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教学中常用的析句措施句法构造的一般性特点重要是线条性和层次性,这是句法构造普遍具有的特点线条性是指任何句法构造都是语言符号的线性排列,具体而言,就是指句法构造都是由词按线性原则组合而成的层次性是说词在句法构造中的组合虽然在外在形式(语音、文字)上是现行的,但从词与词的构造惯性上我们又能看出,词在句法构造中的组合时有紧有疏、有先有后的,除非这个句法构造是由简朴成分构成的理解了句法构造的特点,我们就能对句法构造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句法构造形式与句法构造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语义与句法构造形式的关系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即中心词分析法)该分析法是老式语法的析句措施,重要从句法构造关系入手,对句子成分的功能和地位作分析其中,主、谓、宾视为基本成分,定、状、补视为次要成分或附加成分1.基本原则(1)句子分析就是分析句子的句法成分2)每一句法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和地位不同3)词与句子成分之间存在相应关系2.分析环节(1)先把句子按照逻辑语义关系分为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2)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语——主语;找出谓语部分的中心语——谓语由此拟定句子的重要成分——主语和谓语3)找出谓语动词的连带成分:谓语动词之后受其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4)找出主语、宾语、谓语各自的修饰成分:主语、宾语之前的修饰语是定语,谓语之前的修饰语是状语,谓语之后的补充成分是补语5)按找出的句子成分总结句子的格局句子成分分析法常用的符号: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用“||”隔开,双下划线“====”表达主语,单下划线“_____”表达谓语,波浪形下划线“﹏”表达宾语,“()”表达定语,,“[ ]”表达状语,“< >”表达补语例如: (同行)的人||[已经]准备<好>(一切)用品3.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作用:句子成分分析措施简朴、直观,适合分析单句,可以揭示词与词之间的构造关系,词跟句子成分的相应关系,协助人们理解句子的基本格局,也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成分缺失、搭配不当等语法错误局限:(1)该分析法重要用来分析单句,分析出来的只是平面上的构造,并非句法构造的真正层次在句子中,每个词语虽然都按照溜达到分对号入座,但是都是孤立的个体,句子成分分析法不讲究词语之间的关系,多种定语、宾语或补语都出目前一种层面上2)该分析法强调中心词,把修饰成分看作附加成分,使得语义理解过程中容易浮现偏差例如: 她把桌子擦干净了 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擦了”,表意不清; 她不批准这样做。
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她批准这样做”,意思相反小琴的爸爸是老张的战友去掉修饰成分后,变成“爸爸是战友”,意思不明确二)直接成分分析法(即构造层次分析法) 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构造的外部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构成成分逐级分析的措施此法为美国构造语言派所创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次性一致,这种分析法也叫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子构造的各个部分不断地“一分为二”(有时也一分为三,如联合短语等由多种直接成分构成的短语),又叫“二分法”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层层二分,一般分析到词为止,也可分析到语素1.基本原则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构造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形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自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构成部分语法构造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涉及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种直接成分又可以涉及更小的直接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是从句法构造的外部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构成成分逐级分析,一般分析到词为止,也可分析到语素。
(1)层次性是句法构造的本质属性(2)对句法构造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层层切分,一般分析到词为止3)要按照构造、功能、意义的原则对构造体做出对的的切分直接成分分析法中最大的问题是分层的原则,人们常用替代来检查替代就是不变化本来构造框架的前提下用一种成分去替代某一种构导致分,语义成立,构造不变如果满足这样的条件,那么可替代的地方就是分层的根据2.分析环节(1)确立构造体,用二分法(联合构造、连动式可用多分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大到小、逐块逐级切分2)指出每一层直接构成成分之间的构造关系直接成分分析法可用框式图(涉及切分法、组合法)或属性图表达a.切分法切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短语或句子作为一种整体,从大到小,逐级切分如: 改革与开放有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__主_____||_______谓_________| |_联+合___||_动__|______宾____| |__定_)__中__| |_定)中| b.组合法 组合法是把所要切分的短语或句子切分到单词,然后从小到大,依次组合起来。
例如: 她 爸爸 在 北京 做 生意 |_定中_| |介词短语| |动 宾 | | | 状 中 | | 主 谓 | c.树形图 树形图是把有关的构造分析用竖线和斜线连接起来,从而现实句法单位内部的构造关系如: S主语 谓语 偏 正 动 宾 | | | | 汽车 发动机 浮现 问题注意:第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背面便容易全都且错必须逐级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漏掉,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切分的分析环节要注意联合构造、双宾构造、连动构造、兼语构造、述宾补构造、述补宾构造的层次切分3.作用和局限作用:可以揭示句法单位组合的层次关系,有效地分化某些因层次关系不同而产生的歧义构造。
如“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获得了胜利局限:无法揭示句法构造内部的深层语义关系例如:“鸡不吃了鲁迅的书真多”此类歧义构造,层次构造关系相似,但是深层的语义关系不同,使用层次分析法无法有效地化解此类歧义句三)变换分析法变换是语法格式的有规则的变化,它能超越一种语法格式的范畴,揭示有关格式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句法同义和句法多义有重要作用变换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变换:涉及句式变换句式变换:指与句子体现类型有关的变换(1)陈述句中肯定句和否认句的变换 我懂得她会来 我不懂得她会来2)陈述句和疑问句的变换 我懂得她会来 我懂得她会来?(3)陈述句和祈使句的变换 派她去 派她去? 派她去!(4)陈述句和感慨句的变换 她不应当来 她不应当来!狭义变换:特指与句型(句子构造类型)有关的变换(1)积极句、被动句、把字句的变换 我打破了杯子 杯子被我打破了 我把杯子打破了2)一般句和主谓谓语句的变换 我不懂得这件事 这件事我不懂得3)一般句和强调句的变换 我不想去 是我不想去 我是不想去4)构导致分顺序互逆的变换 一种房间住四个人 四个人住一种房间。
变换分析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代等措施来考察两种句法构造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的分析措施变换分析着眼于句法构造的外部分析,考察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句法构造之间的联系作为句法分析措施的狭义变换分析法源于美国构造主义语言学后期代表人物哈里斯,将这种分析手段成功地运用于汉语句法分析的代表人物是朱德熙先生1.变换分析的基本原则(1)变换关系存在于某类句式或句子集合之间(2)变换前后保持语义上、语法上的同一推荐阅读:方经民《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书中提出变换分析的四个原则:a.同一性原则 b.约束性原则 c.平行性原则 d.类推性原则 2.分析环节(1)拟定同义构造或同形构造A.气得大爷直跺脚 → 大爷气得直跺脚 → 大爷(她)气得直跺脚 “大爷”是前后动作的施事 B.气得两手直发颤 → 两手气得直发颤 → 两手(她)气得直发颤C.忙得大爷直打转 → 大爷忙得直打转 → 大爷(她)直打转D.忙得浑身直冒汗 → 浑身忙得直冒汗 → 浑身(她)直冒汗(2)采用移位、添加、删减、复写的措施进行分析在变换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变化成分的位置,也可以采用增添、删减、复写等措施进行分析。
例如:A.她喝多了 → 她喝(酒),(酒)多了B.酒喝多了 → (她)喝酒,(喝)多了3.变换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作用:(1)分化歧义:咬死了猎人的狗→咬死了猎人的狗(受事)——增添(老虎)要死了猎人的狗——增添 狗(把)猎人要死了(施事)——移位、增添(2)揭示看似构造相似实则有差别的句子例如: A.台上坐着主席团(静态) 主席团坐在台上 B.台上唱着戏(动态) *戏在台上唱着3)分化词类或细化词的分类 A.她给领导打了份报告 → 她打了份报告给领导 B.她给孩子讲了个故事 →*她讲了个故事给孩子给:A动词,B介词) 局限: (1)句子之间存在多种变换关系,为动态分析提供多种也许的选择,这种选择在一定限度上又取决于分析者,因此,如果变换分析的的原则不同一,这样就很难保证基于变换分析作出的分类成果完全一致 (2)变换分析根据形式的变化分化同构句式,但对形成同构句式的因素尚不能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