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文库做账实操-医疗器械公司的成本核算实例以一家主营医用耗材(如注射器、输液器等)的生产型企业为例,结合行业特点展示成本核算流程及要点 一、公司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XX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研发、生产、销售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三类医疗器械)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对象:按产品型号(如1ml、5ml注射器)分品种核算成本 成本归集方式:采用制造成本法,将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按月归集生产成本 库存计价:产成品成本按加权平均法核算 二、成本构成与数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 1. 直接材料:医用聚丙烯原料、橡胶活塞、包装材料(纸盒、塑袋)、灭菌耗材(如环氧乙烷)等 2. 直接人工:生产车间工人工资、奖金、社保等 3. 制造费用:生产设备折旧、水电费、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质量检测费、设备维护费等 4. 期间费用:研发费用、销售费用(如注册费、推广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计入生产成本,但影响利润) 案例数据(假设2025年6月生产5ml注射器的相关数据): 产量:本月生产5ml注射器100万支,完工入库95万支,在产品5万支(完工程度50%)。
直接材料: 聚丙烯原料:采购5吨,单价12,000元/吨,耗用4.8吨(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 橡胶活塞:采购105万个,单价0.05元/个,耗用100万个 包装材料:纸盒5,000个(每盒200支),单价5元/个;塑袋100万个,单价0.02元/个 直接人工:生产车间工人工资总额80,000元,福利费11,200元(工资的14%) 制造费用: 设备折旧:20,000元 水电费:15,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0元 质量检测费:8,000元 其他:2,000元 三、成本核算步骤 1. 归集直接材料成本 材料费用分配: 聚丙烯原料: 单位产品耗用量 = 4.8吨 ÷ 100万支 = 0.0048吨/支 单位成本 =(4.8吨 × 12,000元/吨)÷ 100万支 = 0.0576元/支 橡胶活塞:0.05元/个 × 100万个 ÷ 100万支 = 0.05元/支 包装材料: 纸盒:5,000个 × 5元/个 ÷ 95万支(完工产品)= 0.0263元/支 塑袋:0.02元/个 × 100万个 ÷ 100万支 = 0.02元/支 (注:包装材料按完工产品数量分配,在产品未包装不计入) 直接材料总成本: 聚丙烯 + 橡胶活塞 + 包装材料 = (0.0576 + 0.05) × 100万支(总投入) + (0.0263 + 0.02) × 95万支 = 10.76万元 + 4.3万元 = 15.06万元 2. 归集直接人工成本 人工费用总额:80,000 + 11,200 = 91,200元 分配方法:按约当产量法分配至完工产品与在产品。
在产品约当产量 = 5万支 × 50%(完工程度)= 2.5万支 单位人工成本 = 91,200元 ÷ (95万支 + 2.5万支) = 0.0936元/支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成本:95万支 × 0.0936元/支 = 88,920元 在产品直接人工成本:91,200 88,920 = 2,280元 3. 归集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总额:20,000 + 15,000 + 30,000 + 8,000 + 2,000 = 75,000元 分配方法:按生产工时或约当产量分配(假设按约当产量法) 单位制造费用 = 75,000元 ÷ (95万支 + 2.5万支) = 0.0769元/支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95万支 × 0.0769元/支 = 73,055元 在产品制造费用:75,000 73,055 = 1,945元 4. 计算完工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 成本项目 总成本(95万支) 单位成本(元/支) 直接材料 150,600元0.1585 直接人工 88,920元 0.0936 制造费用 73,055元 0.0769 合计 312,575元 0.329元 5. 销售成本与利润核算(假设当月销售80万支) 库存商品期初余额:假设月初无库存。
本月完工入库成本:312,575元(95万支)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312,575 ÷ 95万支 = 0.329元/支 销售成本:80万支 × 0.329元/支 = 263,200元 销售收入:假设售价0.5元/支,收入=80万支×0.5元=400,000元 销售毛利:400,000 263,200 = 136,800元 期间费用:假设研发费用20,000元,销售费用15,000元,管理费用10,000元,合计45,000元 利润总额:136,800 45,000 = 91,800元 6. 会计分录示例 材料领用: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150,600 贷:原材料——聚丙烯、橡胶等 150,600 人工费用计提: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91,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1,200 制造费用归集: 借:制造费用 75,000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 75,000 制造费用分配: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73,055 贷:制造费用 73,055 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5ml注射器 312,575 贷:生产成本 312,575 销售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3,200 贷:库存商品 263,200 四、行业特殊要点 1. 合规成本高: 医疗器械需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质量检测费、灭菌费用(如环氧乙烷灭菌)、注册认证费(如NMPA审批)需计入成本或期间费用。
2. 在产品核算: 生产流程可能包括注塑、组装、灭菌、包装等环节,在产品需按工序完工程度分配人工和制造费用(如本例中按50%计算) 3. 材料特殊性: 医用级原材料(如聚丙烯需符合ISO 10993生物相容性标准)成本高于普通材料,且废料率需严格管控(如注塑环节的边角料回收比例) 4. 灭菌成本: 环氧乙烷灭菌属于特殊工艺,需单独归集费用(如灭菌设备折旧、耗材成本),按产量分摊至产品成本 5. 研发费用处理: 新产品研发费用(如临床试验、设计费)通常计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计入无形资产 五、成本管控建议 1. 供应链优化: 与医用原料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采用集中采购降低包装材料成本 2. 质量控制: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如注塑环节的不良品率),降低材料浪费 3. 设备效率: 提高自动化设备利用率(如高速注塑机),降低单位产品的人工和制造费用 4. 合规管理: 提前规划注册认证时间,避免因合规问题导致的延期成本 成本核算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为成本控制、定价决策、绩效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提升公司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成本核算的部门和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制造、研发设计、采购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第三条 基本原则1. 合法性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确保成本核算的合规性2. 准确性原则: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成本信息,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完整3. 及时性原则:及时进行成本核算,确保成本信息能及时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4. 权责发生制原则:凡属于本期的成本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应计入本期成本;凡不属于本期的成本费用,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5. 一致性原则:成本核算方法应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经公司管理层审批,并在财务报告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对成本的影响第二章 成本核算对象与项目第四条 成本核算对象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以下成本核算对象:1. 产品:以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为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2. 项目:对于研发项目、工程项目等,以单个项目为核算对象,核算项目成本3. 部门:将各部门作为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部门发生的各项费用,用于部门成本考核和分析第五条 成本核算项目1. 直接材料:指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
2. 直接人工: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薪酬支出3. 制造费用: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4. 其他成本:根据业务性质,还可能包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项目,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归集和分配第三章 成本核算方法第六条 成本核算方法选择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1. 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的产品2.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产品或项目,以每批产品或项目为成本核算对象3. 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产品,按照生产步骤归集和分配成本第七条 成本费用归集与分配1. 直接成本:能够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计入相应的成本核算对象2. 间接成本: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如制造费用,应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人工工资等,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第四章 成本核算流程第八条 成本数据收集1. 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本部门与成本核算相关的数据,包括原材料领用、工时记录、设备使用、费用报销等,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采购部门及时提供原材料采购价格、运输费用等信息;生产部门准确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财务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各类费用凭证第九条 成本核算处理1. 财务部门根据收集到的成本数据,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成本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2. 定期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包括产品成本计算表、部门成本明细表、项目成本汇总表等,全面反映公司成本状况第十条 成本分析与报告1. 财务部门定期对成本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历史成本的差异,分析成本变动原因,提出成本控制建议2. 向公司管理层提交成本分析报告,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第五章 成本核算的监督与考核第十一条 监督机制1.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成本核算工作进行审计,检查成本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规性2.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成本数据的收集和报送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和不规范行为第十二条 考核制度1. 将成本核算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