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格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92KB
约3页
文档ID:457386319
唐朝皇帝顺序列表格_第1页
1/3

唐 朝 6 1 8 - - 9 O 7一、高祖李渊 武德元年(618) ——九年(626)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二、太宗李世民 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 )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生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 年1月23日)卒年:贞观二十三年( 649 )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三、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卒年:弘道元年(683)享年:5 6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四、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684)出生:显庆元年(656) H^一月五日卒年:景龙四年(710)享年:5 5 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中宗五、圣神皇帝武则天 武矍(zh co)天授元年( 690)——神龙元年(705)出生:武德七 年(624)正月二十三日卒年:神龙元年(705 )享年:82岁谥号:先为则天大圣皇帝 庙号:无,衬高宗庙享后为则天大圣皇后历史上唯 位女性皇帝六、中宗李显(复辟)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中宗赐卢正道敕唐中宗李显 (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七、睿宗李旦 文明元年(684 ) ——载初二年(690)景云元年(710) ——延和元年(712) 出生:龙朔二年(662)六月一日卒年:开元四年(716)享年:55岁;谥号:大圣贞皇 帝;庙号:睿宗唐睿宗是高宗的第八个儿子,即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四个儿 子中最年幼的一位睿宗于龙朔二年(662 )六月一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 十一月十八日即封殷王后来他被封的亲王爵位还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轮, 后去旭宇单名轮,永隆二年(681 ),又一次改封豫王时改名为旦后来,他的名字在“轮” 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的是,后来的几次改名,凡是改名为轮时,就是他背运 的时候;在改名旦时,就是时来运转的时候史书中说他“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 文字训诂之书”,应该不是虚誉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 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 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 第 二 位 了。

八、玄宗李隆基 先天元年(712)——天宝十五载(756)出生:垂拱元年(685)八月 五日 卒年:上元三年( 762)享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唐 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垂拱元年(685 )八月五日生于东都洛阳,睿宗再度登基 后被册立为皇太子并承继大统,成为唐朝历史上和太宗一样享有盛誉的皇帝由于他的谥号 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历史上往往称为“唐明皇”九、肃宗李亨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 )姓名:李亨(初名嗣升,曾多次改 名)出生: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卒年:宝应元年(762)享年:52岁谥号: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 肃宗像唐肃宗李亨,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 而当他的生命走上终点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他迎还了避乱出逃的父亲玄宗, 又和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 味的一幕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 尝试解决大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当 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 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十、代宗李豫 广德元年(763)——大历十四年(779)出生:开元十四年(726)十二 月十三日 卒年:大历十四年(779 )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 758 )十月册为皇太子后,改名豫 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最后垂死挣扎的关键时刻,为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的局面,代 宗对安史降将实施了姑息政策,以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的局面, 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以彻 底消除的祸患经历了八年动荡的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到开元天宝时期的太平治 世 十 一、 德 宗 李 适十二、顺宗李诵 永贞元年(805)出生: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二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