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和金文一、甲骨文甲骨文及其分期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 甲骨文几种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而且数量最为繁多甲是龟甲,有龟腹甲、龟背甲,腹甲较多,背甲较少骨是兽骨,主要是牛骨,也可能有少 量的马骨、猪骨、鹿骨、虎骨及象骨骨多用肩肿骨,间有肋骨和距骨也有少量的牛头骨、鹿 头骨和人头骨刻辞《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殷人尚鬼,遇事好占卜占卜 后便记录下来记录有写有刻,于甲骨之上或用朱书,亦有墨书;有的先写后刻,有的不写而直 接刻写;还有的将文字涂以朱砂或涂墨;也有的镶嵌松绿石,这就是所谓卜辞甲骨文绝大多数 皆为卜辞,间或也有与占卜有关的一些记事文字甲骨学是以这种甲骨文字为研究对象未对甲骨文字本身,并进而对商代的社会历史各方面进 行研究的一门学科甲骨文出上在河南安阳殷虚以及附近地区,其中以小屯村出土为最多 在附近的侯家庄、大司空村、铁路苗圃、后岗、四盘磨、高楼庄等地也出土过几片乃至几十 片甲骨文是商代后半期,也就是盘庚迁殷至纣辛亡国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约公元前 1395 —1122 年)间商朝后半期所谓殷代的遗物。
甲骨文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时期目前各家的分期 方法还没有达到统一的意见普通仍以五期分期法为妥,即第一期包括盘庚、小辛、小乙、武丁, 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甲骨文中的卜辞《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简也,典从册,在卄上, 象两手供俸之形《墨子•鲁问》有“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甲骨文并非商 代的典册,亦非竹帛金石的文字,乃是占卜及与占卜有关或者偶然的记事文字商代占卜所用大龟为南海种腹甲整用,背甲则中剖用之还有的改造成长圆形,中间有孔 可以穿起用甲骨时切去骨臼的突头,再将骨脊剖平、整治后的甲骨占卜时,即在其背面,个别 胛骨在正面进行有规律的钻凿,先凿一长槽,旁边再钻一略小的圆穴然后火灼钻凿,正面即现“卜”形裂纹卜兆,以此来判断吉凶占卜后,将所卜之事项记在甲骨上先在卜兆上面刻记上 占卜次序,即一、二、三等,称兆序有时往往是一事多卜,有一次占卜多至二十余次者兆旁 记有兆辞,如不玄冥、一告、二告等或记吉凶,称吉、大吉、弘吉最后记刻下所卜之事项 一条完整的卜辞可分为四部分,即叙辞(前辞)——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占卜命辞——间占卜何事:占辞——占卜后商王、近臣观察一下,以判断吉凶;验辞——占卜的事情是否灵验。
甲骨写刻卜辞,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大体说来,除一部分特殊情形者外,皆迎逆卜兆刻辞 如龟背甲从中间锯开,右半者,其卜兆向左,卜辞则右行;左半者,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 龟腹甲以中缝为界,右半者,其卜匕向左,卜辞则右行;左半者,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惟 头尾及左右两桥边缘上之卜辞,则常常由外向内,即在左者右行,在右者左行,与前例相反兽 肿骨,左骨其卜兆向右,卜辞则左行;右骨其卜兆向左,卜辞则右行惟近骨臼之一端,则往往 两辞由中间为界,在左者左行,在右者右行,不拘前例甲骨卜辞往往由正反两方面问疑刻在龟甲上相应位置的左右卜辞,称对贞由于两段卜辞 中间又刻有另一条内容不同的卜辞,称相问卜辞卜辞有在甲骨正面容纳不下而转刻于背面的,称正反相接义卜辞反复卜问同一事项而分刻于数块甲骨之上只是各自的卜序不同,称同文卜辞甲骨文中除大量卜辞之外,还有少量其他的记事刻辞,如祭祀表、干支表、记晴雨、记往来 和偶然的记事刻辞还有包括刻在龟腹甲的甲桥反面的甲桥刻辞,刻在龟背甲反面的背甲刻辞, 刻在龟腹甲右尾部的甲尾刻辞,刻在肿骨日处的骨臼刻辞和刻在肿骨骨面宽薄一端下的骨面刻 辞,它们用于记录甲骨的来源、数量及祭祀等事项还有一些刻辞除用龟甲之外,也有刻于鹿角、 鹿头、兕牛头、虎骨及人头骨上的,它们多半是记载战功和狩猎擒获之辞。
甲骨文的结构我国的文字发展到商代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进步的文字了从文字结构 来看,甲骨文最基本的方法仍然是象形但这种象形已经定型化,如马、牛、羊等许多字已和今 天的写法差不多了又已行款化,在直书上具有一定格式而且文字象形,非常艺术化又出现 有大量合体形声字,如凤,从凡声;酒,从酉声;水名如洹,亦从亘声假借字亦普遍出现,如 数字百、千、万、十干、十二支、方位字东南西北,都是假借又”字本象手形,借为又、有、 祐、侑可以看出甲骨文已经使用了后人所谓的“六书”的原则,但更多的还是象形、会意、形 声、假借四种造字方法虽然甲骨文基本上还是象形文字,但已不再是图画,而是将事物简化成一种固定的文字了 到目前为止,甲骨文中共发现单字约五千个左右,其中能认识且能隶定的只有大约一千多字 甲骨文的篇幅非常简约,在一版龟骨上往往占卜多次,最多的在半块龟背甲上可以卜一百六十三 次原则上每个卜兆各为一条卜辞或一组兆刻一辞有的卜辞省到只一二字尽管如此,仍有长 文卜辞,可达五六十,甚至九十多字,记事卜辞中更有一百多字的长文甲骨文的内容甲骨文虽是商王占卜所用,但内容丰富,并不只是简单地记载吉凶而已,其内 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无论商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关于商代的农业、畜牧、 田猎、货币、交通、先公先王、诸妇诸子、家族宗法、平民奴隶、方国地理、刑罚牢狱、征伐战 争、天文历法、祭祀宗教、医药卫生等等特别是关于商代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象国家 起源、社会形态、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等,都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到有关资料,以从各方面进行 深入的研究譬如在天文气象方商,甲骨文里有日月食、各种星宿、风云雷雨冰雹虹霓的记载在历法方 面有干支纪日,以征伐祭祀纪年以及大小闰月等等在地理方面,甲骨文里有许多森林、草原、 河流与湖泊的记载,可以看出与今天的地貌不同在农业生产方面,从甲骨文里可以看出当时雨量丰富、气候温和,知道牛耕,知道施肥,并 有管理农业的官吏,农业作物有稻、麦、黍、稷,收藏粮食的地方有廩仓,农业区域遍及中商及 东南西北四方在畜牧业方面,包括六畜,即马、牛、羊、鸡、大、豕都有饲养牲畜有牢■■圂,养牛可 达一千头之多商人爱马,马有各种名称并有各种装饰由甲骨文看来,当时日猎还很发达有 田有狩,有陷井、有逐射、有罗网、有焚烧猎兽以糜鹿为最多,亦有虎狼及野猪,并有兕象 根据纪录,田猎收获最多一次可得糜鹿四百五十一头。
捕鱼方法有钓有网,有射扠除捕鱼之外,还捕有龟鳖等水产动物在交通方面,有骑有乘,有马车、有牛车、有舟船及桥梁、驿传及馆舍在货币方面,普通 为贝玉贝,称朋;玉称珏十玉为一珏,十贝为一朋最高统治者称王、称朕、称余,又称一人和余一人,俨然为至高无上独裁专制之口吻王之左右有诸妇和诸子,又有近臣被统治阶级,有平民,称众有奴隶,奴隶有男有女,有臣有妾,有執有■,有仆有奚,有 姬有婢,又总名之为羌社会组织方面有诸妇诸子,宗族姓氏和宗法地域方面有中商和东土、南土、西土、北土,东方、南方、西方、北方有邑有鄙,有大邑 有西邑有二邑、三邑、四邑、廿邑、卅邑、乃至四十邑邑之外曰鄙,有东鄙、西鄙邑鄙之郊 曰奠,有南奠,西奠奠之外有封国,封国之爵有侯白男田,又称多田与多白又有方国散布四方武丁时方国有四十余,主要的象土方、舌方、羌方、周方,多散布在殷 之西北帝乙帝辛时的方国主要的象夷方、盂方,则散布在殷之东南殷人与方国的战争,规模 相当大,一次出征可动员三千人至五千人,最多武丁时一次出征达一万三千人帝乙帝辛时,伐 夷方往返达一年之久统治机构方面,国家的文官有多臣多尹,武官有多马多射,史则先为武官后为文武刑法有 手带镣铐、割鼻锯腿、直至砍头。
牢狱有圉、■、囹圄军队有左、中、右三师、三牧和三戊, 士兵则称众人和族人科技文化方面,在医学上,甲骨文中有头、眼、耳、口、牙、舌、喉、鼻、腹、足、趾、尿 产、妇、小儿、传染等疾病,治疗上除用药外,还有针刺、艾炙、按摩又有医官名小疒臣在纺织方面,甲骨文中有蚕、桑、丝、帛,又有蚕示乃蚕神在酿造方面,甲骨文中有酒、醴、鬯这些酿造的酒类,除了供人饮用之外,又是祭祀祖先 常用的礼品甲骨文中还有“金”字的偏旁和冶铸的铸字商代除了精美的青铜器之外,还有精微的制玉 业、制骨业和松绿石镶嵌的制品在宗教方面,自然崇拜则祭祀山川和四方的风神天神崇拜则祭祀上帝和日月星辰另外大 量的祭祀卜辞还表现了对于祖先的崇拜总之,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文资料,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从文字学来看, 它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早了一千五百多年;从古史学来看,甲骨文发现之前,有关商代的记载 只有《尚书•商书》五篇和《诗经•商颂》五首,就连两千年前的孔子都叹称商代文献不足甲 骨文材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还有流传到今天的古典文献,象《尚书》、《诗经》、《楚辞》、《山 海经》和《史记•殷本纪》等书,到底哪些靠得住哪些靠不住,也必须由甲骨文才能得到印证。
把甲骨学结合古典文献、考古学、民族学等,经过详细地占有资料,加以科学分析,用以恢复商 代的社会面貌,研究商代的历史,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甲骨的保藏、出土和发掘甲骨用于占卜后,有些可能归入档案用窖藏起来,有些则废弃扔掉 商末殷都历经武王伐纣一场兵烫之灾,遂成废墟以后又经历代破坏《吕氏春秋》说:自古无 不亡之国,即无不掘之墓秦汉之际殷墟便有古器物出土,《说文》说郡国山川得鼎彝《纬书》 上也有丹甲青文的记载宋代随古物出上而有了金石学,清末在河南安阳的田间即有甲骨出现, 村人视为药材售予药店 1899 年山东福山金石学家王懿荣首先辨认出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开 始搜集,与王同时搜集的还有天津的王襄和孟定生甲骨文发现迄今已逾八十多年,八十多年甲 骨文出土的历史可划分成四个时期:前三十来年为私掘私售时期王懿荣发现甲骨后,不惜重金 搜求、购买其后刘鹗、罗振玉等人亦竭力收购,并探明被古董商隐而不宣的甲骨出土地是安阳 而不是汤阴于是麇集在小屯村的商人一天多似一天早期甲骨文的收藏家有王懿荣、孟定生、 王襄、刘鹗、端方、罗振玉外国人有日本的林泰辅、美国的方法敛、英国的库寿龄和加拿大的 明义士这批早期流传的甲骨相继被著录在《铁云藏龟》(刘鹗, 1903 年)、《殷虚书契前编》(罗 振玉, 1913 年)、《殷虚书契菁华》(罗振玉, 1914 年)、《殷虚书契后编》(罗振玉, 1916 年)、 《殷虚卜辞》(明义士, 1917 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姬佛陀, 1917 年)、《龟甲兽骨文字》 (林泰辅, 1917年)、《篮室殷契征文》(王襄, 1925 年)等书。
至1928 年秋,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织殷墟发掘团,此后九年,甲骨文出上进入了机关发掘时期史语所共对殷 墟进行了十五次科学考古发掘,其中十二次在小屯村,它不仅确定了这一带乃是商代后半期的都 城,同时出土大量甲骨,共计二万四千九百一十八片其中仅仅1936 年 C 区一二七坑就出甲骨 达一万七千零九十六片之多,此乃自甲骨发现以来空前未有的重大发现此外河南省博物院发掘 了两次,出土甲骨三千六百五十六片合共出土了二万八千五百七十四片这批甲骨多已著录在 《殷虚文字甲编》(董作宾,1948 年)、《殷虚文字乙编》(董作宾,1948 年)、《殷虚文字丙编》 (张秉权,1957 年)、《殷虚文字存真》(关百益,1931 年)及《甲骨文录》(孙海波,1937 年) 中其他著录书还有《殷虚书契续编》(罗振玉,1933 年)、《殷契佚存》(商承祚,1933 年)、《殷 契卜辞》(容庚,1933 年)、《卜辞通纂》(郭沫若,1933 年)、《库方二氏所藏甲骨卜辞》(方法 敛,1935 年)、《殷契粹编》(郭沫若,1937 年)等书发掘工作由于抗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