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25KB
约7页
文档ID:488932633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_第1页
1/7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二)会利用这些关系对加法进行验算和求未知数x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难点:求未知数x的书写格式  教具和学具  插图放大图及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全体学生做课本第146页的口算卡片(六)  2.填空  出示口算卡片  (    )+20=50          300+(    )=360  70+(    )=76          (    )+200=700  (二)学习新课  教师谈话: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习了加法,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板书课题: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教学例1  (1)出示课本中的第(1)幅图  提问:  ①谁能说一说图的意思?  ②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③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④说一说这道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加数+加数=和等号两端交换一下即:和=加数+加数  (2) 出示第(2)幅图  提问:  ①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② 根据图意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25=3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一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是和及第二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一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一个加数=和-第二个加数  (3)出示第(3)幅图  提问:  ①这幅图什么意思?  ②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60-35=25(本)  引导学生同第(1)题比较  提问:  ①这幅图已知什么,求什么?  ②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什么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什么数?  (要求的数在第(1)题里是第二个加数,已知的两个数在第(1)题里分别是和及第一个加数  ③怎样求第二个加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第二个加数=和-第一个加数  (4)第(2)、(3)题进行比较,归纳为一个关系式  提问:  ①第(2)题要求的是第一个加数,第(3)题要求的是第二个加数同学们分别总结了它们的关系式,都用减法求出,这两个关系式能不能合并成一个关系式呢?  ②把两式中要求的加数称为一个加数,把已知的加数称为另一个加数,请同学们归纳成一个关系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运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验算加法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验算加法时,采用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今天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应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即从所得的和里减去一个加数,如果得另一个加数,就是加法做对了  验算:375+89=454  差不等于其中一个加数,说明加法的得数是错误的  把加法再计算一遍,正确答案应是:  练一练  用减法检验下面的加法得数对不对  (1)6274+52016=58290  (2)24138+8289=32327  全班一半的同学做第(1)题,另一半同学做第(2)题,分别指定一名同学在投影片上做,以便订正  (1)6274+52016=58290  加法的得数正确  (2)24138+8289=32327  加法的得数不正确  再让学生计算出第(2)题的正确得数  4.教学例2  教师谈话:过去我们学过填括号的题,如:(    )+8=15,想一想,用上面的关系,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  (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15-8=7,所以括号里填7  教师出示:(    )+15=40  学生说出应用关系式,求出括号里的数是25后,教师指出括号里的未知数可以用字母x表示,变成例2。

  例2 求x+15=40中的未知数x  读、写x介绍x是拉丁字母,一般用来表示未知数  提问:  (1)在等式x+15=40里,x表示什么数?  (2)怎样求出x是多少?  (3)根据什么用减法计算?  教师介绍解题书写格式:  强调每算一步,等号要对齐  指导检验,把25代入原式中的x,看等式两边是否相等  练一练  求x+48=62中的未知数x  及时纠正错误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反馈  1.课堂练习  试做练习七第3题 随堂订正,注意书写格式  总结性提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怎样求一个加数?  (3)利用加法各部分间关系可以干什么?  (4)求未知数x在书写格式上要注意什么?  2.课后练习:  练习七第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上,概括出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本节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利用三幅图,由学生分别列出算式,把第2题、第3题与第1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别总结出关系式,再归纳出一个求加数的关系式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第二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来验算加法,使学生掌握两种验算加法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三层次,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加法中的未知数x教学中注意利用已有知识在括号里填数引入,着重介绍了书写格式,为以后正式学习解方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