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及操作步骤一、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有:(一)轮流讲/写策略、(二)三步采访策略、(三)双星报喜策略、(四)思对论策略、(五)海报旅行策略、(六)双人解读策略、(七)交叉检核策略、(八)专家组策略、(九)并图策略、(十)对对交叉检核策略、(十一)海报陈展策略、(十二) 1人守3人走策略、(十三) 四海相聚策略、(十四)辨真批假策略、(十五)排序接龙策略、(十六)小组考测策略、(十七)二人留,二人溜策略、(十八)一人走/代言人策略 二、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操作步骤(一)轮流讲/写策略这个策略可以有效地进行脑灵通,可让学生练习新学到的技能或反思学习内容每组可有一件发言信物,例如某件指定的文具;以便监察发言状况步骤 1.组长将发言信物交给一位组员,请他发言 当组员发言完毕,组长将发言信物顺着一个方向(顺时针)交给下一位组员,并请他发言2.如果进行脑灵通,组员一旦接不上可以暂停回答一次亦可以要求学生直接将答案写在纸上教师指引1.可以要求学生轮流解说一段文章、说出一件事件的因果、解答一道数式2.可以要求学生轮流讲时亦写下重点以帮助记忆及思考,亦可以让教师知悉/监察学生的表现。
3.让学生轮流发言有下列的好处 (1)沉默使人觉得不安全和沈闷(2)每人有同等机会参与和贡献(3)学生有机会练习表达和聆听的技巧(4)这个策略宜运用于简单的课题 (二)三步采访策略这个策略共有三个步骤 首先教师定出一个探索的主题,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想法或见解例如一件最深印象的一件事、对某事、某人的评价时) 步骤1.两个学生组成一对其中一个首先担任访问员访问另一位成员,访问员须小心聆听及记忆/录访问内容 (时限约一分钟)2.学生交换角色进行访问时限约一分钟)3.每个组员轮流向全组报告访问的结果其它组员可以提问有关的细节每人时限约3/4分钟, 共三分钟)例子第一步甲访问乙 丙访问丁第二步乙访问甲 丁访问丙第三步甲向丙丁报告乙的想法或见解, 乙向丙丁报告甲的想法或见解丙向甲乙报告丁的想法或见解, 丁向甲乙报告丙的想法或见解教师指引1.这个策略着重解说和聆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互相礼貌地说出请求和多谢访问这个策略亦可以让学生学习/练习组织听到的数据/答案2.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六何法3.教师可以随机抽问学生要求他介绍任何一位组员的答案或见解三)双星报喜策略这个策略是促使学生互相解说及核实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对课题/业的掌握。
教师预先制定两份相同/相似的习作/课业 (作业不可艰深) 步骤1.两人组成一对,每人获派一份习作2.各人在指定时间完成习作 (堂课以需时5-10分钟为佳,家课可以需时较长)3.完成习作后两人轮流解说自己的答案,对方须称赞做得好/对;或提出意见修定答案4.完成解说和核实后,双方在对方习作写名/签署确认 教师指引1.作业难度要适中,大部分 (70%-8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内正确回答作业题目 每人的习作可以不同以配合个别学生的能力2.作业编制重点是巩固学习,切勿以测考或拔尖为目标3.亦可以安排学生在家完成作业,在堂上互相解说核实答案4. 这个策略宜用于有客观/清晰答案的课业四)思对论策略这策略共有三个步骤,可以让学生透过思考、预演、分享来练习表达深思、亦可以让学生从伙伴的分享中,从多角度思假教师首先定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思考 (题目要求高阶思维)步骤1.每个组员自己安静地思考对题目的响应(时限约一分钟)2.2个组员组成一对,两人轮流说出自己的答案 学生可以互相提问、澄清、评价和欣赏亦可以鼓励学生吸纳对方的意见、 甚至寻求共识透过这个步骤学生可以安全地表达思考/答案,并且听取回馈以修定答案。
时限约二分钟)3.每个/对组员轮流向全组报告或解说答案(时限约三分钟)教师指引1.首先要求学生安静地思考,亦可以要求学生将思考的结果写下来 2.有需要时,可以要求学生在第2步互相协商寻求共识 3.有需要时,可以要求学生在第3步互相协商寻求/达成共识,写下来并向全班解说在完结前教师可以运用这策略,让学生作总结或评估学习成效(五)海报旅行策略这个策略让各小组在很短时间内分享学习/讨论成果各小组亦可以得到其它小组的回馈步骤1.各小组将学习/讨论成果清楚列写在较大的纸上作为(海报)(例如 A3)海报的左上角写上组别、右下角各组员签名2.老师指定各组的海报循一方向(顺/逆时针)传到另外一组3.每组收到海报后,全组在短时间内(如20-45秒)阅览海报某一指定组员以特别的颜色笔 (如红笔)持全组的共识/组长的决定在突出/优异的点子以V表示认同/欣赏4.维续以『传、阅、V、停』的指令让海报『旅行』,直至返回『来源地』各组点算海报上所获的V,记分后并庆祝老师指引1.本策略适宜分享简单、明确的学习/讨论成果整个『旅行』活动时间宜在5分钟内完成2.如果小组数目很多(9-10组),可以分为两大组 (各有相同数量的小组),海报在各所属的大组旅行。
3.阅览及打钩的时间要短(不宜超过50秒),令学生专心及聚精会神地参与阅览及打钩的时间按海报内容的多少及繁简程度而定4.老师宜按海报上V的数量,分两级打分例如10个或以上的得3分,以下的得2分 老师可要来每组分享得到V最多的点子六)双人解读策略这个策略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字或影音数据教师指定某些学习资料 (不可艰深),要求学生共同研修,并且能向同学解说步骤1.两人组成一对在指定时间内共同研修一份数据2.研修完毕后,一人当总结员,另外一人当检查员总结员将第一部份数据 (例如第一段文章) 的要旨或重点告诉检查员,检查员可以提问或补遗直至达成共识3.两人交换角色,报告及检查第二部份数据的要旨或重点,直至达成共识4.两人不断交换角色直至两人对全部数据的要旨或重点达成共识教师指引1.教师要在初期监察或协助学生按着步骤进行2.教师要随机抽问学生,要求说明某部份资料的要旨或重点3.亦可以安排学生轮流解说习题的答案(七)交叉检核策略这个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互相检查/核对具体的学习成果 步骤1.当各组都有足够时间学习,而成果非常清楚明确(硬知识)(例如流畅准确诵读、说明计数/工作步骤、描述事物特性等)。
2.老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例如D)代表全组到别的小组接受检核,该代表答对得分,返回原来小组亦可以用称赞代替分数或3.老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或指定组员(例如组长)代表为考官,到其它组到进行检核考官可以进行随机抽问或考核所有组员考官核实答案正确,给与鼓励/分数 教师指引1.两种功能可以交替运用,以增加趣味性2.考核内容简单,答案清楚明确3.初期两组交换代表/考官,当学生熟习后可以要求学生循一方向到其它小组以增加压力和运作效率初期亦可以用欣赏,熟习后可以给分数作鼓励4.指导学生无论答案对否, 都要互相支持,以礼相待5.老师可以随机邀请答的学生公开回答作为复核,使学生认真投入八)专家组策略这个策略可有效地让不同能力的学生掌握/熟习部分学习材料通常和并图 (jig saw)一同应用步骤 1.分配各组员要负责的的一部分/学习(材料) (例如理解某一章节、探究某一角色的需要)2.每个组员花小量时做准备 (例如2至3分钟阅读、1分钟列出角色的需要)3.每3-6组为一大群组, 全班有2-3个大群组4.各组某一位组员(A组员)在大群组内重新组成一个新的临时专家组12345àABCD(1-5组,各有A,B,C,D 4组员) à à (4个专家组A,B,C,D; 各有5名组员)5.a.如学习内容是浅易的,可以由指定的临时组长带领学习/讨论。
b. 如学习内容是颇深的, 可以用Think Pair Share/ Pair Check/ Read and Explain Pair作预习/准备 2-3分钟, 然后由临时组长带领学习/讨论6.当各人在专家组学习完毕后道别解散, 返回原来小组分享/教授教师指引1.各组员负责的学习材料均等,而且难度为中等, 大部分学生可以自行学习2.各专家组的组员的能力均不同, 让能力较弱的可以从能力较高的组员学习3.各组员的教材可用不同颜色, 因此各专家组的材料的颜色明显不同, 提高运作和管理效能4.当组员离开原来的小组或专家组, 要礼貌地说再见/道谢5.各专家组应有一位组员不用迁移的, 可以邀作『地主』,担任临时组长6.最理想的安排是4个小组合成一个大群组; 每个专家组有4个成员九)并图策略这个策略可以有效使学生有均等的参与和贡献的机会 步骤1.老师将一份完整的学习材料(例如一篇文章、一件事件的发展)按各组员的人数剪裁成为各人的学习材料 (各人学习材料的程度和份量尽量相似)2.各人在指定时间完成学习/研习指定的学习材料3.组员轮流解说/分享自己的答案,互相称赞;最后对教材作出综合总结 教师指引1.学习材料难度要适中,大部分 (70%-8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内处理。
2.因为有些组员末必有足够能力处理学习材料,所以通常和专家组/双星报喜 (pair check)共享,以保证每位组员能有效学习3.教师亦可以设计一组互相独立的材料(例如各种解题示范),但最后小组须运用所有材料达成目标十)对对交叉检核策略这个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互相检查/核对具体的学习成果 步骤1.两人组成一对,每组成2对 (A+B, C+D), 每对获派一份不同的习作 各对在指定时间完成习作2.完成习作后两对重组成新的2对 (A+C, B+D), 在新的对内,每人轮流解说自己的答案,对方须称赞做得好/对;或提出意见修定答案3.完成解说和核实后,双方在对方习作写名/签署确认4.完成核实后,返回原来的2对互相分享/教授,达成共识 教师指引1.作业难度要适中,大部分 (70%-80%以上)的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内正确回答作业题目2.作业内容简单,答案清楚明确 ; 作业编制重点是巩固学习,切勿以测考或拔尖为目标3.指导学生无论答案对否, 都要互相支持,以礼相待4.老师可以随机邀请学生公开回答作为复核,使学生认真投入十一)海报陈展策略这个策略让各小组分享学习/讨论成果各小组得到其它小组的回馈及输入完善自已的学习/讨论成果。
步骤1.各小组将学习/讨论成果清楚列写在较大的纸上作为(海报)(例如 A3)海报的左上角写上组别、右下角各组员签名2.各小组有1-2名组负责将海报张贴展示在不同的角落 (2-4个角落)3.各小组的组员按指示单独/一对对到指定地点阅览其它小组的海报,阅览时间约2-3分钟学生须将突出/优异的点子以V表示认同/欣赏 学生亦须将这些点子记下,稍后向小组汇报4.阅览完毕后,负责贴海报的组员取回海报,各人返回所属的小组小组点算所得的V, 记分后庆祝 各组员轮流报告其它小组的优异的点子,然后修改或增补海报的内容老师指引1.本策略适宜分享较为多元化的学习/讨论成果如果课室太细不宜采用或另觅合适地方进行2.如果没有足够墙壁张贴海报,可以将海报放在书台上各组员以某一种颜色笔在某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