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文言文断句和翻译训练1.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周昭文君之所以显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取材于《吕氏春秋?报更》)翻译:愈怜背或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ang二声)其首负之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yi),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柳宗元《蝜蝂传》翻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王士禛清代诗人《诗画皆以人重》翻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翻译:6.诗上宫再如更不翻译: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唐人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其如三是打钟时选自欧阳修《六一诗话》)7.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取材于王符《潜夫论》)翻译:8.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沉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王国维《人间词话》翻译:参考答案1. 国虽小/其食足以食天下之贤者/其车足以乘天下之贤者/其财足以礼天下之贤者/与天下之贤者为徒/此文王之所以王也/今虽未能王/其以为安也/不亦易乎/此赵宣孟之所以免也/周昭文君之所以显也/孟尝君之所以却荆兵也2.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ang二声)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y。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译文:蝜蝂是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就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像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4.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敦/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译文】我曾经说过诗文书画都是因为人的品德才变得贵重起来,苏轼、黄庭坚的墨迹流传到今天,一个字就值得上上两的黄金(一字兼金的意思不明,猜的);章敦、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难道写得不好吗,,但是后世的人都把他们的字当成粪土一样,一钱不值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时候的人的字都是写得很好的,但只有那些廉洁贤能的人的字才能够流传久远,就算颜鲁公(颜真卿)的字写得不好,后世的人见了也会把他的字当成宝贝一样,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字的本身的好坏。
诗与文章之类都是这个道理5.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译文: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经充满香气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环境里了;藏丹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红,藏漆的地方时间长了回变黑,也是环境影响使然啊!所以说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的选择自己处身的环境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诚为佳句矣/但进谏必以章疏/无直用稿草之理/再如唐人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译文:作诗的人只是贪求好的句子,道理却不通顺,这也是语病比如“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这确实是佳句,但进谏时一定要用章疏(言事文书),没有直接用稿草(草稿)的道理唐时有句诗:“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人们也评论说这是好句,怎奈三更不是打更的时候!6. 是故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典者/经也/先圣之所制/先圣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贤人自勉以入于道/故圣人之制经以遗后贤也/譬犹巧倕之为规矩准绳以遗后工也。
译文:因此在昏暗的屋子里找东西,没有比火更好的(工具)了;在当世寻找道,没有比典籍更好的(书)了典籍,是合乎道的准则,是前代的圣人制定出来的前代的圣人获得道的精髓并亲身实践,想要贤能之人自己努力来合乎道所以圣人制定出合乎道的准则来送给后世的贤能之人,好比巧匠做出规、矩、准、绳等工具送给后代的工匠啊7.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译文】白朴所作的戏剧《秋夜梧桐雨》,沉雄悲壮,堪称元曲当中的冠军之作但他所写的《天籁词》,极其粗糙浅显,连给辛弃疾当奴隶都不配难道说,开创文体的人比较容易写得工巧,而承袭的人却难以企及?还是说人各有自己擅长的文体?读者试看,欧阳修和秦观的诗远不如他们的词写的好,这应该足以说明其中的道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