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同媒体打交道赵兹中央级媒体、香港媒体资深媒体人前言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领导干部如何同媒体打交道”今年 3 月 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说“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干部素质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在此之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2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也曾指出“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讲究舆论宣传的艺术,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和效力”在200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更是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党和国务院领导的上述一系列讲话,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对媒体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同媒体打交道能力的殷切期待我自己是一名在媒体工作的30年的新闻工作者,愿意通过自身工作的经历谈谈对于以上讲话的学习体会以及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在我的记忆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从传播规律的高度来谈新闻工作这还是首次,同时将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作为应具备的素质来要求也是首次,其创新性和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在执政为民理念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与时俱进的新思维下面我主要从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和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第一,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首次谈到在尊重舆论宣传规律后又进一步明确为要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大家知道,规律是事物内部本质的固有的联系,新闻传播是一门科学,也有其自身规律,即存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法则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论述,再现了马克思160多年前表达的思想,1843年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禁和《科隆日报》一文中指出,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马克思在后来关于党的办刊工作的论述时都是首先建立在报刊规律的基础之上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报刊的规律是客观的、内在的,是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因此是只能发现、认识和运用,而不是蔑视和改变客观规律我国的新闻事业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新闻必须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及时等新闻规律当然,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工作除新闻规律外,还有宣传规律,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但从历史和经验教训上看,只注重宣传规律,忽视新闻规律的现象却是主要倾向例如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漠视新闻传播规律,简单地将宣传等同于新闻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大跃进后期,由于浮夸风盛行,明明当时亩产粮食只有几百斤,却上报为千斤,甚至将其他天地里的庄稼都搬到一亩地里,大搞高产密植,声称亩产上万斤,而当时的报纸也不顾基本事实,天天宣传亩产上千斤的消息,又反过来促进基层更大的冒进,致使1959 年中国粮食几乎绝收,第二年连种植冬小麦的种子都没有了还有除四害和大炼钢铁,这些我都亲身参加过,当时将麻雀当成粮食减产的替罪羊,再加上苍蝇、蚊子和臭虫一起成了要除掉的四害,我那是还是小学生,在电台里“坚决消灭麻雀”的革命口号下鼓舞下,全北京统一行动,一连几天从一大早开始到处是震耳欲聋的敲锣打鼓或者是敲打锅盖的巨大声响,到处燃放不知从哪儿来的那么多鞭炮,人们还爬上屋顶,挥舞着竹竿和红布条,使不知所措的麻雀在天上飞来飞去,根本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实在体力不支落下时,又被惊吓得不得不重新飞起,可怜的麻雀不像候鸟那样远走高飞,它们也不可能飞离辽阔的中国大地,就在整天的惊吓下纷纷地落地,累死的麻雀不计其数就这样足足折腾了近一个礼拜,后来有科学家对麻雀是否是害虫提出了异议,于是就把麻雀改成了蟑螂,当时的报纸也是人云亦云。
还有 1958 年的大炼钢铁,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年产要达到 1070 万吨,学校里那时也不上课了,我们也没白天黑夜参加进去,由于都是外行,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家知道,炼钢是需要铁矿、焦炭、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就动员大家把家里的铁制的锅碗瓢盆都拿出炼钢,只炼出了一个个铁疙瘩,由于燃料不足,只好上山伐林,许多地方把一座座青山砍的光光,引发了日后的天灾,而且建造高炉的材料不足,甚至把文物建筑都拆了,把砖块拿去砌炉子,据我后来看到的一篇文章披露,1958 全民大炼钢铁,不但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赔的40 多亿人民币,占当时国内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而生产出来的却是数百万吨不能利用的铁垃圾,尽管当时的出发点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改变我们的落后状况当时的媒体也同样违背了新闻规律,为大跃进运动鼓吹,提出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的口号,如“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万头猪场”、“大办万只鸡山”等等,急于求成,片面夸大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在错误的领导下,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全面泛滥,从 1958 年大跃进开始的三年极左冒进,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大失调,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到了文革,媒体被四人帮把持,更谈不上遵循新闻规律,且不谈内容,仅从形式上看,报纸在报眼处千篇一律都要刊登语录,有时一个整版只登一张大照片、一条语录和一个标题,这种在宣传中存在着的简单化、僵硬化和表面化,大搞自娱自乐的宣传战役,或讲着一些别人听不明白的空话、套话,而不顾及新闻规律和受众心里的做法,长期困惑着新闻界由于忽视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规律,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社会的方式正在从行政管理逐步走向公共管理,媒体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也是重要的社会协调组织机构虽然它与政府不是平等的管理者地位,但它与政府、公民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共同构成多元的社会治理结构,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越来越成为影响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重要力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计划体制下媒体的新特点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尊重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注意时效也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胡锦涛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曾强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这方面也有正反两方面的的经验和教训比如2002年9月8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运送废旧弹药爆炸事件,当天傍晚7点左右,一队运送废旧弹药的军车,途径乌鲁木齐市时发生意外连环爆炸,造成79人死,369人伤,有37辆军对被毁,第二天清晨5点新华社就发布了事故消息,公布了初步的死亡数字,说明这是一场单纯的意外事故。
由于报道及时,境内外其他媒体关于这次事件的报道内容上都没有超过新华社消息的范围,没有出现猜测性小道消息泛滥的现象,尽管事故损失惨重,但毕竟属偶然事故,也没有对外商和旅游者去新疆产生不良的影响当然,这方面也有教训,比如1994年3月31日浙江的千岛湖事件,当天有三个歹徒劫持了千岛湖上一艘游艇,洗劫了船上32个人,除两名导游和6名船员外,其他24个人都是台湾的游客,歹徒最后把所有的人全部闷死在游艇的舱底,这个事件发生之后,当时的主管部门习惯性的封锁消息,认为事件在没有全部弄清楚之前不能对外公布,也不接受境内外记者的采访,可这是一件大事,一时间引来了境内外大批的记者,却多被挡在了事发地之外但其实想挡也挡不住,我一个月后,恰好去台湾采访,这个事件的风波还未平息,据台湾《联合报》总编室的主任欧阳元美小姐告诉我,她当时恰好出差到北京,听说此事立即受报社指派,转机去了浙江,由于当时当地的酒店都不准接待境外记者,她就悄悄雇了一辆出租车,开去了现场,连睡觉都在里面,不仅直接到达了现场观察,还采访了当地的民众所以当时的封锁其实也是封锁不住的 由于不能从正式渠道得到消息,一时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猜测性消息充斥着媒体,在全世界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当时的台湾李登辉当局借机大造声势,宣布中断两岸的一切联系,就这样一件单纯的刑事案件一时演变成了政治性质的台海危机,这种状况一直过了20天左右,才由新华社发布了有关事实真相的消息虽然发布的是真实情况,但此前境外媒体道听途说的各种报道已经形成了一种认识定势,许多人宁可相信那些先入为主的媒体猜测,也不相信公布的事实真相,总认为中国官方隐瞒了什么,是在说谎大量事实证明,面对事关群众利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发生后,人们总是习惯地希望从媒体中尽快获得真实、可靠、客观、平衡的消息,当他们从现有的媒体上得不到时,就很可能会选择远离这些媒体而转向非常规信息系统,如境外媒体或者小道消息,其实不按照新闻传统规律办事,不及时披露事件真相,采用公开透明的方针,而是控制媒体,进行掩盖和封锁,只会使工作更加被动,其实也是在自我边缘化,等于拱手交出舆论的主导权,造成舆论失控、媒体失信近年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山西襄汾矿难、娄烦矿产垮塌、三鹿奶粉危机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在信息社会,信息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部分,是人们的一项基本人权,要想瞒住任何信息都是徒劳的有专家总结的好,如果自己不说别人说,政府不说百姓说,媒体不说网民说,国内不说境外说,所以别人说不如自己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一定时候说不如第一时间说,尽快说不会抢先说,外行说不如内行说,大家说不如专人说,分别说不如统一说,用技巧说不如用事实说。
美国曾担任四届总统顾问的葛根教授就指出,如果你能让新闻界惊讶于你的坦率,你可能就会惊讶于新闻界的理解和宽容因此,按照信息公开原则,第一时间播发权威信息,第一时间抢占信息制高点,不给谣言和小道消息传播空间,始终是有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不二法则,是有效开展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工作的最佳方法总之,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感觉,而是要在对传播环境、传播媒介和社会发展了解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新闻传播的方向,研究各类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对接受信息的习惯,以及加强舆情分析,设置议题,因势利导领导干部在真正认识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及时准确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才能够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公信力,对媒体反应的民生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把群众的意见愿望纳入到自己的工作范围,切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下面我讲第二部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指社会一定群体内相当数量成员对社会事务所发表的带有倾向性的议论、意见和看法,并对有关事态的发展能够产生影响社会舆论有正负之分,正面的社会舆论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负面的社会舆论则是片面、极端、虚假,与民意相反的意见。
社会舆论中的这两种倾向,往往是同时存在,并对社会产生着影响因此,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真实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础,把握舆论的正确导向,是提高新闻舆论引导的前提,坚持正确的导向,是舆论引导的核心,新闻舆论是以客观发生的新闻事实为基础的,但新闻事实的报道角度和价值判断却决定着新闻舆论的导向为形成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领导干部应通过和新闻媒体打交道,建立和完善新闻舆论引导机制去年有关四川大地震的采访安排就是一次重视媒体、善待媒体、运用好媒体的有益尝试由于及时开放了中外媒体到现场采访,这样做的本身就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作为领导干部,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就一定不要把媒体当作麻烦制造者,对媒体采取捂,即封锁消息,拒绝采访,或者是躲即简单否认,蒙混过关;还是推,即推卸责任,归咎他人;最后是压,即打压记者,以势压人,等等做法这样做的后果等于放弃现成的引导社会舆论的机会,属于严重的不作为,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原则,不公开成为例外,对不按规定发布消息,公开信息的责任人,应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