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吃出“味道”版本广西师大星图2001课标版年级六年级上学校实验小学教师姓名牛丽课时第1课时一、 教材简析:《吃出“味道”》是广西师大星图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放眼看世界》中的第3课,本单元包括五课,分别讲述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的生活习俗、饮食、服饰、建筑、传统节日等方面内容这五个方面是统一的整体,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了解地球上不同种族的人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吃出 “味道”》这课教材包括三个主题,一是饮食万象,二是不同的饮食方式,三是饮食的交流与创新我要讲授的是本单元的第一个主题《饮食万象》本课教材通过展示日本人与鱼的关系、墨西哥人与玉米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世界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创造了难以计数的饮食,而这些饮食都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文化和交往有关接着教材又在探究天地中呈现几组不同国家的独特美食,加深学生对世界各民族美食的了解,懂得世界上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儿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少年期这个时间段是孩子品德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的时期,他们的情感能力和品德修养快速发展,是提高情感能力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时期。
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经验,尽管对于它的理解还是很不够,但少年儿童们却是渴望去了解它,去感受 “外面世界的精彩” 三、 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世界上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性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2.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个国家民族有名的小吃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地区的饮食习俗比较分析不同地区、民族饮食的差异性,能从不同角度对形成饮食习俗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3.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合作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利用平板电脑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探究学习,了解各民族在饮食特点和方式上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难点: 知道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与生活的环境、文化和交往有关五、 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输入使用的课件、视频、一体机、无线wifi、移动终端等)电脑版视频:师生与日本华侨的互动互动:ipad所查资料整理的调查表及相关视频直接传送视频:寿司的制作过程,德国人的厨房自动录播设备:锁定讨论中某一小组进行同步直播,其他组效仿讨论过程。
平板电脑:利用ipad搜索各个国家及相关美食的有关资料投票表决软件:利用此软件为自己喜欢的饮食方式投票电子交互一体机六、教学过程:(用红颜色作为教学亮点的画线)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视频引入主题1、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对于我们来说,是日常最普通的事可这看似平常的饮食中却包含很多内容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世界饮食天地,品尝其中的“味道”吧!(板书课题:3.吃出“味道”)1、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板书1、出示课件1《主题页》1、由中国古语和学生们日常最熟悉的三餐引出本课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同学们喜欢吃鱼吗?提起鱼,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日本人板书:日本—鱼)日本人和鱼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用视频连线一位在日本东京开餐馆的朋友,让她给大家介绍一下2、 学生与日本华侨——姜阿姨互动,并认真听其讲解3、 视频电脑版《连线教师日本的朋友》1’10”----3’15”1、 创造性的使用学生熟悉的视频聊天,使学生能更直接的与日本专业人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自然的引出主题引导思考寻找原因组内讨论现场展示3、姜阿姨口中的生鱼片、寿司相信很多同学们并不陌生,谁来说说你对它们的认知?(教师播放课件)这不仅仅是味觉上的大餐,更是视觉上的享受啊!2、 学生回答。
3、出示课件2《寿司、生鱼片》3、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利用语言再一次“品味”美食的味道,激发学习兴致4、这么美味的寿司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们来看段小视频并说说自己的感受4、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小视频后回答问题4、播放视频《寿司的制作》4’10”---5’30”4、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使观看具有目的性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感受美,感受劳动者的智慧5、对美食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在日本,鱼被称为“世界第一健康菜”,为什么日本的捕鱼量和食鱼量都是世界第一呢?这就需要来看看日本的地图了5、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回答问题5、播放课件4《日本地图》5、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利用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食物有更深的认识6、日本人爱吃鱼原来有这么多的原因,谁来简单总结一下6、学生总结回答6、引导学生概括出原因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7、品尝完日本的鱼,我们再来猜一猜,下列食物是哪个国家的饮食?(板书:国家名及美食名)(播放课件)7、学生边看图片边根据已有知识回答7、播放课件5、6、7、8、9、10、11《不同国家的特色美食》7、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入手,让学生根据图片去分析、猜测这一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同学们一定被图片中的美味吸引了,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由组长负责,选择其中一个国家的饮食,用手中的ipad查阅一下相关资料,提取信息填好调查表8、各小组学生先商定国家及相关美食,利用组内的平板电脑,连接wifi上网搜索后,提取归纳信息填好调查表8、平板电脑连接wifi上网搜索9’40”-23’35”8、利用平板电脑课上直接搜索资料,既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知识面,更有利于学生把现有的知识直接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同时也确定了学生课堂的主导地位9、老师会运用教室内的自动录播系统锁定讨论中某一表现好的小组进行同步直播,其他组进行参考教师宣布讨论开始!教师进行巡回指导9、小组内讨论,并参照锁定小组进行活动9、教室内的自动录播系统锁定讨论中某一表现的小组的讨论全过程在一体机上进行同步直播9’55—14’10”9、利用自动录播系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全体学生能在自己活动的同时直观的看到优秀小组讨论合作过程,并加以借鉴,取长补短10、同学们已经把填好的调查表,发送到老师的中,其中一个小组还转发了相关视频我们一起来听听各小组的汇报根据各组汇报板书,并给与适当的评价10、各小组选派1名同学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10、互通:利用把已填好的调查表及相关资料直接发送到教师中10、互通环节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可以把自己小组找到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更完整的展示在全体同学面前,使学生更直观得感受各国饮食的魅力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生活中先进科技帮助学习的意识11、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对这几个国家及相关美食有了一定的了解世界各民族不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风味独特的饮食,与此同时还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饮食方式11、观看课件11、播放课件12《饮食方式》11、知识过度,引出下文12、德国人一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著称于世,提起饮食方式,我们一定要去德国人家的厨房看看思考看过德国人的厨房有什么感受?(播放视频:德国人的厨房)12、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12、播放视频《德国人的厨房》31’38”--32’40”12、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使观看具有目的性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也有利于学生在心里种下美的种子13、相对于德国人的严谨,东非人又有怎样的饮食方式呢?(播放课件)13、请1名同学读相关内容13、播放课件14《东非人吃“乌嘎里”》13、让学生感受各民族饮食方式的差异性14、从德国人和东非人的饮食方式上,我们不难看出世界各民族在饮食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师生共同总结有人针对中西方差异进行过一次调查,参与者对中西方饮食机构等四方面进行了投票出示课件《中西方饮食差异》利用手中的平板电脑中投票表决软件,为自己喜欢的饮食方式进行一次投票,14、和教师一起总结中西方饮食差异为自己喜欢的饮食方式投票14、利用平板电脑中的投票表决软件进行投票37’20”-38’12”14、投票表决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要有自己独特见解及独立自主能力意识,更符合这个学龄段孩子的心理同时也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尊重学生的选择将课堂推向高潮整理归纳总结升华1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5、学生畅谈收获15、升华学生的情感,强化所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三单元 放眼看世界3、吃出“味道” 日 本——鱼 地理墨 西 哥——玉米 文化意 大 利——披萨 与 环境 有关印 度——咖喱 宗教欧美国家——牛排 …….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严格依据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习内容落到实处,真正指导学生的生活与实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各民族在饮食特点和方式上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利用连线和短视频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突出重点,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本课的难点是知道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与生活的环境、文化和交往有关首先由日本人和鱼的关系引入课文,接着用猜一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导学生用平板电脑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报,使学生突破难点最后用投票的方式结束了本课内容整节课学生讨论充分,创造了民主、合作、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方位,多角度学习的平台 任何一个品德教师都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课堂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相关活动去触发学生情感共鸣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将所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高尚品德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教学永远都会有缺憾,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