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笔在手,敢搦孙吴兵斗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反抗 秦莉(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作者简介:秦莉(1986—)女,河南商丘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研究 Reference:关汉卿笔下创造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勇敢的与侮辱损害她们的各种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关汉卿借助对女性反抗的同情与赞扬,表达出了内心对自我处境的无奈,也是他面对仕途艰险时的自我拯救与安顿Keys:关汉卿;杂剧;女性反抗 I207:A:1673-2111(2012)09-0210-02关汉卿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在他现存18种杂剧中,有10种正面反映了妇女问题关于关汉卿杂剧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学界已有诸多论述,众多学者专家从各个角度分析关汉卿杂剧中的妇女反抗问题,在此笔者将着重分析妇女对封建社会不同势力的反抗,解读关汉卿同情赞扬封建女性反抗的真实目的妇女问题是封建社会比较严重的问题,统治阶层为了延长其寿命,表现在妇女问题上则是大力提倡封建礼教,藉以加强夫权,父权的威力[1]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的封建女性开始了反抗关汉卿的杂剧中塑造了一群敢于呐喊,敢于怒斥,勇敢追求幸福的女性。
她们是反抗权豪势要的妓女赵盼儿,寡妇谭记儿;反抗封建家长制的妓女杜蕊娘,千金王瑞兰;反抗官府的寡妇窦娥1 与权豪势要的对抗封建社会妓女的地位“处于十八层地狱之下”,但是在《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关汉卿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侠妓“赵盼儿为救宋引章她智斗“同知儿子”兼商人周舍,令其主动放弃与宋引章的婚姻,使宋引章与秀才安秀实成就了美满姻缘赵盼儿久在“烟花巷”,凭借自己的敏锐洞察力看透了妓女从良的不易——“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因此她善意地劝阻宋引章莫要嫁给周舍,“做子弟的做不得丈夫,做丈夫的做不得子弟”,“你道这子弟情肠甜似密,但娶到他家里,多无半载周年相弃掷早努牙突嘴,拳椎脚踢,打的哭哭啼啼”但宋引章一意孤行,结果却身陷困境当赵盼儿接到宋引章的求救书信时,义无反顾的去援救患难中的姐妹她深谙周舍这类角色好色的弱点,“将他掐一掐,拈一拈,搂一搂,抱一抱,着那厮通身酥遍体麻将他鼻凹儿抹上一块砂糖,着那厮舔又舔不着,吃又吃不着一个赤手空拳弱女子凭借自身优势,用“风月”救“风尘”,战胜权豪势要成功解救了自己的姐妹《望江亭中秋切鲙旦》中的谭记儿同样运用了自己的美貌与智慧战胜了权豪势要杨衙内。
谭记儿是个寡妇,为了追求幸福她勇敢的嫁给了潭州官吏白士中恶霸杨衙内垂涎她美色已久,骗取势剑金牌到潭州取白世中首级,进而达到霸占谭记儿的目的谭记儿得知消息后,扮作美艳渔妇来到望江亭,巧妙的骗走了杨衙内的势剑、金牌和文书,捍卫了自己的幸福2 与封建家长制的对抗封建社会家长制摧毁了无数封建儿女的爱情美梦,为了追求幸福,他们与封建家长制展开了斗争《杜蕊娘智赏金线池》中的杜蕊娘在亲生母亲的安排下成了倚门卖笑的娼妓,她数次要求从良,但都是“十度愿从良,九度不依允”杜蕊娘三十岁时再次哀求“母亲,嫁了您孩儿吧,孩儿年纪大了也但杜母“只待夜夜留人夜夜新”,为了让女儿为自己“觅钱”,竟让女儿拿镊子镊去鬓角的白发当女儿屡次吵闹要嫁人时,她便威胁说“我老人家如今性子淳善了,若发起村来,怕不筋都敲断你的”即使杜蕊娘被敲断了筋,社会也不会对杜母进行制裁的因为,她是一位家长,家长惩治一下女儿,在封建制度又算得什么呢![2]杜蕊娘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却屡次遇阻,渴望爱情却被奸诈的母亲从中作梗,为了追求幸福她开始了反抗她骂娘是个“斜皮脸老魔君”,她用犀利的语言揭穿杜母伪善的面目,说“你道是性儿淳,我道你意儿村!”“你这般心肠,多少经文忏的过来!”她顶着忤逆的罪名,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
无计可施的杜母于是造谣挑拨杜蕊娘与韩辅臣之间的关系,给两人之间设置了重重阻力,最后在外力作用下有情人终成了眷属杜蕊娘是朵带刺的玫瑰,但她的“刺”是因自卫而生再温顺的羔羊在饿狼面前也会反抗,在封建家长制如此强势的时代,杜蕊娘勇敢抗争的勇气使她成为了关汉卿笔下一位极富战斗性的女性《闺怨佳人拜月亭》中的王瑞兰在封建家长制面前如同金丝笼里的鸟儿,尽管她们的地位和生活条件大大地优于下层和底层妇女,但她们也避免不了封建社会带给她们的悲哀和打击[3]王瑞兰在这样的处境中为了能与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与家长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由于身份地位,学识教养的原因,她没有像杜蕊娘那样破口大骂,而是在月夜花园中焚香祈祷,倾诉内心愤懑她怨爹爹“只图今生贵”,棒打鸳鸯拆散了她与蒋世隆虽然王瑞兰的行为看似那么的柔弱,不似杜蕊娘锋芒毕露但在传统礼教贯彻最为彻底的士大夫阶层,王瑞兰能做出如此举动实属不易作者借助于巧合给了《拜月亭》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虽然消减了作品对封建家长制的冲击,但站在历史的角度评判王瑞兰,她的行为也极大的打击了封建家长制3 与黑暗官府的对抗《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的冤屈是官吏们无心正法的结果,元朝统治下的官场贪官污吏众多,冤假错案无数。
比方在元成宗铁穆耳大德七年,便曾一次发现贪官污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赃钞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件[4]命运多舛的窦娥本欲与年老的婆婆孤苦度日,安分守己的生活但在那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灾祸从天而降,无赖张驴儿诬陷她药死了自己的公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愿与张驴儿对簿公堂贪赃枉法的官吏桃杌没有对案情的来龙去脉详加问讯即对窦娥施以酷刑,把她打的“才苏醒,又昏迷,捱千般拷打,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窦娥不为[]严刑所屈服坚持自己的清白无奈之下,视人命为草芥的贪官桃杌便把矛头指向了年迈的蔡婆婆,为救婆婆于危难,窦娥承认药死了自己的公公临刑前她罚下三桩誓愿,用违背常理的事情证明自身清白三桩誓愿一一实现,这些并不能消解窦娥心中的怨气,结尾处作者采用浪漫主义手法使窦娥的魂魄归来鸣冤,最终沉冤得雪,使恶人和贪官污吏得到了惩罚鬼魂诉冤极为有震撼力,强烈的表达了窦娥的不屈精神窦娥清醒的认识到封建社会“官吏们无心正[来自wwW.lW5u.coM]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因此她要反抗,要揭露这黑暗官府的无耻面目窦娥不仅骂官府,对助纣为虐的老天也充满了埋怨,“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妄作天!”统治阶层不为民伸冤做主,“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为了得到公正,窦娥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斗争精神使她成为了女性反抗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关汉卿在我们面前如泣如诉地唱出了封建时代众多女性的不幸,然而在他的“歌唱”中我们不难听到他内心的愤懑,女性所反抗的何尝不是他所厌恶的,压迫女性的这些力量,在生活中亦曾给他造成了困扰在杂剧中关汉卿借女性的反抗发出了自己对时代现状不满的呐喊可以说,关汉卿对柔弱妇女群体的同情,对妇女不屈不挠反抗精神的赞颂,也是对自我境遇的无奈,是他在面对仕途艰险时的自我拯救与安顿[5]Reference:[1]聂石樵.论关汉卿的杂剧[M]//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224[2]戴不凡.关汉卿笔下妇女性格的特征[M]//李修生,李真渝,侯光复.元杂剧论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244[3]许强.论关汉卿杂剧中妇女形象的社会意义[J].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44[5]许凤.蕴藏于文字中的终极关怀——从关汉卿塑造的女性形象中看他对女性的关怀[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1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