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教案全册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26.37KB
约48页
文档ID:147480692
八年级上册中图版地理教案全册_第1页
1/48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二、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三、 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四、 教具准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五、 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对比法六、 课时安排: 2 课时七、 板书设计一、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海洋3.6171%陆地1.4929%地球表面3.61+ 1.49=5.1100%2、海陆分布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海洋南半球西半球陆地北半球东半球二、 七大洲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有的借助了天然的界线,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天然界线,如运河等如:亚洲―――欧洲(天然界线)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天然界线)3、大洲的大小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 四大洋1、概念:海峡2、分布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形状如“S” 4、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板书】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 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 3.61 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1%;陆地面积为 1.49 亿平方千米, 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因此人们通常说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生:不。

是分散的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板书】 2、海陆分布(略)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板书】二、七大洲1 、概念:(略)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板书】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略)生:读图F、G 、H 、I进行分析比较板书】 3、大洲的大小(略)师:通过对图I 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生:?(各抒己见)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 21 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第二课时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研究地球上的海洋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生:四块板书】三、四大洋(略)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大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生:思考、讨论、发言 (略)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 1、 2、 3 题师:示出第 1、 2 题的空白挂图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师:巡视学生填写情况师:示出第 3 题的世界政治地图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线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基本空间,海洋为人类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 21 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作业布置: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辨认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第二节 海陆变迁一、教学目标: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 、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观察、质疑、假设、验证——3 、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4 、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5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6 、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7 、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8 、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9 、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10 、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五、课时安排: 1 个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教师引导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学生活动 :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教师评价 :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乘转 :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教师讲解 :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 :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教师引导 :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 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讲述 :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学生活动 :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课后作业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附分布图)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的降水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2 、利用有关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变化规律3 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4 、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5 、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6 、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7 、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二、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难点: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四、教学方法:讨论、读图法、讲述法、问题法五、课时安排: 2 个课时六、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地球仪七、板书:一、世界的气温1、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高,寒流流经的地区温度低山脚的温度高,山顶的温度低二、世界的降水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师:每天晚上 7 点整,大家一般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在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个观众都比较关注的节目是什么?生:学生回答天气预报)师:那我们是否听说过有气候预报呢?根据大家以前学过的中国地理知识,谁来解释一下天所和气候的区别? Ww|w.xk|b|1.c|om生:思考回答天气是短时间、易变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较为稳定的大气状况承转: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们会说今天天气热不热?指的是什么?如果说今天会不会下雨?指的是什么?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我们这一节学习的内容就是世界的气温和降水首选我们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讲授新课师:今天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式学习”方法展示:问题式学习方法师:问题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能够阅读相关资料,逐个击破,就达到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请大家打开课本 23 页阅读图 B大家看到这幅图上有一些红色的曲线生:学生读图师:这些红色的曲线代表的是等温线何谓等温线?等温线就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等温线之间的间隔根据需要而定这幅图上等温线之间间隔为什么。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