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 第一章 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石门马头山羊具有特殊基因库 石门马头山羊是我国山羊品种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以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美以及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板皮质量好等特点而闻名,是优良的地方肉用山羊品种,经过千年培育而成,有一个特殊的基因库存在,如果受到破坏,将会永远不复加强石门马头山羊品种保护,对于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改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品种多样性 品种的保存和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长期追求高产专业化品种,致使品种单一基因贫乏,难以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复杂,难以推选一个品种我国 22 个山羊品种都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培育成功的保护品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类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供杂交母本 石门马头山羊与其他山羊品种杂交,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而杂交优势的获得与保护相辅相成,如果放弃石门马头山羊的保种,经济杂交波及产区全境石门马头山羊基因库就会因杂交 2 而解体,经济杂交也因此而不复存在 四、市场需求旺盛 石门马头山羊曾引种 19 个省市,远到内蒙、珠海、广西,其适应性能反映良好,马头山羊肉曾经天津口岸出口中东伊斯兰国家,深受欢迎。
随着肉羊业的发展,优秀母本资源相对缺乏,石门马头山羊作为肉羊生产的优良母本得到社会的公识,说明了石门马头山羊适应中国山区的农村经济,对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有着重要意义 五、石门马头山羊肉用性能好,繁殖率高,板皮质量好 石门马头山羊能利用其它草食家畜不能利用的悬崖石山和灌木草场,饲养成本低,当年春羔年底可出栏,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 70%,繁殖性能高,年繁殖率达到 390—440%,是我国其它山羊品种所不及的板皮质量好,在较好条件下可分割四层石门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因马头山羊板皮好被外经贸部评为优质板皮基地县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产肉量和母仔产肉量,以及综合经济价值的情况下,建立石门马头山羊品种保护区和种羊场,进行石门马头山羊的品种保护和本品种的选育提高,主要面向中南地区,提供优良母本资源,可促进南方地区的草山草坡开发和利用,是南方草山草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六、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 保种是保护优良基因不流失,但单纯的保种,不能使品种随 3 经济的发展而进化在保种的同时,发掘品种的遗传潜力,使保种与利用相结合,推动品种的进化如果一个品种不保存和利用,长期的杂交和低劣的饲养管理,也会造成基因的流失。
本来是一个优良品种就会自然退化和淘汰,所以保种不单是保存原有的基因库,而且是发掘品种遗传潜力,推动品种的进化, “不进则退”是自然的规律,品种也是如此 第二章 石门马头山羊的经济生态条件 一、社会经济条件 石门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 397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2.53 万亩,其中水田 40.06 万亩,旱地 22.47 万亩,草山草坡面积 187 万亩,可利用草场 170 万亩,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 14片,连片草场面积 81 万亩,自 2000 年开始,石门县委、县政府将马头山羊发展列入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来抓,连续 5 年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专项资金 80 万元扶持马头山羊产业化建设2000 年列入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2003 年通过国家验收 石门是马头山羊的中心产区,农民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石门县志明朝天顺年间就有记载,特别是近几年来,马头山羊产业化建设推动,马头山羊生产配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新的养羊技术已深入到千家万户,选种技术已深入人心,特别是 80 年代到 90 年代马头山羊的选育覆盖区域,农民 4 对品种质量认识很深,加上石门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项目实施,100 只以上养羊大户达到 1000 多户,科学养羊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如石门所街乡大峪村王君伟饲养的马头山羊达 400 多只,平均重量 80 多斤,300 余只肉羊广东客户出价 13 万元不卖。
二、气候条件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武陵山脉东端,东径 110°29′04″~111°32′30″,北纬 29°16′06″~30°8′49″,成海拔300、500、800、1000、1200m 五级迭次展布,最高海拔 2098.7m最低海拔 42.5m,比降 23.4%,有沱、渫、澧、道四条水域形成 9处河谷平原石门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内,总的气候特征为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 16.7℃,变幅在 16.0~17.5℃之间,年平均降雨 800mm 的保证率 100%,超过 1000mm 的为 96%,年平均霜日 21.6 天,日照时数较多,光能资源丰富,平均日照为 1587.6 小时,7 月份最多,平均 222.8 小时,风向随季节变化,9 月份~次年 4 月份东北风最多,6~7 月偏西北风,5、8 月西风与东北风频率相等总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 三、草场资源 石门县草场面积 187.1 万亩,为耕地面积的 2.3 倍,可利用面积为 170.5 万亩,占草场面积的 91.1%,其中连片草场 81.7 万亩,占草场面积 43.7%,分成 225 块,其中 100~1000 亩 36 块、 5 1000~10000 亩 175 块、10000~50000 亩 14 块,牧草种类能利用共 43 科、125 种,其中禾本科 21 种、豆科 16 种、菊科 19 种,草场单位面积年产量 2014 公斤,另外有农作物秸秆 30 万吨,为石门马头山羊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
第三章 石门马头山羊保种模式及理论依据 一、石门马头山羊的保种模式 石门马头山羊采用动态保种模式即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种是保存基因库的基因不丢失,其验测指标以近交系数衡量,在20 代内近交系数上升为 0.1,而利用则是挖掘其遗传潜力,加强选择强度,使主要性状达到较高水平,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提高近交系数,这是矛盾但就品种进化而言,又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素如果一个品种的近交上升较快,必然导致基因流失,但如果一个品种永远保持其原始的生产水平,基因库保住了,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低产品必然会自然淘汰,因此采用动态保种通过育种结构的调整,即保持基因库不流失,又使主要经济性状得到以较大的提高,才能推动品种进化因此,石门马头山羊必须采用动态保种的模式 二、群体有效含量的调控 基因库是指一个特定繁殖群内基因的总和,一个优良基因库的有利基因,不是存在于 1—2 个优良个体中,而在存在于一 6 个群体中,群体越大,优良基因越不容易丢失,但是群体过大,保种的成本太高因此,通过有效群众含量的控制,则可以控制这一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一个保种群留 50 头母羊,它们由不同的母羊所生,10 头公羊由不同公羊所生,经过 20 个世代,其近交系数约 0.1,则这个群体的基因库可以基本保住了。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对公、母羊的选择如果建立 20 个保种群,总体基因流失几乎为零,使达到了保种的目标 三、系统选育 系统选育则是挖掘品种遗传潜力,培育创新品种的工作,是动态保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品种进化的动力因此,建立5 个核心保种群,在品种内建立若干品系,例如体大品系、早熟品系、高产品系、抗逆品系,然后品系间杂交,便可加速石门马头山羊品种进化系统选育方法群体世代闭锁,群内随机交配,使品种待以选育提高 四、保种效果的动态监测 为了监测保种的效果,确定下一步保种措施,采用遗传监测方法,如电泳监测,DNA 指数、PCR 和小卫星技术监测基因位置的百分率、杂交率、纯合度,每个世代监测一次如果变异迅速下降,则下一步采取调整措施,扩大群体规模,阻止变异速度下降主要用于一般保种群的遗传监测 第四章 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目标 7 一、石门马头山羊现状 石门县是马头山羊的中心产区,近几年来,实施产业化建设,推广种草养羊、退耕还草、秸秆养羊以及羔羊育肥,普及科学养羊新技术,石门马头山羊数量发展很快,2003 年全县养羊突破100 万只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种羊已销往南到珠海,北到内蒙的十几个省市,是“九五” 期间农业 部推广的山羊品种,已成为推广面积较大的优秀地方品种。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数量发展,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虽然制定马头山羊品种的地方标准,但缺乏造优淘劣的详细依据,品种参差不齐,变异较大二是近交现象严重,父女、兄妹等嫡亲交配现象十分普遍,部分乡村和地区羊品品质退化,体格偏小,抵抗力下降三是杂交影响纯种繁殖,目前已引入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其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因而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本品种的繁育 鉴于上述情况,开展石门马头山羊保种和利用势在必行 二、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目标 1、有效保护石门马头山羊品种基因库,控制近亲交配,在20 世代内近交系数保持 0.1 2、建立 300 只核心群,承担创新品系的培育,培育体大、高产、早熟、抗逆和综合五个品系品系的平均水平达到本品种的顶尖水平 8 3、建立二级保种群基地乡 5 个,10 个保种村,保种羊达到2000 只,体长与胸围提高 5~8%,日增重 100g 提高到 150g,屠宰率达 58%保持高繁殖率和高品味的肉质建立三级保种群20 万只,开展一般性的选优淘劣工作 4、建立品种鉴定标准,使品种的选优淘劣有据可循,使石门马头山羊品种的繁殖走上标准化、等级化,达到优质优价。
第五章 石门马头山羊种质测定 种质测定是保种最基础的研究,通过种质测定才能清楚了解石门马头山羊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符合石门马头山羊种质特征的鉴定标准虽然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进行一些种质方面的测试,但不够系统和全面,不适合保种工作的开展下述工作必须保种初期进行 一、品种特征:包括毛色、头型、体躯结构、睾丸与乳房、四肢以及整体结构的分布情况 二、产肉性能:2、7、12 月龄以及成年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肉脂比、胴体产肉率以及眼肌面积的测定,研究产肉性能生长规律 三、板皮品质:包括生皮的面积、重量、厚度、质地以及质量的公布状况、成品革的抗强强度、抗断强度、分割层次、容重 四、繁殖性能:包括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初情期、妊娠期、 9 产后第一发情期、初产母羊产羔率、经产母羊产羔率、初生体重、60 日龄断奶体重 五、生长发育:二月龄、七月龄、十二月龄、十八月龄的体长、胸围、体重 六、成年母羊的泌乳性能测定:包括泌乳长短、泌乳量、乳的主要成分 七、青年羊的生理常值和血液生化指标 八、放牧习性测定:包括放牧距离、采食时间、游走、休息、反刍时间分配、采食量、采食植物种类 九、肉质分析:包括肉的营养成分、保鲜能力、系水度、导电率、PH 值 的变化。
第六章 石门马头山羊鉴定标准 根据目前掌握的石门马头山羊的种质特点,制定石门马头山羊鉴定标准,作为保种和鉴定分级的依据,随着种质特性的深入研究和鉴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订 一、 石门马头山羊地方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头山羊商品羊的术语和定义、特征特性、活羊分级、羊肉质量、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马头山羊种羊、商品羊鉴别、等级鉴定和产品 10 质量检测 2、品种特征特性 2.1 外貌特征马头山羊均无角而有髯,头形似马,鼻梁较平直,耳大稍向前倾斜,眼大有神部分羊的颌下左、右各有一肉赘体躯呈长方形,骨骼坚实,结构匀称,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臂部宽大,尻稍倾斜尾短而上翘乳房发育较好,有效乳头二个四肢粗健端正,蹄质坚实行走步态如马,尤其是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