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声现象》测试卷(含答案)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3.59KB
约11页
文档ID:534745342
《声现象》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1/11

《声现象》测试卷―、单选题1. 将鼓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就消失了,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A. 声波传到鼓内去了 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变快了 D.以上说法都不对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B. 声音借助介质以声波的形式传播C. 在10^2的小房间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D. 如果月球上发生爆炸,只要爆炸足够剧烈,地球上的人也可以听到爆炸声3.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校举行了 “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 赛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4. 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 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错误的是()A. “响鼓也要重锤敲”——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音调越高,传播得越远C. “闻其声知其人”一一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D.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5. 下列关于声的应用中,主要体现了声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 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B.声波震碎玻璃杯C.老师用声音解读物理现象 D.蝙蝠利用声音辨别方向6.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

发生地震时,被困人员可以敲击周围坚硬物体求救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A. 地震时会产生超声波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7. 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下列 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A. 禁止鸣笛 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围植树&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定位 B.防噪声耳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用“B超”检查身体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D.声纹锁依据音调来辨别主人的声音9.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临街住宅安装双层玻璃可以减弱噪声B. 长期佩戴耳机开大音量听音乐可能损伤听力C.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利用了声音反射的原理D. 声呐通过次声波的回声定位探索海洋的秘密10.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①女高音,②男低音,③引吭高歌,④低 声细语这四个词语中的“高”、“低”描述声音的特性-音调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11. “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12.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贝M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13. 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生活现象是()A.岸上的人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哗哗声音B.海边的人能听到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C.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D.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马蹄声14.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 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B.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C. 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D.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15. 为了安全,有些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当轿车倒车时,尾部在非安全距离内遇到人或障碍物,雷达就会发出警报,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间的距离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知识没有得到应用的是()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回声D.超声波二、实验探究题16. 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① 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② 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③ 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 有关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 cm0.1mm2紧丁钢丝5 cm0.1mm2松17.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 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具体数据如下 表:(1)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有关;(2) 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和 钢丝;(3) 先后用同样的力拨动丙钢丝和丁钢丝,是为了探究振动频率的高低与 的关系;(4) 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18.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1) 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 的现象,说明(2)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使其发出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3)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发声体 有关, 大,响度越大19. 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远处的呢?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甲猜想二: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III b□ ET乙(1)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所示,接通瓶中的,不断向外抽气,发现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由此推理得出猜想 (填“一”或“二”)是正确的2) 小明根据实验结论,进一步提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移到月球表 面进行,则()A. 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B. 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C. 既不能听到声音,又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开20.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 讲话,感觉喉头在振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 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2)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她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 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2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 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 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起然后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1) 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应是(2) 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最强最弱较弱较强(3) 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装修隔音墙的是 4) 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白 (写出一个即可)22. 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 如图所示,当用橡皮锤轻敲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弹开-个较小的幅度,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换为乒乓球的振 动,这种方法叫 (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 实验中若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更大时看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声音的响度随 的增大而增大23. 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 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和(2) 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 A. 乙同学听到丙同学喊停立刻停止计时;B. 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计时;C. 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 量出甲、丙之间的直线距离s并记录;E. 将测得的时间上记录下来;F. 再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u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万3) 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 24. 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 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I I早耳、I I J V5mL 2.5mL小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哨子(如图所示)。

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 m厶和5 m厶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表(表中“m厶”表示毫升,“ cm ”表示厘米)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格(m厶)2.52.52.5555空气柱长度(cm)21.5121.51频率(Hz)337488562300337488声强级(dB)757560756075(1) 选用序号为4、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当空气柱白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2) 选用序号为 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当空气柱的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 3) 序号为C、F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 填“C”或“F”)25. 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和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 数据 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发声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 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答案1. 【答案】B2. 【答案】B3. 【答案】C4. 【答案】B5. 【答案】B6. 【答案】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