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54KB
约20页
文档ID:531175523
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_第1页
1/20

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公众号:安全生产管理]声明1、XX 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项目评价过程坚 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报 告表》承担法律责任2、本项目评价工作依据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 及委托单位提供的相关文件进行3、委托单位提供的各类文件、证件、工作流程、设备基本情况、防护设施等 资料是本次评价的重要依据,委托单位应对所提供资料原件及复印件的真实性负 责,如因委托单位提供虚假资料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公司概不负责4、本次评价所涉及内容(建设项目地址、工作流程、设备基本情况、防护设 施、布局、劳动定员、工作班制等)发生重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评价5、本报告无编制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名无效;涂改或未加盖本公司公章无 效6、本报告各页均为报告不可分割的部分, 使用者单独抽出某页而导致的误解 或用于其他用途而造成的后果,本公司不承担相应的责任7、本公司不对本报告复印件负责8、如对评价报告有异议, 请于收到本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公司提出书面 意见,过期不再受理1概述 1…1.1概况及任务来源 1..1.2评价目的 1…1.3评价范围 1…1.4评价内容 2..1.5主要评价依据 2..2项目概况 3..3辐射源项分析 4..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4..4.1工作场所平面布局 4..4.2危害因素分析 6..4.3建设项目分类 6..5拟采取的防护措施 7..5.1 屏蔽 7...5.2 通风 8...5.3警示标志 8..5.4个人防护用品 8..5.5防放射性污染、三废处理与其他 9.6放射防护管理 9..6.1防护管理制度 9..6.2防护管理人员 106.3放射工作人员配置 106.4个人剂量监测 106.5职业健康检查 1Q6.6教育培训 .11.6.7应急准备与响应 116.8档案管理 127结论与建议 1.27.1 结论 12.7.2 建议 13.8附件 1.3.附件 1:委托书 1..4..附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4.附件 3:放射诊疗许可证 1..4.附件 4:设备装置列表 1..4.附件 5:建设项目机房新造方案 1..4.附件 6:警示标志、通风等防护设施及措施设置方案 1.4附件 7:建设项目防护用品配备方案 1..4附件 8:人员配备计划 1..5.附件 9:工作场所分区 1..6.附件 10:放射防护管理组织 1..6.附件 11: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1..6附件 12:制度汇编 1.6..1概述1.1概况及任务来源XX市XX医院(以下简称 建设单位”位于XX市XX,地理位置详见图1-1, 是由XX市卫生健康委员委会批准的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医院设置的主要科目有预 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科专业、妇女保健科、儿科、儿童保健科、 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病专业、传染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临床体 液、血夜专业、X线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

建设单 位拟新购置一台CT,安装于专门的CT机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医学影像科的 CT需要进行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单位与XX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评价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将其CT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委托于评价单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 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评价单位应编制《 XX市XX医院医用 CT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表》(以下简称 预评价报告表”)1.2评价目的(1) 为了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避免发生职业病,本着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的法 律、法规和标准;(2) 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放射性危害因素), 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对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设施和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评价, 确定建设项目辐射 防护措施的可行性;(4) 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 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1.3评价范围建设项目设备CT机房及周围毗邻场所建设项目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及上述场所周围涉及的公众1.4评价内容辐射源项、辐射危害因素及拟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设施的合理性、放射防护管理 的制订计划和事故应急措施计划等1.5主要评价依据1.5.1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60号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2018年12月29日主席令第24号第 四次修正)(2)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49号,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修订)(3)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55号,2007年11月1 日起施行)(4)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令第 46号,2016年1月19日国家卫生 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8号修改)(5)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卫监督发〔 2012〕25号)(6) 卫生部关于印发《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6〕479 号)(7)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 第66号公告)(8) 关于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的通知(国卫 规划发〔2018〕5号)(9) 关于印发《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卫规 划发〔2018〕12号)(10)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11) 《XX省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管理规定》(X卫监〔2012〕54号)(12) 《关于开展医疗卫生机构放射诊疗依法执业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X 卫监督〔2015〕21号)(13) XX省卫计委XX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推进医师多专 业注册的通知(X卫医〔2018〕38号)1.5.2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 18871-2002(2)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 16348-201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58-2003(4) 《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 GBZ 176-2006(5)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 GBZ 179-2006(6)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 235-2011(7)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 GBZ 165-2012(8)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9)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 128-2016(10)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GBZ 98-2017(11) 《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0-2006(12)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GBZ/T 181-2006(13)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GBZ/T 184-2006(14)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规范》 GBZ/T 149-2015(15) 《放射事故医学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WS/T328-20111.5.3其他资料(1) 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委托书(2) 委托单位提供的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技术资料(3) 《放射防护实用手册》(赵兰才、张丹枫主编)2项目概况单位名称XX市XX医院负责人地址XX 市 XX邮编联系人项目名称XX市XX医院CT建设项目建设地址XX市XX医院门诊楼南侧项目用途影像诊断:断层摄影工作人员数拟聘请2名放射工作人员,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项目性质新建项目设计的机房有效使用面预计XXm 2 积3辐射源项分析-装置类型CT型号待定生产厂家未知辐射源,项拟使用的 射线装置生产日期未知设备编号未知主要参数预计:140kV、500mA-扌以安装场所医院放射科CT室射线种类X射线本建设项目拟配备的射线装置为1台CT,上述射线装置的最高管电压预计不会超过140kV。

射线装置在曝光时,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 X射线,包括主射束、漏射束及产生的散射辐射射线装置运行异常、安全装置失灵或屏蔽设施损坏,人员可能误入正在运行的 机房内,或者人员停留于正在运行的机房内而不被发现或未穿戴防护用品,此时将 会受到散射X射线的危害,甚至还有可能受到有用线束照射的危害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4.1工作场所平面布局建设单位位于XX市XX,坐东朝西,建设项目位于独立一层建筑中 根据现场 勘查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机房改建方案的平面布局图,建设项目各个机房的毗邻关系 见表4-1建设单位平面布局图见图4-1,建设项目机房平面布局示意图见图 4-2图4-1建设单位总平面布局图表4-1建设项目机房毗邻关系机房名称东南西北上下CT |无建筑夹道操作室走廊无建筑[无建筑图4-2建设项目机房总平面布局示意图《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标准《医用 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13)等相关规定,对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布 局分区情况评价见表4-2o表4-2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布局分区情况标准要求(GBZ 130-2013) 5.5 规定:“X 射线设备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 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 患者和受检者状态”。

GBZ/T 180-2006 ) 5.1 规定:在 机房内,CT装置宜斜向安放,以利于 操作者观察受检者;机房出入门应处 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GBZ 130 -2013 )表 2 规定:“ CT 机机房内最小使用面积为 30m2,机房 内最小单边长度为4.5m ”GB 18871 -2002)6.4 规定: 辐 射工作场所应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 制”建设项目设计评价机房设计有观察窗,其位置易于观察受检 者和患者的状态CT设备计划东北-西南方向斜向安装,利 于操作者观察受检者;机房出入门处于散射辐 射相对低的位置CT机房预计有效使用面积设计:6.7m (长)x 5.6m (宽)=37.52m2建设单位拟将机房划分为控制区, 机房外等邻近的操作区,走廊,以及机房墙壁外工作 人员、患者、访问者会经常路过或留居的区域 划分为监督区,并按标准设置警示标识便于管 理符合符合4.2危害因素分析从辐射源项分析可知本建设项目射线装置运行时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X射线X射线可能会使空气电离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如 03、NOX等,如果机房内通风不畅,会对机房内人员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