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对口单招数学考试大纲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1KB
约12页
文档ID:384459864
江苏对口单招数学考试大纲_第1页
1/12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数学考试大纲本考纲主要依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研究制定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数学》1—5册为主要范围,主要考查考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水平,着重考查考生应用数学进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数学能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命题原则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应贴近教学实际,覆盖全面,突出重点对支撑数学知识体系的主干内容,如函数(含三角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应作为主要考查内容2.对数学基本能力的考查,应结合考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主要包括: (1)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求解2)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3)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发现并描述规律,掌握常见几何体(特别是长方体、立方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4)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

5)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数学对现实中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关系或规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3. 命题要体现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1. 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在下表中分别用A、B、C表示)了解:对所学对象(概念、定义、定理、法则、方法等)有初步、基本的认识,知道其基本含义,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识别该对象;能够按照公式正确进行演算,按照规定的步骤制作图表,运用基本数学符号表示数学对象及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按照给定的程序列出数学表达式,提取简单图表中蕴含的基本数学信息等理解:对所学对象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利用其本质属性进行简单推理;知道相关知识间的基本逻辑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实例对其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述;能利用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比较、判断、讨论,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掌握:能够应用所学对象的数学属性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以及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2.具体考查内容及要求如下:内 容要求ABC集合集合与元素√集合的表示法√ 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运算√充要条件√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函数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实际应用√实数指数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对数的运算√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角的概念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 正弦型函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数列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实际应用√复数复数的概念√复数的代数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及三角形式√ 棣莫弗定理与欧拉公式√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内积√平面解析几何两点间距离公式及中点公式√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实际应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坐标轴平移√参数方程√立体几何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柱、锥、球及其组合体√线性规划初步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二元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用表格法解线性规划问题√概率统计计数原理√随机事件和概率√概率的简单性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总体、样本和抽样方法√总体分布估计√总体特征值估计√一元线性回归√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逻辑代数初步二进制及其转换√ 命题逻辑与条件判断√逻辑变量与基本运算√逻辑式与真值表√逻辑运算律√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的概念√程序框图√算法与程序框图的实际应用√数据表格信息处理数据表格、数组√数组的运算√数据的图示√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编制计划的有关概念√关键路径法√网络图√横道图√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试卷将提供考试中需要用到的比较复杂或不容易记忆的数学公式(见附录)。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全卷不使用计算器2.试卷结构 全卷由Ⅰ卷、Ⅱ卷组成Ⅰ卷为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共计10题,约占40分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理过程,共计5题,约占20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包括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等,约占90分考虑到考生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差异,试题中应当设计体现专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选做题,供考生选做全卷试题难度分为三个等级:简单题、一般题和较难题各等级所占分值比例约为50%、40%、10%试卷所涉及的主要知识包括代数(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三角计算及其应用、复数及其应用),平面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方程、圆锥曲线、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和统计与概率(概率统计、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这三部分所占分值依次约为55%、15%、10%,其他考查内容(平面向量、立体几何、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线性规划初步)所占分值约为20%特别地,逻辑代数初步、算法与程序框图、数据表格信息处理、编制计划的原理与方法四个部分均以选做题形式出现,每个部分各出一个解答题,各题分值相同,考生选做其中任意两题。

四、典型题示例 1.已知全集U={1,2,3,4,5,6,7,8},A={2,4},B={1,2,5},则= ,A∪B= ,∩B= 答案:={1,3,5,6,7,8},A∪B={1,2,4,5},∩B={1,5}考题说明:本题改编自教材《集合》第四节习题,考查了学生对集合的交、并、补概念的理解情况本题难度:简单题2.函数的定义域是 ,在定义域上它是 (填“奇函数”或 “偶函数”),其单调增区间是 答案:R,偶函数,[0,+∞)考题说明:本题改编自教材《函数》第三节“问题解决”和第四节“思考交流”,教材中讨论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等是函数的核心知识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重心在于学生对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等概念的理解,而不在于对函数复杂性的考查对于题设中给出的函数,学生既可以从代数的角度以分段函数的形式研究其特性,也可以通过与的关系,从图象的角度研究,入手较为宽泛本题难度:简单题3.函数的图象为( )答案:D考题说明:本题来源于教材《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复习题。

图象具有直观的特点,对函数图象的研究有利于对函数性质的学习,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本题通过题干A、B、C、D的设计,分别考查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的辨析、底数对函数增减性的影响本题难度:简单题4.照相机的三脚架能够稳定地支撑在地面上,其原理是( )A.若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这条直线也在这个平面内B.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D.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答案:D考题说明:本题参考教材《立体几何》第一节“思考交流”改编本题考查了学生选择、运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本题难度:一般题5.已知函数1)完成下面的表格:x-2-10123452xx2(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3)由图象可以看出方程有多少个根?答案:(1)表格如下:x-2-10123452x12481632x24101491625(2)图略;(3)因为图象有3个交点,所以方程有3个根考题说明:本题涉及较多的考查内容,如求函数值、描点作图、根据取得的函数值预测函数变化趋势、函数与方程的关系等本题难度:一般题6.(1)设圆的参数方程为 求它的普通方程2)如果某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请你利用(1)的方法求出它的普通方程并判断它是什么曲线。

答案:(1)由题意,有,, 所以,即这就是它的普通方程 (2)由题意,有,,所以,即这就是它的普通方程它是椭圆考题说明:问题(1)已知圆的参数方程求其普通方程,是教材中的常规问题,相对较易以此为铺垫,为后继探索提供了思路指引问题(2)是真正意义的探究,题目的表述给出了探究的方向和思路,并进一步提问是什么曲线,也是对本题解决之后的反思本题难度:(1)为简单题,(2)为一般题7.已知直线l1:x+2y-5=0,l2:2x+4y+1=0,点A(3,1)1)判断点A与直线l1的位置关系及直线l1、l2的位置关系,并写出你的判断理由2)求点A到直线l2的距离点P(x0,y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为)(3)以A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A,则直线l2与圆A的位置关系如何?你是怎么判断的?答案:(1)将x=3,y=1代入x+2y-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