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产业发展建议

泓域M****机构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12KB
约8页
文档ID:348343710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产业发展建议_第1页
1/8

永磁同步伺服电机产业发展建议促进电机生产制造智能化、自动化,鼓励应用自动嵌线、绕线、机壳组合铣钻加工、自动冲压、自动化装配、自动检测等设备推进电机产品互联网统一标识和解析技术应用,探索电机全生命周期智能化跟踪管理开展电机系统能效优化模型和智能算法研究,完善电机故障诊断机理模型加快应用电机智能感知器系列产品、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等,推进电机系统运行数据采集、计算、存储、通讯一体化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本计划,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等现有资金渠道,对电机能效提升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企业按照本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领域、本企业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计划落实一、 伺服系统行业发展趋势(一)伺服系统行业高性能化高性能化体现在伺服系统的可靠性、高动态响应能力、快速精准定位高性能化是伺服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芯片运算能力的提升、电机控制算法的优化、编码器技术的升级,为伺服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基础,各大伺服系统制造企业都在提升伺服系统的性能上不遗余力《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提出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就包括研发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化成为伺服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伺服系统行业网络化伺服网络化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使伺服系统与上位控制系统间能高速交互数据,在提升系统控制性能的同时,上位机还可根据实时获取的伺服系统的反馈信息,预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趋势,减少系统非正常停机的可能现场总线是一种应用于生产现场,在现场设备之间、现场设备和控制装置之间实行双向、串形、多结点的数字通信技术构建总线型伺服是实现工业物联网的必要途径之一随着国内对大规模分布式控制装置的需求增加,伺服系统网络化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伺服系统行业智能化伺服智能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数记忆功能,系统的所有运行参数都可以保存在伺服单元内部,通过通信接口,这些参数甚至可以在运行途中由上位计算机加以修改,应用起来十分方便;二是它们都具有故障自诊断与分析功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就会将故障的类型以及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通过用户界面清楚地显示出来,这就简化了维修与调试的复杂性;三是参数自整定的功能,带有自整定功能的伺服单元可以通过几次试运行,自动将系统的参数整定出来,并自动实现其最优化伺服智能化使加工过程简单化,从而使得驱动系统在尽量少的人为干预下性能稳定。

四)伺服系统行业集成化集成化也是伺服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集成化有多轴合一、控制+驱动和驱动+电机一体化等形式控制+驱动一体化可极大地降低系统成本与体积,提升系统总体性能;驱动+电机一体化,能有效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电磁兼容能力伺服系统一体化有利于设备制造厂商节省接线人工、减少线路干扰、降低电缆成本及节约安装空间,符合其接线简单、操作简便的要求,同时还能达到体积小巧和性能稳定需求,并显著减少其采购和管理操控成本不足之处在于高集成度开发难度较大,适合用于物理空间集成度相对较高的场合二、 伺服系统行业竞争格局伺服系统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国外品牌由于起步早,产品成熟,因而长期占据了国内伺服系统的中高端市场,如安川、三菱、松下、西门子等近年来,国内品牌,如汇川技术、埃斯顿、川禾科技等,通过技术不断升级,以性价比优势逐渐提升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呈现加速的态势三、 加强组织实施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本计划,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措施,加强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节能减排等现有资金渠道,对电机能效提升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企业按照本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本领域、本企业实际,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推进计划落实。

四、 加快推进电机系统技术创新推动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节能技术研发,加快应用离心式风机、水泵等二次方转矩特性类负载与高效节能电机匹配技术、低速大转矩直驱技术、高速直驱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等,提高电机系统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优化电机控制算法与控制性能,加快突破永磁电机效率最优控制和无位置传感器磁阻电机参数精确辩识等技术五、 伺服系统行业发展概况伺服系统是一种自动化运动控制装置,主要用于精确地实现对机械部件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进行控制它决定了自动化机械的精度、控制速度和稳定性,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核心从工业自动化部件的产品线层次来看,产品分为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伺服系统属于驱动层和执行层,包括伺服驱动和伺服电机控制层是自动化设备的大脑,负责发出指令;驱动层是自动化设备的中枢神经,负责指令的上传下达,将控制层的脉冲信号放大、变换、调制为控制电机的信号;执行层是自动化设备的肌肉骨骼,负责执行指令伺服系统经历了从液压、气动到电气的发展过程,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电气伺服系统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类型分为直流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随着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出现直流伺服系统并开始在机械设备上逐步普及应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集成电路、交流可变速驱动技术的发展使得交流伺服系统逐渐成为主导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以及其性价比的日益提高,性能和成本更具优势的交流伺服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相比国外伺服系统行业,我国伺服系统行业起步较晚,产品最初主要应用于国防科技、等高端制造行业,伺服系统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自2000年以后,我国制造业水平得到很大提升,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促使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逐渐在国内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份额目前,国产品牌在功能、性能和工艺方面和国外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国内伺服系统厂商对下游新兴应用场景更为熟悉,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更快,产品性价比较高,逐渐形成了本土竞争优势国产伺服系统产品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在部分产品应用领域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六、 开展存量电机节能改造鼓励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重点工业行业开展用能设备节能诊断,结合设备能效水平和运行维护情况,评估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潜力引导企业实施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电机,加快淘汰不符合现行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落后低效电机鼓励企业对低效运行的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开展匹配性节能改造和运行控制优化等。

七、 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节能宣传周等渠道,进一步加大高效节能电机宣传推广力度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在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框架下,开展高效节能电机进企业系列活动,统筹实施技术交流、业务培训、标准宣贯和供需对接等积极开展电机能效标准对标及互认、电机系统先进技术、电机高效再制造等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八、 持续提高电机产品绿色制造水平加快推广定子正弦绕组、转子冲片冲槽切气隙、转子低压铸铝、转子闭口槽等工艺,提升高效节能电机生产保障能力加快应用定转子冲片级进模高速冲、自动摇摆冲、自动压装、自动喷漆、自动绕线嵌线等设备,提升电机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使用能源管理、电能回馈式电机试验等能源计量监控和优化利用系统九、 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需要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作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制造在智能制造的大方向引领下,正在从传统的自动化制造,向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方式转型,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伺服产品在机床工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等传统OEM行业中应用广泛,这些行业仍保持增长态势,以机床工具为例,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1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结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分析,2019年机床工具行业还处于下行区间,各月的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均为负值2020年在新冠防控迅速见效的情况下,从年初同比大幅度下降变为降幅逐月缩小,10月以后的三个月已转为正增长由于2020年特殊的基数效应,2021年各月累计同比增速则呈现前高后低特点,但至年底仍处于较高的同比增速,表明机床工具行业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近几年,工业机器人、3C电子制造设备、雕刻机等产业的迅速扩张,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增长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数据显示,工业机器人为增长最快的品类,年产36.6万台,增长67.9%,伺服在这些产业的应用规模将迅速增长下游应用市场的增长,带动了伺服系统市场需求的增长,尤其伴随着国产伺服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会加快,内资品牌在伺服系统的崛起之势将愈发明显从下图可以看出,即便是疫情期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仍然保持着增长态势。

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各行各业在生产制造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伺服系统来实现产品制造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目的,伺服系统市场将会出现新一轮快速增长2021年,中国伺服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并仍呈现着增长趋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