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求助者中心疗法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05.50KB
约93页
文档ID:568804467
求助者中心疗法_第1页
1/93

求助者中心疗法求助者中心疗法】】 徐文军徐文军 •中国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治疗师 •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 •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治疗门诊副主任医师广州市脑科医院心理治疗门诊副主任医师•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广州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治疗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治疗协会理事•从事临床、教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事临床、教学、心理咨询与治疗20余年余年 一、治疗的概述一、治疗的概述 (一)、概述(一)、概述 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求助者中心疗法建立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哲学基础上 罗杰斯的基本认为:来访者有自我罗杰斯的基本认为:来访者有自我治愈能力,这与咨询的理论与技能关系治愈能力,这与咨询的理论与技能关系大不 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人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他们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的潜能理解自己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无需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如果他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在一种特别的咨询关系中,能够通过自我引导而成长。

我引导而成长 罗杰斯就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罗杰斯就把咨询师的态度和个性以及咨询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关系的质量作为咨询结果的首要决定因素,坚持把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作为次素,坚持把咨询师的理论和技能作为次要因素 二、治疗的基本理论二、治疗的基本理论 (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一)、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该理论把人看做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该理论把人看做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罗杰斯坚持认为人们是值得信赖的,可利用的罗杰斯坚持认为人们是值得信赖的,可利用的“能源能源”是丰富的是丰富的并能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进行积极的改并能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进行积极的改变,过着有效的丰富的生活变,过着有效的丰富的生活 其基本观点是:其基本观点是: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实现倾向”这种实现倾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的生命活动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它是整个有机体的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它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不是部分有机体的机能机能,不是部分有机体的机能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罗杰斯理论中的一个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罗杰斯理论中的一个独特的概念独特的概念罗杰斯假定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评价经验罗杰斯假定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评价经验的能力的能力——“机体智慧机体智慧”机体智慧的表机体智慧的表现就是现就是“有机体评价过程有机体评价过程” •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的态度。

的态度•罗杰斯认为,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有机体的评价标准倾向相一致的也就是说,有机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是自我实现倾向 •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例如,婴儿在饥饿时,能够吸吮到乳汁,例如,婴儿在饥饿时,能够吸吮到乳汁,他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的体验,他会依他就会获得一种满足感的体验,他会依靠这一经验来维持有机体并获得发展靠这一经验来维持有机体并获得发展 •罗杰斯认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罗杰斯认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它随着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不可改变的,它随着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同•例如,当孩子感觉冷时,妈妈给他加一件衣服,例如,当孩子感觉冷时,妈妈给他加一件衣服,他会喜欢,这一经验具有积极价值;而当他并他会喜欢,这一经验具有积极价值;而当他并不感觉冷时,妈妈给他加衣服,就会引起他的不感觉冷时,妈妈给他加衣服,就会引起他的不喜欢,就会采取拒绝态度。

在有机体的评价不喜欢,就会采取拒绝态度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中,经验总是被准确地接受,较少被歪曲过程中,经验总是被准确地接受,较少被歪曲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有机体评价过程理论,强调人的主观选择的有机体评价过程理论,强调人的主观选择的能力,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只有求能力,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只有求•助者最了解他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助者最了解他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认识前提,也是该疗法的理论依据的认识前提,也是该疗法的理论依据• (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带来真实的自(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带来真实的自我感受 (3)、人是可以信任的、人是可以信任的 求助者中心的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求助者中心的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向自我实现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人的这些好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不好作的人的这些好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不好的特性,如欺骗、憎恨、残忍等等,则都是人对其成的特性,如欺骗、憎恨、残忍等等,则都是人对其成长的不利环境防御的结果长的不利环境防御的结果 •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悲痛、敌视等,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悲痛、敌视等,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归属感等基本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人有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改变,以达能力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改变,以达到并保持心理健康到并保持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只要为求助者提供了足够的尊重与信心理治疗只要为求助者提供了足够的尊重与信任,求助者就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生改变,并任,求助者就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生改变,并不需要咨询师从其外部进行控制和指导不需要咨询师从其外部进行控制和指导 (二)、自我理论(二)、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是一种人格理论,强调自我实自我理论是一种人格理论,强调自我实现是人格结构中的惟一的动机。

自我理现是人格结构中的惟一的动机自我理论阐论阐述了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述了人格结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人格异化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异化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经验、经验 经验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的经验这一概念,与咨询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的经验这一概念,与咨询师平时使用的经验的概念不同罗杰斯所使用师平时使用的经验的概念不同罗杰斯所使用的经验概念是指,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的经验概念是指,求助者在某一时刻所具有的主观精神世界主观精神世界罗杰斯对经验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中的罗杰斯对经验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中的“现象场现象场” 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它不强调外部现象场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它不强调外部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强调一个人的主观内客观世界是什么样的,而强调一个人的主观内部世界是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外部世界的部世界是如何观察、如何感受外部世界的 •对于同一时刻的外部世界,每个人的感对于同一时刻的外部世界,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每个人独特的现受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每个人独特的现象场•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

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 •对于同一时刻的外部世界,每个人的感对于同一时刻的外部世界,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每个人独特的现受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每个人独特的现象场•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其中既包括有意识的心理内容,也包括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那些还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经验包括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事件,它们经验包括个体的认知和情感事件,它们能够被个体知觉到,或者具有被知觉的能够被个体知觉到,或者具有被知觉的能力能力 •对于经验,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对于经验,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它包括意它包括意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件•他用人的饥饿这一经验做了具体的解释比如,他用人的饥饿这一经验做了具体的解释比如,在某一时刻,人们感到了饥饿,这是意识到的在某一时刻,人们感到了饥饿,这是意识到的经验但如果在这一时刻,人正沉迷在工作或经验但如果在这一时刻,人正沉迷在工作或玩乐当中,人们完全没有感觉到饥饿,这是还玩乐当中,人们完全没有感觉到饥饿,这是还没有被意识的经验没有被意识的经验•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经验被个体体验、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经验被个体体验、知觉的状况对一个人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对一知觉的状况对一个人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对一个人心理适应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个人心理适应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经验,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对于经验,罗杰斯曾经这样说过:“它包括意它包括意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件•他用人的饥饿这一经验做了具体的解释比如,他用人的饥饿这一经验做了具体的解释比如,在某一时刻,人们感到了饥饿,这是意识到的在某一时刻,人们感到了饥饿,这是意识到的经验但如果在这一时刻,人正沉迷在工作或经验但如果在这一时刻,人正沉迷在工作或玩乐当中,人们完全没有感觉到饥饿,这是还玩乐当中,人们完全没有感觉到饥饿,这是还没有被意识的经验没有被意识的经验•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经验被个体体验、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经验被个体体验、知觉的状况对一个人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对一知觉的状况对一个人自我的形成与发展,对一个人心理适应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个人心理适应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 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非常重视人的自我概念但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非常重视人的自我概念但自我概念不同于自我自我概念不同于自我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实的本体,自我概念主要是指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实的本体,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对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我能力的认识,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在该理论中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在该理论中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经验或肌体的真实的自我相一致自己的经验或肌体的真实的自我相一致的 •自我概念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自我概念是通过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个人与生活中的重要其他人相互尤其是个人与生活中的重要其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作用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自我概念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和体验堆积而成积而成•人的行为是由他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比人的行为是由他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比如,人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他接受与处理如,人的自我概念决定了他接受与处理经验的方式与态度经验的方式与态度 (3)、价值的条件化、价值的条件化 •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人每个人都存在着两种价值评价过程一种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先天具有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另一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的条件化过程•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 个体在生命早期就存在着对于来自他人的个体在生命早期就存在着对于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的需要,即关怀和尊重的需要积极评价的需要,即关怀和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好评,被别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别人的好评,被别人赞赏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会感人赞赏时,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人会感到自尊然而,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到自尊然而,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取决于别人这种需要的满足常常取决于别人 •比如,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比如,父母总是根据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决定能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的价值标准来决定能否给予孩子关怀和尊•重,也就是说父母的这种尊重的积极评价是有重,也就是说父母的这种尊重的积极评价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孩子的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己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中所讲的价值条件然而孩子得到的这种有条件所讲的价值条件然而孩子得到的这种有条件的满足常常与他自身的体验相矛盾的满足常常与他自身的体验相矛盾 例如,一个男孩把一个玻璃杯摔在地上,他觉得很好玩,很快乐。

但父母却对他说:例如,一个男孩把一个玻璃杯摔在地上,他觉得很好玩,很快乐但父母却对他说:“你很坏,你这样做一点都不可爱你很坏,你这样做一点都不可爱这个男孩这时体验到一种负性的消极的评这个男孩这时体验到一种负性的消极的评价,因为他父母不喜欢他这样做,结果他可能产生歪曲的评价价,因为他父母不喜欢他这样做,结果他可能产生歪曲的评价“我觉得这种行为我觉得这种行为是不让父母满意的是不让父母满意的”而正确的体验应该是而正确的体验应该是“在我干这件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在我干这件事时,我感到高兴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满的父母感到不满”孩子在以后的行为中,他就把父母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作为一孩子在以后的行为中,他就把父母对这种行为的不满作为一种价值条件为了讨得父母的喜欢不再作这样的事了久而久之,他就会把父母种价值条件为了讨得父母的喜欢不再作这样的事了久而久之,他就会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内化,把这些观念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的价值观念内化,把这些观念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有机体评价的价值有机体评价的价值 价值条件化的价值评价价值条件化的价值评价 对形体、机能、技能、行为、容貌的肯定对形体、机能、技能、行为、容貌的肯定——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价值的自我否定、自我肯定、他人否定、他人肯定自我否定、自我肯定、他人否定、他人肯定理想自我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现实自我 真是自我真是自我 •一旦当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己的自我一旦当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当作自己的自我概念时,他的行为不再受有机体评价过程的指概念时,他的行为不再受有机体评价过程的指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导,而是受内化了的别人的价值规范的指导,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钱铭怡,钱铭怡,1994)。

•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现实倾向,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现实倾向,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当他采用这一过程反映现实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知觉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满意,而别人的知觉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满意,而别人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到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到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 (三)、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三)、心理失调的实质及治疗 (1)、心理失调的实质、心理失调的实质 自我概念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了解心理自我概念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了解心理失调的关键失调的关键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不协调是心理失调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 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个体的经验与自我观念之间存在着三种情况:一种是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况:一种是符合个体的需要,被个体直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接体验、知觉到,被纳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另一种是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中;另一种是由于经验和自我感觉不一致而被忽略;第三种是经验和体验被歪致而被忽略;第三种是经验和体验被歪曲或被否认,用以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曲或被否认,用以解决自我概念和体验的矛盾。

的矛盾 •适应程度低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适应程度低的个体,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值的条件化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值的条件化作用的基础之上的•当符合别人价值标准的经验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当符合别人价值标准的经验不符合自己的愿望时,个体为了保持自我对环境的适应,可能为时,个体为了保持自我对环境的适应,可能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否认和改变自己的价值,了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否认和改变自己的价值,但这种改变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这样做的后但这种改变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这样做的后果是个体会把其他重要人物或团体倡导的角色果是个体会把其他重要人物或团体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而失去了对自己个人的自我当成自己的角色,而失去了对自己个人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自我喜欢、自我接纳通过认同与自我肯定、自我喜欢、自我接纳通过否认自己的经验以达到被别人肯定和接受,实否认自己的经验以达到被别人肯定和接受,实际是在欺骗自己,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际是在欺骗自己,压抑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旦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人有机体的评价过一旦自我概念不是由个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来定义,而是通过价值的条件化内化程来定义,而是通过价值的条件化内化了别人的价值,把别人的价值当作是自了别人的价值,把别人的价值当作是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上又不是自己的真实己的价值,但实际上又不是自己的真实价值时,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价值时,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不和谐。

不和谐 例如,一个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贬低,他内心很愤怒,他例如,一个学生受到了老师的贬低,他内心很愤怒,他真实的想法是十分恨这位老师,但他从小接受的别人真实的想法是十分恨这位老师,但他从小接受的别人的价值标准是的价值标准是“对老师应当尊重,恨老师是不对的对老师应当尊重,恨老师是不对的”那么他有可能会扭曲自己的感受,把它改造成能被别那么他有可能会扭曲自己的感受,把它改造成能被别人接受的想法比如他可能这样想:老师贬低我是人接受的想法比如他可能这样想:老师贬低我是“恨铁不成钢恨铁不成钢”,是为我好这样他可能会获得别人对,是为我好这样他可能会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但却压抑了自我的真实感受当一个人自己的关注,但却压抑了自我的真实感受当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与经验相冲突时,自我内部就发生了分裂,的自我概念与经验相冲突时,自我内部就发生了分裂,这个人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这个人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感到威胁的经验形成意识,他就要建立防御机制,来感到威胁的经验形成意识,他就要建立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这时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适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这时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适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 •(2)、心理治疗的实质、心理治疗的实质 •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实质是重建个体在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自我概念与经验之间的和谐,或者是说达到个达到个•体人格的重建。

体人格的重建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自我实现的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存在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一种积极成长的取向倾向,都有一种积极成长的取向•许多心理失常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出许多心理失常的产生,都是因为环境出了问题,使个人自我实现受阻,个人成了问题,使个人自我实现受阻,个人成长出现了障碍长出现了障碍•在影响自我实现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在影响自我实现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 •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其他人或社会规范,通过价值的条个人成长中的重要其他人或社会规范,通过价值的条件化,形成了与自己原来真实经验不一致的自我概念,件化,形成了与自己原来真实经验不一致的自我概念,并由此衍生出一套符合别人的需要,适应环境的一套并由此衍生出一套符合别人的需要,适应环境的一套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的方式,使这个人生活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的方式,使这个人生活得越来越不像他自己,仿佛是戴着面具生活一样得越来越不像他自己,仿佛是戴着面具生活一样•求助者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价值的条件化作求助者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人们去掉价值的条件化作用,充分利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使人能够接近他原用,充分利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使人能够接近他原来的真实经验和体验,不再信任别人的评价,而更多来的真实经验和体验,不再信任别人的评价,而更多信任自己。

这样,人就可以活得真实,达到自我概念信任自己这样,人就可以活得真实,达到自我概念与经验的和谐,人就会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成为他自与经验的和谐,人就会从面具背后走出来,成为他自己 当一个人一旦达到了自我的和谐,他就会当一个人一旦达到了自我的和谐,他就会对任何经验都比较开放,不再歪曲和否对任何经验都比较开放,不再歪曲和否认自己的某些经验;他的自我经验变得认自己的某些经验;他的自我经验变得能与经验相协调,不再相冲突;他变得能与经验相协调,不再相冲突;他变得更信任自己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而不更信任自己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而不是信任价值的条件化评价;他愿意使自是信任价值的条件化评价;他愿意使自己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使生命迈向成己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使生命迈向成长,迈向自我实现长,迈向自我实现 •三、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咨询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咨询目标和咨询技术目标和咨询技术 •四、工作程序四、工作程序•(一一)、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确定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罗杰斯认为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求助者罗杰斯认为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决求助者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眼前的问题,而是在于支持求助者的成长过程,以致他们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目前甚至是将来面以致他们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目前甚至是将来面临的问题。

临的问题•求助者中心治疗的实质,是帮助求助者去掉那求助者中心治疗的实质,是帮助求助者去掉那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些由于价值条件作用,而使人用来应付生活的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面具或角色,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我的成分,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使其恢复成真正的自我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这个过程是一个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协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助求助者寻找迷失的自我,探索真正的自我,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重建新的自我的过程,也是求助者学习与改变自我的过程自我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按照罗杰斯的说法,是协助求助这一个过程,按照罗杰斯的说法,是协助求助者成为一个者成为一个“充分发挥机能人充分发挥机能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求助者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在这一过程中,求助者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对于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化对于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罗杰斯罗杰斯(1959)曾用曾用15条标准进行过具体描述条标准进行过具体描述国内学者将其归纳为国内学者将其归纳为5条条(江光荣,江光荣,1999):: • 1.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 求助者对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的感受、体求助者对自己的经验,包括个人的感受、体验、直觉等都能够较坦然的接受,不再验、直觉等都能够较坦然的接受,不再• 进行歪曲、否认或根据价值条件作用进行取进行歪曲、否认或根据价值条件作用进行取舍,因此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更丰富,更富有舍,因此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更丰富,更富有• 变化,更轻松。

他对他人及他以外的客观世变化,更轻松他对他人及他以外的客观世界的接纳程度增强了他不再那样僵化、刻界的接纳程度增强了他不再那样僵化、刻• 板地看待外部世界,因而认识更富有弹性了板地看待外部世界,因而认识更富有弹性了 • 2.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当求助者能够不再依照价值条件作用当求助者能够不再依照价值条件作用来确定自我,而是依照真我来面对自己来确定自我,而是依照真我来面对自己时,他时,他• 的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间的冲突减的自我概念和经验、体验之间的冲突减少,自我变得比较协调少,自我变得比较协调 • 3.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 当他逐渐去掉价值条件化后,他不再依赖于当他逐渐去掉价值条件化后,他不再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来确认自我,他不再生活在别人的评价来确认自我,他不再生活在• 别人的世界之中,而是信任自己,独立地为别人的世界之中,而是信任自己,独立地为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当他的自信是建立在自己做决定,做选择当他的自信是建立在• 一种由内而外的基础之上时,他感觉到自己一种由内而外的基础之上时,他感觉到自己生活得更积极了生活得更积极了。

• 4.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求助者变得更适应了• 由于求助者更能自由地接纳自我的经由于求助者更能自由地接纳自我的经验,也更能开放地对待外部的经验,他验,也更能开放地对待外部的经验,他自我的自我的• 内部与外部变得统合了,他对生活更加内部与外部变得统合了,他对生活更加适应了 • 5.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求助者愿意使其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求助者视生命为一个流动的过程,不再刻板地追求达到一种僵求助者视生命为一个流动的过程,不再刻板地追求达到一种僵化不变的理想与目化不变的理想与目• 的例如“我必须我必须……”“我应该我应该……”“别人必须别人必须……”“别人应该别人应该……”等等他• 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可变的,并不是固定的,因此自己也是可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可变的,并不是固定的,因此自己也是可变化的只有流动着的变化的只有流动着的• 生命才富有活力生命才富有活力• 以上五点,既是求助者中心治疗的结果,也是这一治疗流派的以上五点,既是求助者中心治疗的结果,也是这一治疗流派的治疗目标从根本上治疗目标从根本上• 来说,以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来说,以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成为一个自我实现• 的人。

的人 •(二二)、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掌握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主要咨询技术• 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罗杰斯认为咨询关系是求助者发生积极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 ①①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两个人有心理意义上的接触• ②②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第一个人,我们称其为求助者,处于不一致的状态,具有攻击性或处于焦虑中击性或处于焦虑中• ③③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第二个人,我们称其为咨询师,他在这种关系中是一致的或处于内部整合的处于内部整合的• 状态• ④④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咨询师无条件地接受和关注求助者•、、 ⑤⑤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经历表示共情,并努力与求助者交流•⑥⑥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共情的交流和无条件关注是最基本的 • 罗杰斯认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必需条件如果罗杰斯认为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必需条件如果这些核心条件存在一段时期,个体就会发生建这些核心条件存在一段时期,个体就会发生建设性的改变。

设性的改变• 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在求助者中心治疗中,关系是最根本的:它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过程的开始,是咨询中的主要事件,也是咨询的结束是咨询的结束•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关系应是安全和相互信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任的,而且一旦建立了一种安全和相互信任的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气氛,就能促进咨询关系的发展 • 由于求助者中心治疗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由于求助者中心治疗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因此在罗杰斯的治系为导向的方法,因此在罗杰斯的治•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求助者做什么的技术疗策略中并不包括为求助者做什么的技术•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可以促进求没有什么固定的步骤、技术或工具可以促进求助者产生朝向某一治疗目标的进步;取代它们助者产生朝向某一治疗目标的进步;取代它们的就是对关系体验的促进策略这些策略是发的就是对关系体验的促进策略这些策略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并允许求助者和咨询师去体生在此时此地的,并允许求助者和咨询师去体验、并且验、并且“生活生活”于正在进行的过程。

咨询师于正在进行的过程咨询师不是理性地谈论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而是直不是理性地谈论求助者所关心的问题,而是直接关注求助者在某一时刻内心深处所关心的问接关注求助者在某一时刻内心深处所关心的问题 •求助者中心治疗的技术中,主要的是促进心理求助者中心治疗的技术中,主要的是促进心理成长的三个条件,它们要通过咨询师的努力才成长的三个条件,它们要通过咨询师的努力才建立起来建立起来• 1.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促进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 •(1)、关注、关注 •(2)、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用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3)、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非言语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 •(4)、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沉默作为交流设身处地的理解的一种方式 •2.坦诚交流的技术.坦诚交流的技术 •艾根的帮助技巧系统是来源于罗杰斯的理论的艾根的帮助技巧系统是来源于罗杰斯的理论的按照艾根的观点,对坦诚的交流包括:按照艾根的观点,对坦诚的交流包括:• (1)、并不固定角色:、并不固定角色:• (2)、自发性:、自发性:• (3)、无防御反应:、无防御反应:• (4)、一致性:、一致性:• (5)、自我的交流:、自我的交流: 3.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以下四种行为以下四种行为•①①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对求助者的问题和情感表示关注;•②②把求助者作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把求助者作为一个值得坦诚相待的人来对待,并且持有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并且持有一种非评价性的态度;•③③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对求助者的反应要伴有准确的共情(即设身处即设身处地的理解地的理解),并因此表示出对求助者的参考结构,并因此表示出对求助者的参考结构的理解;的理解;•④④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培养求助者的潜力,并以此向求助者表明他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

们本身的潜力以及行为的能力 •(三三)、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求助者中心的心理咨询过程注重于在咨询师与求助求助者中心的心理咨询过程注重于在咨询师与求助者互动的过程中,求助者内在的者互动的过程中,求助者内在的•态度、情感及体验性的活动过程,注重于求助者内在态度、情感及体验性的活动过程,注重于求助者内在的心理历程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性的的心理历程及其发展演变规律性的•特点•罗杰斯认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求助者从刻板固罗杰斯认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求助者从刻板固定走向变化,从僵化的自我结构迈向流动,从停滞在定走向变化,从僵化的自我结构迈向流动,从停滞在连续尺度的一端迈向更加适应、灵活的另一端连续尺度的一端迈向更加适应、灵活的另一端•美国心理学家佩特森把这个咨询过程分为七个阶段美国心理学家佩特森把这个咨询过程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第一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远态度阶段,求助者不愿主动寻求治疗和帮助求助者对待自己的经验是刻板和帮助求助者对待自己的经验是刻板的、固定的他们对于目前的经验,常的、固定的。

他们对于目前的经验,常常寻找它们与过去的情境有无相似之处,常寻找它们与过去的情境有无相似之处,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模式做出反应并感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模式做出反应并感受它,看不到新经验的变异性受它,看不到新经验的变异性 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第二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有所动”阶段如果在第一阶段中,求助者能够体验到如果在第一阶段中,求助者能够体验到咨询师对他的尊重、真诚和共情,感到咨询师对他的尊重、真诚和共情,感到自己被完全接纳,就会进入第二阶段自己被完全接纳,就会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求助者可以流畅地谈论在这一阶段中,求助者可以流畅地谈论一些自我之外的话题,但仍不能承担问一些自我之外的话题,但仍不能承担问题的责任题的责任 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第三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如果在第二阶段中地表达客观的自我如果在第二阶段中求助者对自我有所松动的表达,能够被求助者对自我有所松动的表达,能够被咨询师完全接纳,那么,他在心理上就咨询师完全接纳,那么,他在心理上就会觉得更为安全他在这时的表达就会会觉得更为安全他在这时的表达就会较为流畅和自由,但他表达的仍然是客较为流畅和自由,但他表达的仍然是客观的自我,总体上来说,还没有情感的观的自我,总体上来说,还没有情感的投入。

投入 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第四阶段: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如果求助者发觉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如果求助者发觉自己在前一阶段对自我的表达能够全部被咨询自己在前一阶段对自我的表达能够全部被咨询师接纳后,他们的自我防卫就会更放松,就能师接纳后,他们的自我防卫就会更放松,就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但在表达过去的情更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但在表达过去的情感时很具体、很生动,对现在情感的表达还有感时很具体、很生动,对现在情感的表达还有些障碍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某些情感,并能些障碍他们能够接受自己的某些情感,并能对问题有了一些自我责任感,对经验与自我之对问题有了一些自我责任感,对经验与自我之间不一致的地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间不一致的地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第五阶段:求助者能够自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由于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由于咨询师对求助者在前面各阶段中所表达的内容咨询师对求助者在前面各阶段中所表达的内容能够完全接受,求助者对自己当前感觉的表达能够完全接受,求助者对自己当前感觉的表达更为自由了。

他们对情感和个人意义的分化更更为自由了他们对情感和个人意义的分化更加明确他们开始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加明确他们开始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内部的不协调与矛已经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我内部的不协调与矛盾他们与内部自我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畅通,盾他们与内部自我的交流变得越来越畅通,同时也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想成为同时也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责任,越来越想成为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 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第六阶段: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他不再否认、惧怕、感变得协调一致他不再否认、惧怕、抵制那些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会感受到抵制那些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会感受到已经解除了自我概念中那些对经验的束已经解除了自我概念中那些对经验的束缚他能切实生动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缚他能切实生动地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感到无比放松在这一刻,常感,因此感到无比放松在这一刻,常常会看到求助者流泪或眼睛湿润常会看到求助者流泪或眼睛湿润 第七阶段: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第七阶段: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例因此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例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

他几乎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自我内部的沟通越来越多,自我的体验越来越自我内部的沟通越来越多,自我的体验越来越真实,他们尝试着改变自己以前僵化的个人建真实,他们尝试着改变自己以前僵化的个人建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各种经验当构,使其能够有效地处理自己的各种经验当他们不再歪曲一些经验时,他们就能够比较准他们不再歪曲一些经验时,他们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做出对现实的反应,决策就比较正确了确地做出对现实的反应,决策就比较正确了 •五、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 (一一)、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求助者中心疗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理论体系• (二二)、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求助者中心疗法认为咨询治疗导向的首要责任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在于求助者,求助者面临着决定他们自己的机会• (三三)、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是一些正在、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个潜在的局限是一些正在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

接受培训的初学者倾向于接受没有挑战性的求助者 • (四四)、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些治疗理论,已经整合到、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一些治疗理论,已经整合到现代心理治疗中,它关于心理咨询关系的理论,关于现代心理治疗中,它关于心理咨询关系的理论,关于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尊重、真诚的态度等已经变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共情、尊重、真诚的态度等已经变成了各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成了各种现代心理治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远期疗效评估方法远期疗效评估方法】】• •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掌握远期疗效评估方法掌握远期疗效评估方法 • 二、工作程序二、工作程序•(一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社会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评估内容•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做其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做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 •2.评估方法.评估方法• (1)、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 • •(2)、咨询师本身的审查、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二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自我接纳程度评估•1.评估内容.评估内容 • (1)、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 (2)、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2.评估方法.评估方法• (1)、求助者口头报告求助者口头报告• • (2)、量表评估量表评估 •(三三)、随访调查、随访调查• 1.追踪回访.追踪回访 •2.常用回访方式.常用回访方式• (1)、追踪卡 • (2)、通讯 • (3)、面谈 • (4)、 •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 由咨询师本身来做咨询效果评审,判断的客观性会受影响由咨询师本身来做咨询效果评审,判断的客观性会受影响• 采用量表衡量或口头报告方法了解症状是否改善或问题是否解采用量表衡量或口头报告方法了解症状是否改善或问题是否解决,都是求助者主观评估的方法决,都是求助者主观评估的方法•应当重视和考察求助者自我报告的真实性问题假如有的求助者应当重视和考察求助者自我报告的真实性问题假如有的求助者考虑某些现实的利益因素,就可能影响其描述与报告的真实程度考虑某些现实的利益因素,就可能影响其描述与报告的真实程度假如是想逃避法律上的责任,或者想获得司法上的好处,那更会假如是想逃避法律上的责任,或者想获得司法上的好处,那更会受这些利害关系的左右,影响求助者本身评审的可靠性。

受这些利害关系的左右,影响求助者本身评审的可靠性• 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评估咨询的远期效果,可以考虑由上级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评估咨询的远期效果,可以考虑由上级咨询师等专业督导人员来做比较中立性的评审评审者能以专业咨询师等专业督导人员来做比较中立性的评审评审者能以专业眼光和科学手段,审查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随咨询眼光和科学手段,审查求助者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随咨询进行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对咨询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进行所发生的动态变化,对咨询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T:13434285507谢谢您的注意!谢谢您的注意! T:13434285507谢谢您的注意!谢谢您的注意! 谢谢您的注意!谢谢您的注意! T:1343428550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