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超高层建筑幕墙的抗震减灾设计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5.42KB
约21页
文档ID:395758330
超高层建筑幕墙的抗震减灾设计_第1页
1/21

超高层建筑幕墙的抗震减灾设计 第一部分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原则 2第二部分 幕墙构件抗震性能要求 3第三部分 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 5第四部分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设计 7第五部分 幕墙变形缝设置与构造 9第六部分 幕墙抗风设计与抗震设计协调 11第七部分 幕墙抗震性能试验与评价 13第八部分 幕墙抗震减灾新技术应用 15第九部分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案例分析 17第十部分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展望 19第一部分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原则,即把幕墙系统作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设计,并考虑幕墙系统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幕墙系统应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引起的变形和应力2. 弹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弹性原则,即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幕墙系统应能够在其弹性范围内变形,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原始状态幕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韧性,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地震能量,并避免发生脆性破坏3. 耗能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耗能原则,即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幕墙系统应能够通过变形、摩擦和破坏等方式耗散地震能量,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结构和幕墙系统本身的破坏程度。

幕墙系统应采用适当的耗能构件,如剪力连接件、阻尼器等,以提高幕墙系统的耗能能力4. 冗余度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冗余度原则,即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幕墙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冗余度,以便在局部构件发生损坏的情况下,幕墙系统仍能保持整体稳定性幕墙系统应采用适当的冗余设计措施,如多重连接、备用构件等,以提高幕墙系统的冗余度5. 可修复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可修复性原则,即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幕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修复性,以便在发生地震损坏后能够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构件幕墙系统应采用易于拆卸和更换的构件,并考虑幕墙系统的可修复性,以便在发生地震损坏后能够快速修复6. 经济性原则 超高层建筑幕墙抗震减灾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在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以降低工程造价幕墙系统应采用合适的抗震构件和施工工艺,以确保幕墙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时控制工程造价第二部分 幕墙构件抗震性能要求幕墙构件抗震性能要求1. 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要求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幕墙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引起的荷载。

幕墙构件应具有良好的延性和韧性,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 幕墙构件应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能够将地震作用的荷载传递到建筑结构上 幕墙构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防止地震作用引起的雨水、风雪等侵入室内2. 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设计为了满足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要求,在幕墙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幕墙构件应选用强度和刚度较高的材料,如钢、铝合金等 幕墙构件的连接应采用刚性连接或半刚性连接,以保证地震作用引起的荷载能够有效地传递到建筑结构上 幕墙构件应设置足够的变形缝,以防止地震作用引起的变形对幕墙造成损坏 幕墙构件应设置防雨、防风、防雪措施,以防止地震作用引起的雨水、风雪等侵入室内3. 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试验为了验证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应进行抗震性能试验抗震性能试验应在模拟地震作用的条件下进行,试验项目应包括:* 幕墙构件的抗震强度试验 幕墙构件的抗震刚度试验 幕墙构件的抗震延性和韧性试验 幕墙构件的抗震连接性能试验 幕墙构件的抗震密封性能试验抗震性能试验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试验结果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4. 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价幕墙构件的抗震性能评价应根据抗震性能试验的结果进行。

抗震性能评价应包括:* 幕墙构件的抗震安全性评价 幕墙构件的抗震适用性评价 幕墙构件的抗震经济性评价抗震性能评价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评价结果应满足相关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第三部分 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 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 1. 幕墙连接节点的构造措施幕墙连接节点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1)连接件的选择: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常用的连接件包括螺栓、铆钉、焊接等2)连接方式的选择:连接方式应能有效地将幕墙与建筑结构连接起来,并能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常用的连接方式包括:- 刚性连接:刚性连接是指幕墙与建筑结构之间采用刚性连接,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整体刚性连接的优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地震作用,但其缺点是会增加幕墙的重量和成本 柔性连接:柔性连接是指幕墙与建筑结构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使两者之间能够相对位移柔性连接的优点是能够减少地震作用对幕墙的影响,但其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幕墙的变形和位移3)连接节点的构造:连接节点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 连接节点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 连接节点应能有效地将幕墙与建筑结构连接起来,并能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

连接节点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雨水和空气的渗透 连接节点应便于施工和维护 2. 幕墙连接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幕墙连接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包括:1)增加连接件的数量和规格:增加连接件的数量和规格可以提高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幕墙的抗震性能2)采用高强度的连接材料:采用高强度的连接材料可以提高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幕墙的抗震性能3)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采用合理的连接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幕墙与建筑结构连接起来,并能承受地震作用下的荷载4)加强连接节点的构造:加强连接节点的构造可以提高连接节点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幕墙的抗震性能 3. 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的应用效果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高了幕墙的抗震性能: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幕墙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作用对幕墙的影响2)减少了幕墙的变形和位移: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可以减少幕墙的变形和位移,防止幕墙出现破损和倒塌3)提高了幕墙的安全性:幕墙连接节点抗震构造措施可以提高幕墙的安全性,确保幕墙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安全使用第四部分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设计一、幕墙抗震支撑体系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构件之间应相互协调,共同承担地震作用2. 刚度原则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位移和变形,确保幕墙的稳定性3. 延性原则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应具有延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幕墙的破坏4. 可靠性原则 幕墙抗震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能够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确保幕墙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二、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类型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框架支撑体系 框架支撑体系是最常见的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由立柱、横梁和斜撑组成框架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刚度和延性,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作用2. 剪力墙支撑体系 剪力墙支撑体系由剪力墙和连梁组成剪力墙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刚度,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作用,但延性较差3. 桁架支撑体系 桁架支撑体系由桁架和连杆组成桁架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刚度和延性,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作用4. 混合支撑体系 混合支撑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支撑体系组合而成混合支撑体系能够综合不同支撑体系的优点,提高幕墙的抗震性能三、幕墙抗震支撑体系设计要点1. 立柱的设计 立柱是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的重要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弯曲和剪切力。

立柱的截面应根据幕墙的荷载和抗震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2. 横梁的设计 横梁是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的重要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弯曲和剪切力横梁的截面应根据幕墙的荷载和抗震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3. 斜撑的设计 斜撑是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的重要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拉力或压力斜撑的截面应根据幕墙的荷载和抗震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4. 连梁的设计 连梁是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的重要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弯曲和剪切力连梁的截面应根据幕墙的荷载和抗震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5. 连接节点的设计 连接节点是幕墙抗震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抵抗地震作用引起的各种荷载连接节点的设计应根据幕墙的荷载和抗震要求确定,并应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第五部分 幕墙变形缝设置与构造幕墙变形缝设置与构造幕墙变形缝是指幕墙系统中为适应建筑主体结构变形而设置的缝隙或构造措施变形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缓解建筑主体结构变形对幕墙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防止幕墙系统出现变形、开裂、渗漏等问题1. 变形缝的类型根据幕墙系统的特点和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变形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竖向变形缝:竖向变形缝主要用于缓解建筑主体结构竖向变形对幕墙系统造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竖向变形缝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建筑主体结构竖向变形量的两倍2)横向变形缝:横向变形缝主要用于缓解建筑主体结构横向变形对幕墙系统造成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横向变形缝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建筑主体结构横向变形量的两倍3)斜向变形缝:斜向变形缝主要用于缓解建筑主体结构斜向变形对幕墙系统造成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斜向变形缝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建筑主体结构斜向变形量的两倍4)组合变形缝:组合变形缝是指同时具有竖向、横向和斜向变形能力的变形缝组合变形缝的设置可以有效地适应建筑主体结构的各种变形情况,防止幕墙系统出现变形、开裂、渗漏等问题2. 变形缝的构造变形缝的构造应根据幕墙系统的特点和变形缝的类型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构造应满足以下要求:(1)变形缝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建筑主体结构变形量的两倍2)变形缝的构造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防止雨水渗漏3)变形缝的构造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防止热量传递4)变形缝的构造应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防止噪音传递5)变形缝的构造应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防止火灾蔓延3. 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和幕墙系统的特点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变形缝应设置在以下位置:(1)建筑主体结构的伸缩缝处。

2)建筑主体结构的楼层交界处3)建筑主体结构的转角处4)幕墙系统的不同材料交界处5)幕墙系统的不同结构交界处4. 变形缝的维护变形缝应定期进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变形缝的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检查变形缝的宽度,并及时调整2)定期检查变形缝的防水性能,并及时修补损坏的防水材料3)定期检查变形缝的隔热性能,并及时修补损坏的隔热材料4)定期检查变形缝的隔声性能,并及时修补损坏的隔声材料5)定期检查变形缝的防火性能,并及时修补损坏的防火材料6)定期清理变形缝中的杂物,防止杂物堵塞变形缝5. 结语变形缝是幕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和构造对幕墙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超高层建筑幕墙的设计中,应高度重视变形缝的设置和构造,确保变形缝能够有效地适应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形,防止幕墙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