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 南京市各区县2021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议论文分类汇编及答案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44KB
约17页
文档ID:153364540
【部编】 南京市各区县2021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议论文分类汇编及答案_第1页
1/17

南京市各区县2021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议论文分类汇编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共5题)1.杜甫“很忙”,经典“很受伤”陆尚  ①近日,“诗圣”杜甫突然“很忙”,在网络蹿红,然而他被广大网友热烈追捧的缘由却并非他的千古名句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是无数在微博和帖子上疯传的关于他的五花八门的涂鸦图片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在相关纪念活动还在筹划之际,杜甫却以此种方式先火了起来,对此我们不知该感到欣慰还是忧虑  ②其实,伴随着杜甫画像涂鸦事件的逐步升级、愈演愈烈,来自各方面的不同声音也是纷纷扬扬、争论不休力挺者以为,这个现象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涂鸦是对于画像的“再创作”,对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具有很好的作用,也体现了一种童心和童趣,应该呵护批评者则不以为然,认为网友创作时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要尊重传统文化,而对文化的恶搞,对人物的穿越,则反映了当前一个时代的浮躁对于网友的这种近乎于疯狂的涂鸦游戏,笔者亦是深感忧心在笔者看来,减压、增强创造力、保持童心童趣,似乎并不能成为其名正言顺地对诗坛巨匠的画像进行恶搞涂鸦甚至丑化的借口,更何况对于杜工部画像的“再创作”早已超越了学生群体调皮捣蛋的涂涂画画,而成为网络上的集体狂欢行为,一些图片也远远突破了能被接受的尺度,更有甚者,则重新编排了诗人生平,称其“插画模特”。

也难怪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要在其新浪官方微博转了一组“杜甫很忙”的涂鸦图,并配上韩愈的《调张籍》一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表达不满之情③据悉,网上传播的“杜甫很忙”的涂鸦是以高二《语文》人教版上的杜甫《登高》一诗的配图为原图进行“创作”的这幅由蒋兆和创作的《杜甫像》中,大诗人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尽显其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而在网友们的笔下,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子美忧国忧民的形象被彻底颠覆了,不但被“穿越”到现代骑自行车、打篮球、打CF实战游戏,在电脑上写诗、在路边摆摊卖西瓜,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骑着扫帚的哈利波特……可谓极尽想象之能事有网友开玩笑说,“为了画杜甫,语文课本都快脱销了”,人们对于涂鸦游戏的热衷由此可见一斑④实际上,遭遇恶搞的又岂止杜甫一人,此前李白、辛弃疾、雷锋等文化名人和精神偶像都曾成为网友们消遣的对象,被极度娱乐化和消费,引发猛烈的网络集体热潮和集体围观曾几何时,网络恶搞已成了一种被人们所“习以为常”的怪现象而对此,甚至有人声称:没被涂鸦过,就不算是“大家”,“娱乐一下大众,无伤大雅”。

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在这些“娱乐”事件中,“大家”和“偶像们”俨然成了一个娱乐大众的玩偶,以及被恶搞和释放压力的对象,在其形象、尊严和声望被狠狠地丢到了一边的同时,其身上具有的强劲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力量也被无情地消解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⑤应该说,文化名人和精神偶像们为我们灿烂、丰富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传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身上也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力量随便对如此重量级的文化大家进行涂鸦、恶搞、丑化也就反映出了一些人对于文化的淡漠、精神的缺失与素养的不足对于文化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对于为我们文化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名垂青史的个人更要心生敬重和感恩,因之,又岂能将他们作为娱乐大众的对象呢?笔者希望,给为我们创作和留下了很多美妙篇章和诗歌的大诗人杜甫多一些敬意,少一些亵渎吧!让“诗圣”从此种不堪的“忙碌”中脱离出来,歇一歇脚,不要让过度的娱乐将其消费殆尽、使其形象破损!请尊重我们的先人和文化2012年3月28日《中国新闻网》19.针对杜甫画像涂鸦事件,作者提出的中心看法是2分)20.第③小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蒋兆和创作的《杜甫像》?(3分)21.第④小节在全文的论证思路上有何作用?(4分)22.下面是围绕“杜甫画像涂鸦事件”的各方观点,没有在本文中被提及的一项是()(2分)A.涂鸦事件引起大家关注杜甫是好事,对于画像的“再创作”体现种童心和童趣,应该呵护。

B.杜甫草堂博物馆也借用一组同名的涂鸦图,并配上韩愈的《调张籍》一诗,表达不满之情C.涂鸦者纯粹是为了谋求看客眼球,这是某些网站的一种营销策略而已,不必大惊小怪D.恶搞是一种正常现象,没被涂鸦过,就不算是“大家”,“娱乐一下大众,无伤大雅”2.多责己少怨人杨海亮①做错事情,被人误解,遭遇失败,身陷困境……我们都会抱怨只是,常常抱怨别人多,责怪自己少而为人处世,恰恰最需要的是多责己,少怨人,甚至不怨人②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自省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过:“如果你错了,就迅速而真诚地承认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而不为错误辩护的人,才能在检讨中不断进步,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还可能出类拔萃相反,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知错不改的人,不但毁了自己的形象,引起别人的反感,还埋下了日后重蹈覆辙的隐患③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勇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名人伟人无不是从失败中一次次熬过来的有的人犯了错误,遭受失败,就牢骚满腹,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殊不知,“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当我们勇敢地把错败踩在脚下,把包袱甩在身后,迎来的就是成功的美丽。

④而只责己不怨人当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境界古人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可见,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只责己不怨人,必是有宽大的胸襟、超人的度量这样的人,能潇洒地忽略旁人的诽言谤语,能从容地笑对世间的是非黑白,也更能赢得别人的钦羡与尊重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屑于中伤,不畏于人言,谣言不攻自破,污水不洗自清有了这般境界,又怎有怨,又何须恨?⑤其实,人生岂有时时顺心,岂能事事顺意?那些喜欢抱怨的人迟早会被疏远、被孤立、被淹没,而那些勇于、诚于、乐于责己的人,会以明智而积极的生活态度,收获别样的精彩!16.本文表达的观点是(3分)17.文章第③段中对“错”、“败”字形的阐释,有何作用?(3分)18.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3分)3.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桑林峰  ①如今,走进书店,或者来到书市,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成功学”图书看看那些“成功学”的封面,就知道作者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之类  ②其实,岂止是图书市场,在影视、传媒、教育培训等不少领域,“成功”都成了被热炒的主题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向上发展、追求幸福的愿望,另一方面,在“不是权就是钱”“成名要趁早”等喧哗与骚动中,又透出了某种“成功焦虑症”的症状。

  ③渴望成功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职位的高低,把成功的希望寄托于速成方法、终南捷径,本身就已经偏离成功的轨道那些大肆兜售的“成功学”能够大行其道,正是利用并强化了这种心理  ④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道路万千条向庸俗“成功学”说不,并不是不鼓励成功,而是让人多一份清醒,多一点沉思,探寻真正的成功规律  ⑤古往今来,俊采星驰,尽管人们成功的途径各异,方式不同,但差异性中又隐藏着共性的东西⑥成功在于坚持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是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3个小时,坚持10年你能坚持吗?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陆游所说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⑦成功源于小事成功者比别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在小事上一贯做得比别人好,坚持干小事,垒土成高台,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利长远做事、增后劲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现在一些人抱怨饭碗难找,事业难成;感叹工作难做,发展受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愿踏实结果,大事干不了,小事不愿干,只能是离成功越来越远。

  ⑧成功贵在有静心看到别人成功,或急不可耐,或心烦意乱,或疲于奔命,或孤注一掷,如此种种,皆谓之“浮躁”浮躁心态,是成功的大敌有人说得好,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大学》中也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欲望与诱惑面前沉着淡定,在困难与挫折面前矢志不渝,才能不断迈向新的成功  ⑨成功胜在能吃苦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钢铁不淬火就难以成真钢,红梅不傲立风雪就难以成品性,人不勇于吃苦就难以成良才巴尔扎克说,吃苦是最好的老师,吃苦是最好的大学人生最有营养的东西,往往是在艰难困苦中获取的伟大的人格无法在平庸中养成,卓越的成就无法在舒适中取得只有能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才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吃苦的过程,就是吃补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内心丰盈的过程、灵魂升华的过程,也是走向成功的过程⑩成功无学,幸福有道成功不在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也不靠临摹他人、投机取巧,而在于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慢工,经久成大业,用汗水和艰辛,在坚实的大地开掘出不竭的幸福源泉1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8.第③节中加点的词语“这种心理”具体指什么?(2分)19.请为第⑥节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分)20.请从论证方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3分)坚持是阶梯,引导我们勇攀生命的高峰;坚持是帆船,帮助我们勇渡生命的大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