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科专业教育 28号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 英文名称:Design Psychology学分:1学分 学时:16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一、 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必修课2、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3、任务设计心理学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设计心理学还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如何采集用户心理的相关信息,分析信息并从心理学角度对用户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设计,以便有效地避免设计走入误区和陷入困境,是使设计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能的保证现代设计越来越关注人在其中的决定因素,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迫切需要设计心理学理论的支撑设计作为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其边缘性决定了设计心理学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本课主要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心理角度来探讨设计的目标定位和设计实现问题,并讨论设计师的设计创造行为心理过程是设计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是构成工业设计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本专业的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正确运用设计心理学知识处理好设计方法技巧与市场消费心理目标实现的相互关系,准确地实现项目的定位和设计。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启发互动及课堂讨论导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教学大纲依据教材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详讲教材和课件范例根据学生互动回馈而定讨论主题,多启发,以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步骤:按照教学大纲的六个章节进行第一部分:绪论(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及发展)第二部分:设计与消费心理第三部分:设计的心理学分析第四部分:设计中的审美心理学第五部分:产品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第六部分: 设计门类中的设计心理学分析2.在课程章节内容说明第一章 绪 论(理论2学时)● 课题1:心理学与设计心理学● 课题2: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课题3:心理学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 课题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课题5:心理学与设计的关系教学重点:心理学兴起于西方,一般分为两大类:普通心理学和专业行业心理学两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教学难点:设计心理学作为应用性心理学科,应建立在普通心理学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并与设计实践高度结合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媒体,PPT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课题1:心理学与设计心理学1、心理学简介心理学的英文为Psychology,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Psych与ologys两字演变而成的,前者意指“灵魂”、“心智”,后者意指“讲述”。
心理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着不同的界定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也就完结了,因此心理学被认为是一门研究灵魂的学科而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则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发生了巨大变化,自从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建立心理实验室之后,心理学正式脱离思辨性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设计心理学简介设计心理学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设计心理学还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如何采集用户心理的相关信息,分析信息并从心理学角度对用户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用分析结果来指导设计,以便有效地避免设计走入误区和陷入困境,是使设计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能的保证现代设计越来越关注人在其中的决定因素,设计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因而迫切需要设计心理学理论的支撑设计作为一门尚未完善的学科,其边缘性决定了设计心理学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课题2: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历史上便产生了一种最早的心理学思想,这就是“灵魂说”这是人类最原始的信仰,也是人类最早的心理学思想。
1、哲学与心理学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心理学家是由哲学家、神学家、医学家或其他科学家所兼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方法①西方哲学与心理学②中国朴素唯物主义与心理学2、现代心理学①现代心理学的发展;②现代心理学五大理论;1)行为论;2)精神分析论;3)人本论;4)认知论;5)生理科学观● 课题3:心理学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的学术研讨非常热烈,以至于出现了以往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冯特创立现代意义的心理学理论以后,又接二连三相继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他们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或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在心理学百年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十大学派,而贯穿心理学百年史的主干线,就是十大学派形成和发展的历史1、内容心理学派;2、意动心理学派;3、构造主义心理学派;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5、行为主义心理学派;6、格式塔心理学派;7、精神分析心理学派;8、日内瓦心理学派;9、人本主义心理学派;10、认知心理学派● 课题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在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确立之前,人类对心理的探索和研究夹杂在对哲学和神学的研究过程中,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个独立学科来对待。
心理学的内容融汇或包括在哲学和神学的内容体系中,其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的方法1、观察法所谓观察法,即在日常生活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和记录被试者的外部表现(行为、动作、言语、表情等),以了解其内部心理活动的方法2、实验法①实验室实验法②自然实验法3、问卷法4、测验法5、访谈法6、个案研究法● 课题5:心理学与设计的关系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造物活动一直伴随至今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世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工业文明造就了高产高效的机器文明,也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困惑1、心理学在设计中的应用①产品造型语义②认知心理③人机关系2、中国设计心理学及其发展趋势小结本章简要介绍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设计心理学定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基本概念其中,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和心理学与设计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第二章 设计与消费心理(理论2学时)● 课题1:概述● 课题2:需要的类型 消费需求● 课题3:如何确立用户需要● 课题4:动机及行为● 课题5:内在动机与行为● 课题6:社会影响及行为教学重点:针对用户需要心理的研究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有着非上常重要的意义在某一时刻最强烈的需要构成最强的动机,而最强的动机决定行为。
教学难点:设计的真正目的也在于唤醒和激发用户对自身潜在需要的意识或认知,满足人类自身的身理和心理需要随着社会的富足和批量消费成为现实,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设计成了工业过程劳动分工中的一个重要专业,并成为了社会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学家把能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都称为“诱因”行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环境因素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媒体,PPT教学形式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课题1:概述1、需要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从哲学意义上看,“需要作为一般范畴,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生存、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一方面表现为有机体对周围环境、外部世界的依赖和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示了有机体具有获取和享用一定对象的机能,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希望、愿望和需求①需要的差异性②需要的多样性③需要的层次性④需要的发展性⑤需要的可诱导性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学自从19世纪成为一门学科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心理学流派和著名的心理学家。
心理学家们也提出了许多关于“需要”心理的理论见解,其中主要包括动力学的需要理论、人格学的需要理论等3、顾客需求的KANO模型顾客需求的KANO模型4、需要心理研究对设计的意义澳大利亚著名的室内及产品设计师Joseph Licciadi曾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评述:“艺术家总是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我,我,我,最后是你设计师则相反,你,你,你,然后是自己对于创作,艺术家始终考虑自己(Me)的感受,而后才是受众(You)的感受而设计师则不同,他们重点是考虑使用者(You)的需求,在满足这样的需求的前提下,再进行艺术创作因此,艺术家是感性的、自我的,而设计师是理性的、开放的①充分保证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②为最终确立设计特征提供依据③为产品的继续设计奠定基础● 课题2:需要的类型在介绍需要特征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需要的多样性,面对如此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需要种类,心理学家根据多种标准进行了划分1、设计需要类型的划分有些学者倾向于把需要划分为求美、求新、求精、求廉等几个方面,这种划分方式相对于上面较笼统的方式来说,更加细致,针对性更强,实用效果也更好2、需要类型详解①设计的需要1)功能需要:功能即产品的使用价值,是产品之所以作为有用物而存在的最根本属性。
产品功能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反映了产品与人的价值关系总结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普遍需要,可以发现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功能是否实用、功能是否先进以及是否能满足用户对于多功能的需求A 实用性的需要; B 先进性的需要; C 多功能性的需要;2)造型需要:外观造型是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第一个刺激信号,是用“眼睛”选择和决定购买商品的A 美观的需要; B 情感的需要; C 新颖的需要; D 精神文化性的需要;E 社会地位的需要;3)色彩需要:色彩对眼睛有光感刺激的作用,是美感中最普及的形式,会使人们在情感上产生一种极佳的视觉效果,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心理感受②加工的需要1)结构科学性的需要: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没有科学理论作为基础,再优美的设计也只是一件艺术品;没有推广和发展的空间,而脱离了艺术的产品,也不过是一件充满了加工味道的机器产物而已2)材料经济耐用性的需要产品的造价成本过高一直是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大障碍设计师们一方面追求高水平高技术含量,但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考虑用户的接受程度③使用的需要1)简便性的需要2)安全性的需要④回收利用的需要3、特殊人群的需要对人的关怀,是工业设计最具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的体现。
在对特殊人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进行产品的设计时,用户的需求心理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他们由于身体条件的特殊性,必然对许多用品工具有着特殊的需求而使用产品的体验,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感受● 课题3:如何确立用户需要用户的需要即消费者的需要一般来讲,这种需要是消费者对产品使用后的意见反馈,归纳起来不外乎是对产品的缺点和期望两类1、如何收集用户的需要信息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产品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正在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进而把客户需要转换成企业进行产品设计的数据,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①调查表要简洁,明白,容易理解,同时用词要亲切,平易近人;②对问题要严格确定界限,一个问题只涉及一个方面,以避免被调查者产生混淆;③对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要采用间接提问的方式;④要尽量采用事实性的问句,避免引起偏差的设问;⑤对问句的先后顺序上应尽量把不敏感的话题排列在问卷的前面,这样可以避免被调查者引起不快2、创造需要的观点①创造新的生活方式②创造新的价值体验● 课题4:动机及行为人从事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