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05KB
约8页
文档ID:421889948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_第1页
1/8

《反杜林论》读书笔记(一)正文:《反杜林论》是恩格斯于1876年 5 月底至1878年 7 月初完成的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著作第一次把马克思和恩 格斯的学说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论述了其内在的联 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再版和三版中,恩格斯分别做了改动,由于没有找到 单行本,所以我所读的是收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1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第 20 卷不仅收录了《反杜林论》全文,而且收录了恩格 斯在写作过程中准备的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材料,较之与单行本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来说 又丰富了许多《反杜林论》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三版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其中在序言中,恩格斯交代了写作背景,杜林的唯心论和先验论伪装成科学,并打着“社会 主义”的旗号,严重危害着德国党和共产主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恩格斯在德国党的 机关报《前进报》上开始勇敢地反击杜林,完成巨著引论共有 20 小节,分为四大段,第 一段是 1 小节主要交代了现代社会主义的阶级根源和理论根源;第二段是 2--6 小节讲述了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三段是 7--14 小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础;第四段是15-20 小节分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 变成科学。

第一编:哲学编三、分类先验主义全文共 22 小节,1-9小节批判了杜林的“原则在先,自然、社会在后”的认识论,揭示了 其唯心主义本质,10-11 小节批判了杜林终极真理的真理观,12-22 小节从数学的角度批判 了杜林的先验论杜林认为:“只要是人的意识对某一系列的认识或刺激,或者对某一类存在形式发生了问 题,这些形式的原则就应当是哲学这就是他的从思维而非外部存在中获得的原则恩格 斯深入地批判了他的观点,认为这是同黑格尔一样的唯心论,进而阐述了了思维与存在的关 系问题,“如果讲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未就是发现,它 们都是从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 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 矛盾,而是相适应的杜林认为:“纯数字是具有脱离特殊经验和现实的世界内容而独立的意义”,而恩格斯批 判“从现实世界抽象岀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 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四、世界模式论全文共 33小节, 1--14小节批判杜林的“世界统一于存在”,即存在的统一性; 15--33 小 节批判杜林质与量的概念。

这是一章关于世界本原的文字,世界统一于什么即世界的本原是 什么杜林认为: “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由于我们把自己的仿佛像框子一样的统一思想 扩展开来,所以任何必须进入这个思想统一体的东西都不能保持某种两重性但是任何东西 也不能避开这个思想统一体一切思维的本质就在于把意识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 ” 而恩格斯反驳说, “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也就是存在是包罗万象的,即任何东西都是 存在的 ”杜林所说的“存在”要么是过分抽象的,要么是十分具体的,而世界是不可能统一 于这种存在的虽然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够 是统一的,但是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 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 的三言两语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在质与量的关系上,杜林认为:“和质相对立的是量的概念,这个量是同种的,其中再没 有种的区别”, “人们不管一切量的渐进性,而只是通过质的飞跃从无感觉的领域进入感觉的 领域,关于这种飞跃,我们可以断言,它和同一特性的单纯的渐进有无限的差别”。

这 是黑格尔的度量关系的关节线就好像在问,什么样才是米堆,杜林先生回答,十粒米就是 米堆了,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但我认为杜林的这种观点与庸俗进化论是不是两个极端的观 点呢?五、 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本章共 41 小节, 1-22 小节讲时间、空间的无限性, 23-41 小节讲时间 、空间是物质存 在的基本形式批判了杜林用数上的无限定义时间、空间及力学上的无限六、 自然哲学天体演化学,物理学,化学全文共 27小节 1-17批判杜林机械力的运动观, 18-27 小节从热之唯动说角度批判杜林的 运动观杜林把事物的运动归结为机械力是运动的基本形式,而且杜林认为事物静止时的做功为 零,而热之唯动说认为热仅仅来源于运动,这显然是错误的恩格斯借以阐述了观点:运 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没有运动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想像的”七、 自然哲学有机界本章共47小节, 1-8小节指出从无机界向有机界转化只是量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9-38 小 节剖析了杜林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曲解, 39-47 小节科学地评价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万物皆变,繁殖过剩,生存斗争,自然选择,新种生成,这样构成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内 容八、 自然哲学。

有机界(续完)本章共36小节, 1-22小节分析生命的基本特征, 23-27 小节阐述新陈代谢是否是生命的 特征, 28-36 小节批判杜林的生命观杜林的生命观认为: “无机界也是一个自我完成的活动的体系;但是只有在真正的分化开 始时,只有在物质循环从一个内在的点,按照一种可以转化为较小形体的胚胎形态,通过特 别的管道来实现时,才能从比较狭窄和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谈真正的生命”;“在自然界中, 从最低级的到最高级的一切组织都是以一个简单的类型为基础的”;“感觉就是种差,即动物 的绝对的标记”, “通过塑造出来的模式化而进行的新陈代谢,总是真正的生命过程独具的特 征”这些就是杜林的四个生命特征,实际上他们是矛盾的既然是有分化那就不能说从低 级到高级的一切组织都是以一个简单的类型为基础;既然否认植物的感觉,那么就不能说是 既定的模式九、 道德和法永恒真理本章共29小节, 1-7 批判杜林在真理、道德上的错误观点, 8-22 小节批判杜林绝对主义 的真理论,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23-29 小节批判扗林的永恒道德观,阐述历史唯物 主义的道德观杜林认为,道德的要素必定“以一种协调一致的方式。

重新出现于人以外的一切生物中, 在这些生物中,能动的悟性必须自觉地调整以本能形式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不过对于这 样的结论,我们是不怎么感兴趣的但是除此以外,下面的想法始终是一种有益地扩展眼 界的思想:我们设想,在其他天体上个人的和公共 的生活必须遵循一种模式,这种模式 不能废弃或避开合理地行动的生物的一般的基本规章这样子,杜林认为自己的道德观适用于一切生物和天体 同时,他进一步认为:“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因此,把认识的正确性设想成是 受时间和现实变化影响的,那完全是愚蠢”这就是杜林荒谬的绝对真理观和永恒道德论恩格斯反驳道:“真理和谬误正如一切在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 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 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因而对精确的科学的表达方式来说就是无用的:但是如果 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做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会完全遭到失 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对于道德观,恩格斯阐述道:“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 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讲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一 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善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 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 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十、道德和法平等全文共33小节, 1-5小节指出杜林研究社会的方法是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6-25 小节指出 抽象的平等是不存在的,杜林的平等观是虚伪的、超阶级的、并且是抄袭卢梭的, 26-33 小 节阐述平等观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杜林认为: “两个人的意志,就其本身而言主,是彼此完全平等的,而且一方不能首先向 另一方提出任何肯定的要求 ”因此, “道德正义的基本形式就被表述出来了”; “同样,法律 正义的基本形式也被表述出来了,因为为了阐发根本的法律要领,我们只要有两个人的十分 简单的和基本的关系就够了 ”“当然,也存在着可以允许的隶属关系,但是它们存在的原因 不应当到两个意志本身的活动中,而应当到第三个领域中去寻找” “在野兽和人混合在一个 人身上的地方,人们可以以第二个完全人性的人的名义提出问题:他的行为方式,是否应当 象所谓只是人性的人相互间所表现的那样呢所以我们关于两个在道德上不平等的人 其中一人在某种意义上带有特有的兽性 的假定,就是按照这种区别而能够在人的集团之中和各个集团之间。

遇到的一切关系的典型基本形式 ”“暴力能够使得对它们那种由于本 身荒谬而处于敌对地位的愿望进行压服,即促使促使这咱愿望返回共同联系之中,成为不可 必要异己的意志在这里也被认为是有平等权利的;但是由于它的危害活动和敌对活动的荒 废性,它就引起了平等化,如果它遭到暴力,那末它只是受到它自身不正义的反作用而已 ”从杜林大段大段的陈述中,不难看出,他认为人的平等是绝对的,而且这种平等是抽象 的,而不平等是两个人之间一方对另一方施行暴力的结果恩格斯通过分析自发公社、奴隶制的、封建制(基督教)、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平等与 不平等,总结道:“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 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什么都是,就不是永恒的真理 恩格斯指出,暴力不是产生不平等 的根源,不平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经济上的不平等,就会产生意 识上的从属观念,而不一定通过暴力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本章共54小节,1-27小节揭露杜林在法学上的错误观点,18-32 小节批判杜林关于自由 和必然的谬论并阐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33-37 小节批判杜林的历史虚无主义, 38-54 小节批判杜林的庸人哲学。

恩格斯首先揭露和批判杜林在法学上的错误观点杜林认为“在上,法学前进得不远; 成文的民法是不正义,因为它确认以暴力为基础的所有制;刑法的自然基础是复仇前面 分析过杜林对于平等的认知,在这儿理解他就不难了恩格斯列举了杜林对拉萨尔案件等的 分析,说明了杜先生对于法学的无知杜林在探讨了法之后认为在讨论道德和法之前要好好地研究一下自由和必然,于是他分 析:“代替一切关于自由的伪学说的,应当是以经验为根据的这样一种关系的特性,在这种 关系中,一方面是合理的认识,另方面是本能的冲动,双方好象是联成一个合力我们把 道德上的责任建立在自由之上,但是这种自由在我们看来,只不过是按照先天的和后天的悟 性对自觉动机的感受所有这样的动机,不管如何深究到行动中的可能的对立,总是以不可 避免的自然规律性起着作用;但是,当我们应用道德的柑桔时,我们正是估计到了这种不可 避免的强制而恩格斯反驳说,杜林的自由观是“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在黑格尔看来,自由 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是在它没有被了解的时候才是盲目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 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规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