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涉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

黯然淡****微信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04KB
约13页
文档ID:286299649
2022年涉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_第1页
1/13

涉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 第一条为了标准机关保密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保密局?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查处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对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隐患,查补漏洞,查处泄露国家秘密事件,减少损失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和事件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密品、密件,自发现下落不明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按泄密事件处理 第三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报告是指我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包括对泄密事件的当事人、举报人〕向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向局领导和上级保密组织的报告时限及报告内容发生、发现泄密事件,必须坚持“一事一报〞和立即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误报和隐瞒不报 第四条发生泄密事件,及时报告,及时查处,积极协助调查既是每一干部职工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保密义务 第五条发现或发生泄密事件,要立即向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情况核实,在初步核实的前提下,对一般涉密事件须二十四小时内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

对重大泄密事件〔一份绝密件或两份以上机密件〕必须立即向局长和上级保密组织报告 第六条对发生的一般泄密事件,查清情况后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局长报告;对发生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向境外组织、机构或人员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等重大泄密事件要逐级报告 第七条泄密事件报告的内容 〔一〕初次报告的内容: 1.泄密事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 2.泄密责任人的姓名、职务、政治面貌及所在部门、岗位 3.泄密事项的名称,内容、密级、数量 4.对泄密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出评估 5.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 6.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的整体方案 〔二〕查处后报告的内容: 1.发生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2.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3.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情况 第八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查处是指:对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调查处理,主要包括: 〔一〕查明所泄露国家秘密事项的内容、密级、危害程度,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三〕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或规定对泄密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出处理。

情节严重的交由国家司法机关处理 〔四〕针对泄密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整改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 第九条泄密事件的查处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依法办事的原那么 第十条一般泄密事件由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调查,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对调查工作实施监督;重大泄密事件由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工作部门直接进行调查,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协助配合 第十一条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部门在查处案件中,相关股室、单位和当事人要积极主动协助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泄密事件调查中,需要查明: 〔一〕被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具体内容、密级、数量 〔二〕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危害程度 〔三〕是否可以补救以及可以补救的措施 〔四〕事件发生、发现的经过及主要情节 〔五〕对事件性质的认定 〔六〕当事人的根本情况及对事件应负的责任 〔七〕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或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第十三条对泄密事件的处理在查明泄密事件的根底上,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结案材料,对需要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的,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将案件移交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对需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依据?保密工作责任考核与奖惩制度?执行。

第十四条在泄密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过程中,有关股室、单位和责任人要认真做好泄密事件的补救工作,及时堵塞漏洞,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泄密造成的危害 第十五条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不含国家机关实行强制措施、诉讼时间〕 第十六条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终结后,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部门报送泄密调查处理报告,报告内容按本方法第七条第二款执行 第二篇:涉密测绘成果泄密事件报告制度涉密测绘成果泄密事件报告制度 1、严格按照逐级上报制度上报泄密情况,具体程序如下: 〔1〕发生泄密事件,应当按要求在发生后24小时内向保密委办公室、保密局、市政府作书面报告情况紧急时,可先口头报告简要情况 〔2〕单位保密工作负责人在发现泄密事件后,应在12小时内向院领导报告情况紧急时,可先口头报告简要情况 2、上报泄密情况必须包含以下方面: 〔1〕被泄露的国家秘密事项内容、密级、数量及载体形式;〔2〕泄密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3〕泄密事件的发现经过; 〔4〕泄密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5〕泄密责任人的根本情况; 〔6〕已进行或拟进行的查处工作情况;〔7〕已采取或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3、及时调查,依法处理对发生的泄密事件,按事件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由局党组及时组织专人进行调查整个调查处理工作,应取得上级的指导,依法进行,事件查清后,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4、及时报告泄密事件查处结果发生泄密事件3个月内,院党组必须就泄密事件查处结果向上级机关作书面报告,查处结果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泄密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 〔2〕泄密事件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3〕造成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 〔4〕对有关泄密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5〕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情况 5、对发生泄密事件情况隐匿不报或成心拖延报告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 第三篇: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XX县区环境保护局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 第一条为了标准XX县区环保局保密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保密局?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查处方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法 对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隐患,查补漏洞,查处泄露国家秘密事件,减少损失 第二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而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行为和事件。

对属于国家秘密的密品、密件,自发现下落不明之日起,绝密级十日内,机密、秘密级六十日内查无下落的,按泄密事件处理 第三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报告是指基层部门或教职员工〔包括对泄密事件的当事人、举报人〕向上级保密组织的报告时限及报告内容 发生、发现泄密事件,必须坚持“一事一报〞和立即报告制度,严禁迟报、漏报、误报和隐瞒不报 第四条发生泄密事件,及时报告,及时查处,积极协助调查既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保密义务 第五条基层发现或发生泄密事件,要立即向保密办公室报告,保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进行情况核实,在初步核实的前提下,对一般涉密事件须二十四小时内向上一级保密组织报告 对重大泄密事件〔一份绝密件或两份以上机密件〕必须立即向上级保密组织报告 第六条对发生的一般泄密事件,查清情况后保密办公室向省保密局报告;对发生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向境外组织、机构或人员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等重大泄密事件要逐级报告 第七条泄密事件报告的内容 〔一〕初次报告的内容: 1.泄密事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 2.泄密责任人的姓名、职务、政治面貌及所在部门、岗位。

3.泄密事项的名称,内容、密级、数量 4.对泄密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出评估 5.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 6.对该事件进行调查的整体方案 〔二〕查处后报告的内容: 1.发生泄密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教训 2.对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情况 3.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情况第八条本方法所称泄露国家秘密事件查处是指:对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调查处理,主要包括: 〔一〕查明所泄露国家秘密事项的内容、密级、危害程度,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三〕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或规定对泄密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出处理情节严重的交由国家司法机关处理 〔四〕针对泄密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提出整改和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 第九条泄密事件的查处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依法办事的原那么 第十条一般泄密事件由局保密办公室负责调查,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对调查工作实施监督;重大泄密事件由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工作部门直接进行调查,局保密办公室协助配合 第十一条局保密办公室、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部门在查处案件中,基层部门和当事人要积极主动协助调查处理。

第十二条泄密事件调查中,需要查明: 〔一〕被泄露国家秘密事件的具体内容、密级、数量 〔二〕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危害程度 〔三〕是否可以补救以及可以补救的措施 〔四〕事件发生、发现的经过及主要情节 〔五〕对事件性质的认定 〔六〕当事人的根本情况及对事件应负的责任 〔七〕应采取的改良措施或加强保密工作的意见第十三条对泄密事件的处理在查明泄密事件的根底上,局保密办公室写出结案材料,对需要追究责任人刑事责任的,局保密办公室应立即将案件移交有关国家机关处理;对需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十四条对泄密事件责任人或事件有关责任人处分种类: 〔一〕刑事处分〔由国家有关机关执行〕 〔二〕党纪、政纪处分〔由局研究决定〕 〔三〕罚款根据情节处责任人罚款 〔四〕通报批评对泄密情节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且认识态度好的给予通报批评 第十五条在泄密事件的报告、调查、处理过程中,基层部门和责任人要认真做好泄密事件的补救工作,及时堵塞漏洞,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泄密造成的危害 第十六条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三个月〔不含国家机关实行强制措施、诉讼时间〕。

第十七条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终结后,局保密办公室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保密部门报送泄密调查处理报告,报告内容按本方法第七条第二款执行 第十八条本方法由XX县区环保局保密办公室负责解释,保密办公室按照职责范围对本方法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本方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方法不一致的,以本方法为准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第四篇: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某某县国土资源局 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局计算机信息保密管理工作,杜绝泄密隐患,确保国家秘密的平安,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相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本局计算机网络的统一建设和管理,维护网络正常运转,各股〔室〕所、局属事业单位、不得擅自在局系统网络上安装其他设备 第三条涉密计算机严禁直接或间接接入电子政务外网以及国际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非涉密计算机严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