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历程 政治近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民主化和法制化,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发展到民主政治具体内容包括;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政治而进行的斗争;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追求民主政治而进行的努力等本讲内容较多,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高考,无论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的省份都有涉及知识点一 君主立宪的主张1.早期维新派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 入和洋务运动的产生,出现了以王韬、郑观应为代 表的早期维新派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 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 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兴民权,实 行君主立宪他们的主张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 要求,但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 践2.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 19世纪末,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社会背景下,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 量逐渐壮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 史舞台,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内容涉及政治、经 济、军事、文教等方面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和镇 压,变法最终失败。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 行不通但是这场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 族意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在反封建方面的比较,(1)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2)不同点:维新思想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革命派直接采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对待清政府的态度方面,维新变法思想要求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而民主革命思想则不仅是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还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方式和具体建立的政治体 制方面有差别:维新变法思想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 主立宪的政治体制;而民主革命思想则是用暴力革 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知识点二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诞生1.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 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号召推 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 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组成了以孙中山 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 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 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国民全体;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 定实行责任内阁制而非总统制这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和等级制 度的进步意义知识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为追求民主 政治进行的努力1.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 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2.1923年,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此 后,中共在新三民主义的旗号下为民主共和而奋 斗,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探索出一条“工农武装 割据”的道路,1931年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 中央政府,制定宪法大纲4.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 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5.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 的报告中,提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富强、民主、 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6.抗战胜利后,为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中共在重庆谈 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了许多努力,重庆政协会议 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等 协议7.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 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的政治近代化与欧美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 (1)从原因和进程来看,欧美国家是在资本主义 经济大幅度发展的基础上,用了几百年时间才完 成从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过渡;,而中国是在经济落后的基础上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跨越,呈现出政治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走势2)从方式来看,欧美国家的革命与改良同时并行;而中国是通过20世纪前半期持续的革命斗争完成的3)从依靠力量来看,欧美的政治现代化主要依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中国,农民阶级成为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国民革命运动和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4)从进程中的障碍来看,欧美国家主要是封建势力;而中国则是封建势力与外国殖民主义势力同时并存此外,在中国近代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民主政治的目标始终与独立、统一和富强的目标相伴随,民主政治的斗争往往与民族救亡运动相联系。
主题:提取信息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示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解题指导 如何对待清王室,是辛亥革命时期及以后一段时间内的重大问题本题通过引用大量原始史料,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平台回答问题时应注意充分利用史料,从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并综合分析,同时注意比较两个“优待条件”的不同和变化作为答题的依据第(1)问属于开放性设问,可以从“接受”和“不接受”两者中任选一观点作答,但必须说明理由第(2)问注意仔细分析比较两个“优待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归纳加以作答,不要简单照抄材料答案 (1)答案一:应该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面临的严峻形势、“清室优待条件”的进步作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答案二:不应接受应从南京临时政府的革命性、“清室优待条件”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两个方面加以分析2)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易错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示例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 ) A.让人民当家作主 B.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D.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错因分析 对临时约法的本质掌握不牢固是误 选的原因。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 了人民主权思想,从本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D,纠错心得 由以上例题可知,学生对临时约法的制定目的和内容掌握得不够牢固是误选的主要原因1)制定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2)主要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人民拥有民主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确立民主共和制度;实行责任内阁制防止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考向一 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角度命题立意分析:民主政治建设是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近代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走过的历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尤其是辛亥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进步,有重大贡献1.政治民主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 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孜孜以求 的崇高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最早提出“以法治国,以公众选举官 吏”的著作是什么?在政治民主化建设方面有何积 极意义?,(2)近代史上,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孙中山分别提出了哪些政治民主化的主张?概括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原因3)辛亥革命为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各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民主政治的进步对中国政治、经济的积极影响。
答案 (1)资政新篇意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2)主张:康有为主张变法图强,反对君主专制;要求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倡导民主共和,提出三民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原因:西方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西学东渐”的影响3)贡献: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影响:政治上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经济上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的春天”考向二 以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为命题视角立意分析: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命题视角多是中国古代的专制,近代志士仁人为追求民主政治而不懈努力,新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民主;1949年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围绕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地位上命题,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视角2.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 它 ( ) A.确定了国家性质 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解析 共同纲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87年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共同纲领确定了国家的性质答案 A,一、选择题1.(2009郑州二中期中考试)在近代中国,较早将 “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 提倡者是 (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解析 魏源和张之洞只认识到西方技术的先进性; 早期维新派王韬等比后来的维新派、革命派更早的 认识到西方制度的先进性,提出不但要学习西方的 技术(“器物”),而且要学习西方的制度C,2.(2008全国高考)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 本分歧在于 (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是否推行议会制度 解析 革命派的主张是采用暴力的革命方式建立资 产阶级共和国;维新派的主张是通过改良的方式建 立君主立宪制国家C,3.目前,我国已发行了多套辛亥革命纪念邮票下面 这套邮票所纪念人物的最大历史功绩是 ( ) A.建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B.领导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C.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实行国共合作,领导北伐战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
邮票上的人物 是孙中山,他的最大功绩是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专 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B,4.佩弗在远东中说“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 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对于其中“荒唐可笑” 的正确理解是 ( ) A.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政体没有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B.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 C.暗喻资产阶级应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20世纪初中国整个一代人的努力都失败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辛亥革命建立 起类似美国的政体,但并没有在中国真正实现政治 民主化,最终革命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 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B,5.(2009广东高考)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 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 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个字最可 能是 ( ) A.君主 B.科学 C.西学 D.民权 解析 联系题目中材料所述的“受制于民贼政体之 下”信息可知,梁启超谈论的是政治方面的内 容,据所学知识,梁启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综合上述分析,正确答案应为 D项D,6.(2009广东高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解析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限制了 袁世凯的权力,决定中华民国的政体为责任内阁 制。
革命党人希望通过国会大选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