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针灸学教学大纲.doc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9.01KB
约6页
文档ID:556721307
针灸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1/6

《针灸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针灸学学分: 2 总学时:36 实验学时: 9适用专业:临床医学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临床专业的考查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巩固中医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有关针灸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达到能够运用针灸防治常见疾病的目的,特别要了解对于某些疾病来说针灸是首选治疗方法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言[目的要求] 1.掌握针灸学的定义,明确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及掌握此学科的重要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3.了解针灸发展简史,特别是当代国内外学习、应用和研究针灸的进展情况 [教学内容] 1.针灸学的定义 2.针灸的起源、发展及历代重要针灸史实,特别是有代表意义的书籍 3.当代国外针灸发展概况 4.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上篇 经络腧穴 第—章 经络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络的定义 2.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交接规律,与脏腑表里属络关系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3.熟悉奇经八脉的名称、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4.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5.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6. 熟悉经络的作用、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教学内容] 1.经络的定义2.经络系统的组成、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3.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 4.经络的作用 5.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重点从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方面论述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二章 腧穴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腧穴的定义及分类方法,了解其发展概况及命名 2.掌握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和主治规律 3.熟悉各类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 4.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教学内容] 1.腧穴的定义、腧穴的发展 2.腧穴的分类及分类的原则 3.腧穴的命名4.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规律 5.特定穴的定义与内容6.腧穴的定位方法,重点介绍骨度分寸法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并根据需要选用图表。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十四经脉的循行,熟悉其脏腑属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 2.了解十四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了解十四经腧穴,并重点掌握其中100个左右临床常用的经穴、奇穴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操作要求 [教学内容] 1.十四经脉的循行 2.十四经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十四经穴和常用经外奇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 手太阴肺经(11穴):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20穴):商阳*、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 足阳明胃经((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天枢*、归来*、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足大阴脾经(21穴):隐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包 手少阴心经(9穴):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 手太阳小肠经(19穴):少泽*、后溪*、养老、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肩外俞、肩中俞、颧髎*、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67穴):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次醪*、承扶*、委中*、志室*、秩边*、承筋、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足少阴肾经(27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手厥阴心包经(9穴):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 手少阴三焦经(23穴):关冲、中渚*、外关*、支沟*、肩髎*、翳风*、耳门*、丝竹空* 足少阳胆经(44穴):瞳子髎、听会*、完骨、风池*、肩井*、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足窍阴足厥阴肝经(14穴):大敦、行间*、太冲*. 督脉(28穴):腰阳关*、命门*、大椎*、哑门*、风府*、百会*、神庭、素髎、水沟* 任脉(24穴):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 常用经外奇穴(总36穴) 1.头颈部(12穴):四神聪*、印堂*、太阳*、球后*、夹承浆、牵正*、翳明*、安眠* 2.躯干部(8穴):定喘穴*、夹脊*、腰眼*3.四肢部(16穴):十宣*、四缝*、八邪*、落枕穴*、腰痛穴*、膝眼*、胆囊穴*、阑尾穴*、八风*, [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堂讲授,并充分利用图表、幻灯。

2.实验室示教,学生分小组反复划经点穴中篇 刺灸法 第四章 刺灸法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刺法、灸法的定义 2.熟悉刺灸法的作用及意义3.了解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 4.了解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教学内容] 1.刺法、灸法的定义 2.刺灸法的特点、作用及意义3.刺灸法的起源与发展4. 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辅以图表 第五章 刺灸法各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手法 2.了解得气的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操作方法 3.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4.掌握灸法的种类、操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5.了解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 2.毫针的进针、留针、行针、出针等操作过程,针刺得气与行针手法、补泻手法 3.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4.灸法的意义、种类和作用;灸法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5.拔罐的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充分利用图表、电视、电影下篇 针灸应用 第六章 治疗总论 [目的要求]1.掌握针灸治疗原则、治疗作用和配穴处方2.熟悉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 2.针灸配穴处方 3.特定穴的应用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堂讲授,辅以图表 第七章 治疗各论 [目的要求] 1.熟悉重点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掌握其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处方、配穴及方义 2.了解一般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熟悉其针灸治疗 [教学内容]各科病证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针灸治法、处方配穴及方义头面躯体痛证:头痛、落枕、腰痛、痹症 内科病证:中风*、眩晕*、面瘫*、不寐*、胃痛、腹痛、泄泻、便秘、癃闭 妇儿科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胎位不正*、小儿惊风、遗尿*、小儿脑瘫 皮外科病证:腱鞘囊肿、蛇丹、神经性皮炎、斑秃 五官科病证:麦粒肿、耳聋耳鸣*、牙痛、近视 急症:晕厥、、高热、抽搐、出血 其他:减肥、美容、戒烟 (划*者为重点病证,其余为一般病证)1. 课堂讲授,辅以幻灯。

三、课程学时分配课时分配内 容学时讲课实践上篇经络总论541腧穴总论541经络腧穴各论13103中篇刺灸方法431下篇治疗总论963总 计36279四、其他1.先修课程:《中医学》2.教学方法建议: 理论讲解,辅助多媒体演示3.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 100%4.作业要求:无5.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 石学敏主编《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邱茂良主编《针灸学》 制订者:刘东华审核者:郝传铮 医学院 中医 教研室(所、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