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骂死人”有歧义《文摘报》上有篇文章摘自《检察日报》,标题为《“骂死人”也要判刑》单看标题,有人会理解为“咒骂已死的人”也要判刑一读内容,才知是某地农民鲍某怀疑同村妇女葛某偷了自己的现金,某日在公共场合辱骂葛某,葛某羞愧至极,回家服毒身亡法院因此判处鲍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赔偿经济损失骂死人”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骂/死人”,“死”是“人”的限定语,意为咒骂死了的人;另一种是“骂死/人”,“死”是“骂”的补充语,意为骂人致死、把人骂死了为避免误会,《文摘报》的这则标题应改为《骂人致死也要判刑》顺便说一句,标题中“骂死人”三个字加引号也是不恰当的,应删去歧义就是一句话的意思有两种以上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对歧义句的理解不同,会造成一些误会,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本节研究了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解歧义的方法1.产生歧义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多音字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字有多种读音,那么在书面表达上可能有歧义例如:到今年年底,他还欠款1 000元还”可读“hái”,指“仍旧”;也可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这样,此句在书面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2)多义词或多义短语引起歧义。
句子中某个词或短语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有歧义例如:他走了一个多钟头了走”有“行走”和“离开”两种不同的解释,故而本句可理解为“行走”了一个多钟头,也可理解为“离开”了一个多钟头天色渐暗,自行车还没有修好,修车的急坏了修车的”既可以指车主,也可以指修车师傅北京图书馆收藏着章太炎的书章太炎的书”既可指章太炎写的书,也可指他收藏的图书3)兼类词引起歧义例如:这辆车没有锁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也可理解为自行车有锁而没有“上锁”(4)施事者不明确引起歧义例如: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进攻”的施事者是谁?可以理解为是巴勒斯坦,也可以认为是以色列5)结构切分不确定引起歧义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本例可以看作动宾结构,表示猎人的狗被咬死了;又可视为偏正结构,表示狗咬死了猎人6)指代不清或省略不当引起歧义例如:当他把证书发给小钱时,他对他笑了笑谁对谁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看到你那年才六岁本句可理解为“那年”“我”六岁,也可理解为“你”六岁(7)标点不当引起歧义例如: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这个句子有多种理解:会议组织方是只解决出席证问题,其余不管呢,还是可以帮助解决出席证问题和住处问题,还是三个问题全部可以解决?表意很不明确。
8)限定模糊引起歧义例如:县里通知他10月5日前去报到由于“前”字在此处限定模糊,以致造成疑惑:是10月5日之前的任意一天,还是就在10月5日这一天去报到?(9)承接关系不明引起歧义例如: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几个”放在“学校”之前,是与“学校”承接呢,还是与“(同一个学校的)领导”承接?2.消解歧义的一般方法有哪些?提示:(1)修改法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2)补写法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12345678910 一、基础巩固1.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停顿位置不同,显示出的语意和结构往往不同请你根据停顿的不同位置,说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1)a.这苹果不大/好吃b.这苹果/不大好吃2)a.你们四人/一组,立刻出发b.你们/四人一组,立刻出发参考答案:(1)a.这苹果味道好b.这苹果味道不好2)a.你们四个人组成一个组b.你们这些人每四个人分为一组12345678910 2.同样一句话,语气重读不同,意思就大为不同请根据意思提示,在句子中应该重读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1)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①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可是有人这么说的②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我确实没有这么说③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可是我是这么暗示的④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可是有人偷了⑤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可能是他借去了⑥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他偷了别人的MP3⑦我没说他偷了你的MP3——他偷了别的东西12345678910 (2)我知道他会跳舞①我知道他会跳舞——别人不知道他会跳舞②我知道他会跳舞——不用你告诉我③我知道他会跳舞——别人会不会跳我不知道④我知道他会跳舞——他怎么说不会呢?⑤我知道他会跳舞——会不会唱歌我不知道12345678910 12345678910 3.以下句子都有歧义,请你加上一句话,使歧义消除1)我要炒鸡蛋,a. 我要炒鸡蛋,b. (2)你拿的那本书是黄的,a. 你拿的那本书是黄的,b. (3)小徐同学好说话,a. 小徐同学好说话,b. (4)主任也该上课,a. 主任也该上课,b. 答案示例:(1)a.请你给我准备好葱、姜、蒜等配料b.多少钱一份?(2)a.不是绿颜色的b.是非法出版物3)a.你如果有事可以找他帮忙。
b.下课后被班主任批了一通4)a.虽然是领导,也该接受思想教育b.不能脱离教育一线12345678910 4.改动词语或调整语序,消除下面句子的歧义①我们最近雇用了两个独联体成员国的服务员②一般来说,姜楠在吃饭的时候是不用勺子的③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④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⑤他谁都不认识12345678910 参考答案:①可以把“个”改为“位”或“名”本句是量词词义不明确产生了歧义:可理解为我们雇用的服务员是来自独联体的“两个成员国”,也可以理解为“两个服务员”来自同一个独联体成员国)②可以把“饭”改为“米饭”或“食物”本句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饭”可以指煮熟的谷类食品,也可以特指大米饭)③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④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保留原句的一个意义)⑤可以说成“谁他都不认识”或“谁都不认识他”12345678910 5.有一年某省毕业会考的语病辨析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语句:她做了两个丈夫爱吃的菜命题者将其归为歧义句,结果引起了很大争论对于这个语句,你有怎样的理解?参考答案:这个语句中的“两个”既可修饰“丈夫”,也可修饰“爱吃的菜”,所以表面上看起来有歧义;但由于中国法律的限定,“两个丈夫”是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所以这个语句应该是没有歧义的。
12345678910 二、强化提升6.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入秋以来,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接连下了两场雨B.我们刚进入工地,两个工区的领导同志就热情地迎了上来C.她的话不能不在我心中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感D.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这样做真不容易解析:A项,“部分地区”是只修饰北京,还是修饰天津、北京两个城市,表意不明B项,是一个工区的两个领导,还是两个工区的领导同志都来了,表意不明D项,是孩子喜欢他的老师,还是老师的孩子喜欢他,表意不明答案:C12345678910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部分都有两个意思,放在句中,歧义消失的一项是( )解析:A项,从“会得到人们的好评”来看,此句的中心是针对“学生”而言,句意明确B项,“修车的”可指自行车的主人,也可能指修车的师傅C项,去学校的可能是两个学生的父亲,也可能是“小刚”与“小花的爸爸”一块去D项,高兴的可能是张师傅,也可能是张师傅的徒弟答案:A12345678910 8.下列各句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他一进厨房就喊:“我要炒肉丝,快去把油拿来B.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三个一组,自由组合,6点前一定要把草剪完。
C.不适当地布置作业,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十分不利,学校应采取措施予以制止D.天色已晚,汽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因为如果不能按时把货送到,他将赔付一大笔罚款解析:“不适当地布置作业”可理解为“不/适当地布置作业”,也可理解为“不适当地/布置作业”答案:C12345678910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强于预期,但发达国家复苏力度相对疲弱,确保财政正常运行是许多发达国家目前的当务之急B.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C.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这群农民工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向施工单位讨回了工资和利息两万多元,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D.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不仅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防止正常细胞癌变12345678910 解析:A项,“目前的当务之急”语意重复C项,“工资和利息两万多元”有歧义D项,递进关系复句不合逻辑答案:B12345678910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至关重要的问题。
B.张义和王强上课说话,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C.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生们的志趣和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D.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教育法》颁布之后,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解析:A项,“非常”与“至关”语意重复B项,有歧义,不明确被老师叫去的是一人还是二人C项,“志趣”与“发挥”搭配不当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