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目 录第一部分 同步练习……………………………………………………………3第二部分 综合练习……………………………………………………………26第三部分 参考答案……………………………………………………………36第一部分 同步练习第 1 章 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填空题1. 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出发点2.社会生产的总过程包括 、 、 、 等四个环节3.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和 的统一4.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在于 二、单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 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工具 B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C 劳动者、科学技术、经营管理 D 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 物质资料生产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商品3.矿藏和原始森林属于( )A 劳动对象 B 劳动资料 C 生产工具 D 人们劳动的生产物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 古典政治经济学 B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 D 数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是( )A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 马克思主义哲学C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D 重农学派经济思想6.经济规律就是( )A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 经济现象的客观性 C 经济行为中的主观能动性 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的相互联系1、B 2、C 3、A 4、B 5、A 6、A- 2三、多项选择题1.生产关系包括( )。
A 直接生产和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B 交换关系 C 消费关系 D 产品分配关系 E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2.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是( )A 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B 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C 生产的数量水平和结构,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量结构D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反作用 E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起着决定作用3.与自然规律比较,经济规律的特点有( )A 经济规律是自然界存在的规律 B 经济规律同人的活动紧密相联C 经济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 大多数经济规律随经济条件消失而消失E 人们对经济规律的利用受到认识能力和利益关系的限制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A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 人们不能消灭和创造规律C 经济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E 违背经济规律要受到它的惩罚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CDE ) 。
A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B 边际分析方法 C 矛盾分析法D 科学的抽象法 E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6.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B 货币流通规律C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规律 D 价值规律 E 按劳分配规律1、ADE 2、ABCD 3、BDE 4、ABCE 5、ACDE 6、AC四、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3.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第 2 章 商品与货币一、填空题1.商品是 和 的矛盾统一体2.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价值的实质是 3.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 。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 决定的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 决定的6.商品的价值量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和 二、单项选择题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 没有价值的东西就没有使用价值C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D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有价值2.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2. A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3.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是( )A 商品 B 货币 C 使用价值 D 价值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 使用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价值 D 价格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 是各自独立的两种劳动 B 是先后不同的两种劳动 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D 是既有差别又有矛盾的两种劳动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 )。
A 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 商品价值量的增加C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 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7.在 1 只绵羊=2 把斧子的交换中,绵羊的价值是通过斧子的( 7.C )表现出来的A 价值 B 交换价值 C 使用价值 D 价格8.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只要用( )A 足值的铸币 B 纸币 C 金或银 D 观念的货币9.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 )表现为外部商品和货币的对立A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4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观念上的货币与现实货币的矛盾 10.通货紧缩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 ) A 经济增长放慢和 B 出口大幅回落C 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 D 物价出现持续负增长11.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
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 ) A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 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C 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12.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 ) A 消灭私有制 B 生产者分工协作C 提高产品质量 D 通过商品交换13.价格标准作为为货币价值尺度职能服务的一种技术上的规定是( )A 用来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B 用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 C 用来计量货币自身的固定单位及其等分 D 用来计量货币价值和价格的标准14.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 )A 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的流通量 B 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C 不能起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D 可以起蓄水池作用1.C 2. A 3. D 4. C 5.C 6. D 7.C 8. D 9. A 10. D 11.A 12. D 13. C 14.C 三、多项选择题1.商品是( )。
A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 为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劳动产品C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D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E 是历史的范畴2.使用价值是物品的(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有用性 D 交换属性 E 永恒属性3.下面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简单劳动为尺度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以复杂劳动为尺度C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D 复杂劳动折算为简单劳动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的E 复杂程度不同的产品无法按比例交换4.货币的起源是( )A 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B 人们主观创造的C 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 D 贵金属天然具有货币属性- 5E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5.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A 待售商品总量 B 商品的价格水平 C 货币发行量D 货币的需求量 E 货币的流通速度 6.抽象劳动是( 6.A B C D ) 。
A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B 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C 劳动的社会属性 D 历史范畴 E 生产商品的劳动7.商品价值和价格的关系是( ) A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 价值决定价格 C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D 价值和价格总是一致的 E 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8.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指( 8.A B C D E ) A 延期支付货款 B 支付租金 C 支付利息 D 支付税款 E 支付工资9.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在于( )A 价值尺度是衡量、计算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是货币本身的计算单位 B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标准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的规定C 价值尺度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价格标准代表金属货币本身的一定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