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业有益昆虫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63KB
约3页
文档ID:436170898
农业有益昆虫_第1页
1/3

农业有益昆虫—齿腿姬蜂齿腿姬蜂,拉丁学名:Prislomerus vulnerator (Panzer),膜翅 目姬蜂科昆虫形态特征:雌蜂:体长 5.50-6.50 毫米头部黑褐色,复眼黑褐色带有 绿色闪光,单眼红褐色;触角鞭状,柄节及梗节黄褐色,鞭节基 部深琥珀色,其余各节黑色;下唇较大,下唇须3 节,下颚须 5 节,均为茶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中胸背板呈紫铜色;并胸腹节 黑色,具有明显的纵横隆脊,中区呈不规则的六角形翅透明并 有红绿色闪光,翅脉黑色,翅痣较大略呈三角形,后翅具4 个翅 钩足茶褐色,后足基节、转节、腿节及胫节下端均为黑色,腿 节发达,纵扁而阔,在端部腹面具有 10 个明显的齿,前一个齿 特大,后面较小,并相接排列腹部第 1-2节细长,第三节较宽, 呈三角形,后面各节较短而宽,第一节基部褐包,端部至第三节 的大部分为黑色,第三节的末端至第五节赤褐色,第6-7 节黑褐 色;产卵管黑色,长 2.50-3 毫米雄蜂:体长 6-7 毫米,较雌蜂略大,体色:胸部如雌蜂,腹 部(并胸腹节后)第一节黑褐色,侧板淡褐微带淡绿色,第二、三 节黄绿色,第四节微黄绿带淡褐色,第五节同前,但两侧有黑褐 近三角形斑点,以下各节黑色。

卵:姬蜂卵长肾形,一端略大,中部凹入卵长 14 微米,大端阔 7 微米,小端 5 微米,乳白色,在显徽镜下观察,卵面布 满细砂粒状不规则点纹,后朝呈黑色幼虫:老熟时体长 5 毫米,幼虫头部淡黄褐色胴部13 节, 前胸及尾端二节乳白色,其余各节粉红色;从第二节至末节每节 两侧都有侧突,行动时侧突时涨时缩,涨时几成乳白色而微透明 的泡状肉瘤,缩时如体壁一样平滑蛹:裸蛹,体长6-7.50 毫米,宽 2 毫米,乳白色,头部微带 黄色稍透明,足除腿节外皆透明;复眼赭色雌蛹腹部末端具长 产卵管,曲向体背延伸老熟蛹体呈黑色,具有明显的褐包斑纹 与成虫体壁上的颜色相同茧:长 6.50-8 毫米,阔 2-2.50 毫米,白色、灰白色、淡褐色、 棕褐色不等;表面光滑,形似米粒状茧内壁光滑,有光泽生物学特性:(1) 历期:该蜂在江苏省南通地区卵和幼虫的历期,越冬代达 半年之久,第二代平均 10 天,第三代平均 12.30 天;蛹的平均 历期,第一代为 14.20 天,第二代 7.30 天,第三 11.70 天2) 年生活史:齿腿姬蜂在江苏南通以卵和幼虫在红铃虫体 内,随红铃虫越冬而越冬,于翌年4 月开始化蛹。

羽化产卵,繁 殖后代每代发生时间较长,有世代重叠现象,一年可发生3 个 世代3) 繁殖:成蜂羽化后需要进行补充营养在人工条件下饲以 4-8%浓度的蔗糖水和葡萄干为最好根据尤其倜等观察,该蜂 羽化后几小时性即成熟,可以交配,一般一天后交配较多;交配 时间都在傍晚进行交配时间最长可达 18 分钟,短者仅 30秒 此蜂喜光亮但强光下很少活动经过交配后的雌蜂即可寻找红 铃虫产卵寄生,如遇已被产卵寄生的红铃虫幼虫,经用触角叩试 后即不再产卵每头雌蜂的产卵量从数粒到 170 多粒,一般在 50-80 粒未交配雌蜂可行孤雌生殖4) 寄生:齿腿姬蜂的卵和幼虫均在红铃虫体内生活至老熟 被寄生的红铃虫体呈淡粉红色,没有光泽,好似体表罩着一层薄 霜,体表具不规则的斜皱纹,体节不清,行动已成蠕动红铃虫 的这种体色和蠕动,实是体内姬蜂幼虫透过红铃虫薄表皮显出 的齿腿姬蜂的幼虫老熟时,体大致与红铃虫相等,它在红铃虫 体内的头尾方向与红铃虫相反老熟幼虫从红铃虫第四对腹足 后、尾足前的腹面被裂而脱出10 分钟后即吐丝结茧(有的不吐 丝),全部脱出历时40 多分钟老熟幼虫在茧内化蛹,羽化也在 茧内进行,羽化后即咬茧成一圆孔而飞出。

5) 寿命:成蜂寿命的长短与湿度、补充营养和性别的不同而 有差异,平均寿命在 20天左右对温度和湿度的适应范围较广 越冬幼虫在翌年温度回升到12°C时即可脱出寄主结茧化蛹,一 般以20-25C时最为适宜齿腿姬蜂耐高温能力较强,夏季的高 温对蜂的影响不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