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空中看地球有两样事物特别明显,一个是往上凸出来——万里长城,另一个向下凹进去,你知道是哪里吗?,东非大裂谷,东非、西非,东非,即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 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和印度洋西部岛国塞舌尔,简介,面积37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12%,人口1.04亿 (1984年),约占全非总人口20.1%,北部以闪含语系的埃塞俄比亚人、索马里人居多,南部以班图语系的黑种人为主信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主要地形,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海拔1,000米以上,是全洲地势最高部分;沿海有狭窄低地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谷地深陷,两边陡崖壁立,沿线多乞力马扎罗、肯尼亚等火山和埃塞俄比亚等大小熔岩高原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但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 地处地中海、印度洋、大西洋水系的分水地区,多数河流东流注入印度洋尼罗河发源于西部山地湖泊众多,除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外,多属断层湖,并顺裂谷带呈串珠状分布,构成著名的东非大湖带东非高原,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以南,刚果盆地以东,赞比西河以北。
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平均高度为海拔1200-1500米北部为东非湖群高原,呈圆形,东、西为两支裂谷带,裂谷带中有湖群,并有被充填熔岩分割成的盆地,中间高原面平坦而辽阔,北段有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大裂谷东支地势高峻,两侧边坡陡峭,山地气势雄伟,裂谷升降所伴随的火山活动以及巨量熔岩的叠置使高原面抬升,并在大裂谷两侧形成较高的熔岩台地、大火山锥和断崖及阶地;裂谷西支为南北向陷落凹地,边缘分布有火山和断块高地,有许多高过雪线的山峰,南段有世界第二深湖——坦噶尼喀湖南部为马拉维高地,是东非大裂谷带的最南段,在平均高度不足2000米的高原、台地中间纵贯着大裂谷,谷底有马拉维湖和希雷河谷,两侧为南北向山脉,裂谷以东地势呈阶梯状下降,直至沿海平原,许多河流自西向东切过陡崖平行入海东非 - 大裂谷,东非大裂谷被称为地球脸上最大的“伤痕”是地球上最长的裂谷带,总长6400公里,平均宽度为48.65公里,最宽处达200公里以上,在裂谷断层的深处形成众多的湖泊裂谷两侧悬崖绝壁宛如鬼斧神刀劈成一般大裂谷绵延不绝,深不见底,沿途湖光山色交汇成趣,其景致为世上绝无仅有 这里也是人类这个物种最初的诞生之地,最早的类人动物化石,就是在这里发现的,,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位于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是非洲最高的山脉,也是一个火山丘。
该山的主体沿东西向延伸将近80公里,主要由基博、马温西和希拉三个死火山构成,面积756平方公里,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2米,是非洲最高点乞力马扎罗山素有“非洲屋脊”之称,而许多地理学家它为“非洲之王” 该山的主体以典型火山曲线向下面的平原倾斜,平原的高度约海拔900米,山顶终年满布冰雪,但冰川消融现象非常严重该山四周都是山林,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其中一些是濒危灭绝的物种西非,非洲西部地区: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 西非通常包括: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及加那利群岛(西)概况,西非面积638万平方千米,占非洲五分之一人口2.225亿(1991),约占全非总人口三分之一,多为苏丹语系黑人,次为阿拉伯人自北向南有撒哈拉沙漠、苏丹草原、上几内亚高原特点,全境地势低平,一般海拔200-500米;南部为富塔贾隆和包奇高原,东北为阿伊尔高原;沿海有平原 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明显,自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农业分布呈明显地带性 矿产资源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