中举过的例子“ 日暮东风怨啼鸟 , 落花犹似坠楼人 ”“ 三日下厨房 ,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 先遣小姑尝 ” , 不知如何才能用自己使用的语言文字表达其意味为例 , 意在说明: ① 汉语文字的表意是丰富的; ② 汉语句子的表述是含蓄的; ③ 汉语的文意理解有多样性; ④ 汉语世界是神奇奥妙的 ,值得探索 。
2. 比尔闹笑话的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汉语的什么特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1)“ 比尔买被子 ” 被误解的故事说明了汉语 “ 声调 ”的重要 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 , 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 声调不同 , 意思就不一样;而欧洲语言中只有不同的句调 , 却没有汉语这样的声调 所以汉语的声调 , 对母语是英语的比尔来说 , 确实是一道不好过的门槛 (2)“ 比尔对狗的性别称谓 ” 不得体的事例说明 , 汉语的词语搭配有自己的特点 , 说人要用 “ 男 、 女 ” 来修饰 , 说动物则是用 “ 公 、 母 ” 或 “ 雌 、 雄 ” 来修饰:二者是不能混淆的 而印欧语如英语中凡有生命的动植物 , 其雄性和雌性的分别都用“ “ 表示 (3)“ 比尔说给了他一刀 ” 的故事说明汉语 “ 名量词 、 动量词 ” 的用法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要表示事物的数量 , 汉语名词前面一定要加上 “ 个 、 把 、 件 ” 这样的量词 “ 给了一刀 ” 和“ 给了一把刀 ” 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 一刀 ” 表示动作 , “ 一把刀 ” 则表示事物 。
比尔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 给了 (他 )一把刀 ” , 而他将 “ 把 ” (量词 )丢掉了 , 说成了 “ 给了 (他 )一刀 ” , 意思就变成 “ 砍了他一刀 ” 了 这种情况跟英语就很不相同 , 因为英语表事物的可数名词前面是不需要加上量词的 ,英语中也没有 “ (砍 )一刀 ” 、 “ (打 )一枪 ” 、 “ (踢 )一脚 ” 这样的表示动作量的说法 双 基 要 点 1. 世界上现在大约有多少种语言 ? 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