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99.60KB
约38页
文档ID:326211277
孵化效果的检查和分析课件_第1页
1/38

一 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5、入孵蛋雏苗率=出雏数/入孵蛋数*100%,指健雏数占入孵蛋的比例,一般在87%以上6、入孵蛋健雏率=健雏数/入孵蛋数*100%,指健雏数占入孵蛋数的比例,一般在85%以上7、健雏率=健康雏数(或售出雏苗数)/总雏数*100%健雏是指精神良好,无明显肚脐愈合不良、无盲眼、无跛脚、无畸形残次、重量大于或等于该品种最低重量的标准的健康鸡苗,一般在98.5%以上第1页/共38页二 正常情况种鸡不同周龄的无精蛋和各孵化期胚胎死亡的比例 自然周龄无精蛋 15天 610天1117天1821天死亡累计28周前 7 4 1 1 6 1229-55周 3 2 1 1 2.5 6.556周以后 7 4 1 1 3.5 9.5平均 5 2.5 1 1 3.5 8.0 第2页/共38页三 孵化期种蛋不同放置对孵化的影响 小头向上孵化的入孵蛋健苗率比正常低22.7%,如果验蛋不严,入孵蛋中有1%的种蛋是平放或小头向上孵化,则会导致孵化率下降0.10.3%,详见表 第3页/共38页孵化 受精率 入孵蛋健 次苗率 啄壳出壳 啄壳位置比例位置 100%苗率%时间(小时)大头%中部%小头%小头 93.6 86.0 1.5 10 86 13 1向下小头 93.6 63.3 12.6 20 3 27 70向上平放 93.4 73.5 6.8 16 35 39 26第4页/共38页四 胚胎发育的检查与分析 每枚蛋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反映到胚胎的发育上就有快慢差异,这在老龄鸡蛋表现尤为明显,产蛋高峰期胚蛋质量好,差异就小,可见即使孵化条件得当,胚胎发育特征也并不一定都与发育标准完全一样,一般按70%的胚蛋整体情况已符合标准情况进行判断,如70%胚胎已符号标准“蛋相”,10%的胚胎发育偏慢,约有20%胚胎发育是偏快的,测认为定温是适当的。

若通过抽查分析,发现孵化用温偏高或偏低,将孵化用温在原基础上降低或升高0.1摄氏度,孵化效果能得到很好的改变在生产中必须掌握胚胎的三个典型“蛋相”,简述如下:第5页/共38页四 胚胎发育的检查与分析(1)孵化5天的胚胎(黑眼)正常:1/3的蛋面布有血管,可明显见到胚胎黑色的眼俗称“黑眼、起珠”异常:1受精率正常,发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一般温度较高2受精率正常,发育略慢,死胚少一般温度偏低3气室大,死胚多多出现血线、血环,有时粘于壳上,散黄多,“白蛋多”一般是种蛋储存时间过长4胚胎在小头上发育大头朝下放置5胚胎发育参差不齐机内温差大、种蛋储存时间明显不一或种蛋源于不同鸡群6破蛋多,胚胎大量死亡且死亡时间不集中,散黄蛋多,气室可动,系带受到剧烈震动或受冻(存放温度在0度以下)第6页/共38页四 胚胎发育的检查与分析(2)孵化10天胚胎 正常:尿囊血管在小头“合拢”除气室外,整个蛋面均布满血管,正面血管粗,背面血管细异常:1尿囊血管提前“合拢”,死亡率提高孵化前期温度偏高2尿囊血管“合拢”推迟,死亡率较低温度偏低,湿度过大或种蛋偏老3尿囊血管未“合拢”小头尿囊血管充血严重,部分血管破裂,死亡率高,温度过高。

4尿囊血管未“合拢”但不充血温度过低,通风不良,翻蛋异常,种蛋偏老或营养不全第7页/共38页四 胚胎发育的检查与分析5胚胎发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机内温差大,局部超温6胚胎发育快慢不一,血管不充血储存时间明显不一7头位于小头一般是大头朝下8孵蛋爆裂,散发恶臭气味脏蛋或孵化环境污染第8页/共38页四 胚胎发育的检查与分析(3)孵化17天的胚胎 正常:一小头对准光源照蛋,小头在也看不到发亮部分或紧有少许发亮俗称“封门”异常:1“封门”延迟,气室小温度偏高或温度偏低2“封门”提前,血管充血温度偏高3不“封门”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正常,种蛋偏老,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第9页/共38页五 出雏间的观察 胚胎正常的啄壳、出壳时间和比例,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胚蛋的啄壳高峰是19.5天左右,出壳高峰是20天左右孵化时间 460 470 480 490 495-500啄壳 10%60%90%基本 拣苗 结束出壳 2%10%80%第10页/共38页五 出雏间的观察1啄壳情况的检查(1)啄壳时间 与出雏高峰时间一样,每种禽蛋啄壳时间也应是相对恒定的,若出雏高峰提前或推迟,预示用温可能偏高或偏低。

2)啄口位置和形状 啄口位置应在蛋的中端与钝端之间,啄口成“梅花”状,清洁的小裂缝若在小头啄壳,说明胎位不正;若啄壳的位置在钝端很高的地方,说明雏鸡通过小的气室来啄壳,可能湿度偏大;若啄壳有血液流出,可能用温不当第11页/共38页五 出雏间的观察2出雏情况的检查(1)出雏高峰时间检查 若出雏高峰期比正常提前或推迟,可能用温偏高或偏低无明显的出雏高峰期,这可能与机内温差大、种蛋的储存时间不一或种蛋来源于不同周龄的种鸡等有关2)出壳鸡检查 观察雏鸡活力及结实程度,体重大小,卵黄吸收情况,绒毛色泽、长短及整齐度,喙、脚、跗部的表现1绒毛“胶毛”一般为温度过高过低、但贮存期过长或翻蛋异常2雏鸡出壳拖延、软弱无力、腹大、脐部收缩不全、“胶毛”用温偏低或湿度过大第12页/共38页五 出雏间的观察3雏鸡干瘦、有的肠管充血并拖在外面,卵黄吸收不良一般是整个孵化期用温偏高4雏鸡出现无头颅、瞎眼、弯趾、鹦鹉喙、关节肿大等畸形症状与遗传、早期高温孵化或营养缺乏有关5腿脚跛缩、腿部静脉血管突出或口内组织色深且异常干燥出雏机湿度太低以及雏鸡在出雏机内所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脱水症状6跗部色红出壳困难的表现7雏鸡喘息。

温度过高、缺氧或传染病第13页/共38页六 胚胎死亡原因 1影响因素当遇到孵化效果不理想时,往往从孵化技术、操作管理上找原因,而很少去追究孵化技术以外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孵化成绩是受到多种因数的影响,总结其原因有主要三个因素: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和孵化条件,第一第二因素决定孵化种蛋的质量,是提高孵化率的前提,第三因素是影响孵化效果的关键第14页/共38页六 胚胎死亡原因 整个孵化期胚胎死亡的分布规律,主要存在着两个死亡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孵化前期,鸡胚在孵化第35天,死亡原因:35天正是胚胎生长迅速、形态变化显著时期,各种胚膜相继形成而作用尚未完善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很敏感,稍有不适,便影响一些弱胚的 发育,甚至引起死亡第二高峰期出现在孵化后期,鸡胚在孵化第18天以后,原因是此时胚胎从尿囊绒毛膜呼吸过度到肺呼吸时期,胚胎生理变化剧烈、需氧量大、自温剧增,对孵化环境要求高,若通风换气不良散热不好将会进一步加大胚胎死亡,主要受胚体生命力的强弱影响第15页/共38页六 胚胎死亡原因2、孵化各期胚胎死亡原因(1)前期死亡:种蛋的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营养:主要是维生素A.B2,E.K和生物素;疾病:感染白痢,伤寒;种蛋储存时间过长,保存温度过高或受冻;种蛋熏蒸消毒不当;孵化前期温度过高或过低;种蛋运输时受剧烈震动;种蛋受污染;翻蛋不足。

2)中期死亡:种鸡营养水平及健康状况不良营养:VB2或硒缺乏症,缺维生素时多出现水肿现象;疾病:感染白痢,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传支等;孵化:污蛋未消毒,孵化温度过高,通风不良第16页/共38页六 胚胎死亡原因(3)后期死亡:种鸡的营养水平差,如缺乏维生素B12、D3、E、叶酸或泛酸、钙、磷、锌或硒的缺乏;蛋贮放太久;细菌污染;小头朝上孵化;翻蛋次数不够;温度、湿度不当;通风不足;转蛋时种蛋受伤;细菌污染4)啄壳后死亡:若洞口多黏液,主要是高温高湿;出雏期通风不良;在胚胎利用蛋白时遇到高温,蛋白未吸收完,尿囊合拢不良,卵黄未进入腹腔;移盘时温度骤降;种鸡健康状况不良(感染新城疫,传支,白痢,伤寒副、伤寒等);小头向上孵化;头两周内未转蛋;转蛋时将蛋破裂,1821天孵化温度过高,湿度过低5)已啄壳但雏鸡无力出壳:种蛋贮放太久;入孵时小头向上;孵化器温度太高或湿度太低或翻蛋次数不够;种鸡饲料中维生素或微量矿物质不足第17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 1温度偏低 孵化温度偏低,将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胚胎发育迟缓,气室偏小,胚胎死亡率相对增加,出雏鸡质量下降解剖死胚主要特征为全身贫血、胚膜和内壳膜粘连、尿囊充血、心脏肥大、卵黄呈绿色,残留胶状蛋白等,与一般条件下相比,温度偏低会较多和较明显的看到头部皮下和颈部肌肉水肿,在许多情况下,有类似血肿的明显出血,在切开皮肤时,可见皮下有黏液的聚集。

小鸡表现为:脐带愈合不好,体弱、站不稳腹部膨大,在蛋壳中常见有残留未被利用的蛋白和胎粪在孵化的任何日龄对胚胎长久和强烈低温时,胚胎会进入特殊的假死状态,最终死亡低温对胚胎的发育影响与胚龄、持续时间和温度降低程度密切相关,胚龄越小影响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第18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 2温度偏高 在尿囊合拢之前的孵化温度偏高能促进胚胎的生长发育,但在尿囊合拢之后的高温会抑制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当孵化温度超过42度,胚胎在23小时死亡,如头两天孵化温度过高,在第56天出现粘壳胚蛋较多,畸形增多;在第35天孵化温度过高,尿囊“合拢”提前;在长久的过热条件下,幼雏的啄壳和出壳提前开始,有时可提前到第18天,但出壳不整齐,出雏时间要拖长;若短期强烈温度偏高,尿囊合拢提前,尿囊血液呈黑色,解剖19天后的胚蛋,可见皮肤、肝、脑和肾有点状出血,胚胎错位增多,多为头弯在左翅下或两腿间在孵化后期长时间温度偏高时,将使幼雏收脐为完全已出壳,出雏较早但出雏持续时间延长,破壳后死亡多,解剖可见卵黄囊大而未被吸入腹腔,剩余尚未被利用的粘稠蛋白,色浅黄,头和足位置不正,皮肤、卵黄囊、心脏、肾脏多呈暗红色,充满血液。

温度偏高所孵出的雏鸡一般表现为:体形瘦小,许多雏鸡脐环扩大,卵黄囊收缩不完全(钉脐)的比例增大第19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3 湿度过高 温度过高时,胚胎发育迟缓,胚胎失重不足(118天正常失重率为10.313.5%)常见现象有胚蛋气室小、尿囊合拢迟缓雏鸡精神不振,腹部膨大、绒毛较长、脐部愈合不良,很多雏鸡陆续死亡与出壳后一周之内闷死在蛋壳里的幼雏,黏液包裹着幼雏的喙或从喙壳部位溢处,并迅速干涸,从而使胚胎窒息死亡,或喙和头部绒毛与蛋壳粘连,是雏禽头部不能活动啄壳时洞口黏液多,喙粘在壳上,解剖常见蛋中仍留有羊水、尿囊液和未被利用的蛋白,卵黄呈绿色,胃、肠充满液体第20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4 湿度偏低 湿度过低时,胚胎生长发育稍加快,出壳时间提前,胚胎死亡率与相对湿度偏低的程度呈负相关,相对湿度越低,胚胎死亡率越高蛋内水分蒸发过快,气室增大,啄壳部往往靠进禽蛋的中央处(正常为1/3处),雏鸡表现为:体形瘦小,绒毛较短且干燥无光泽、发黄、有时粘壳,这些症状和过热的结果相似剖解死胚可见羊水完全消失,绒毛干燥,卵黄粘滞此外,由于缺少羊水的润滑作用,雏禽难于围绕蛋的纵轴翻转,小雏鸡难于破壳出来,以使助产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啄壳会导致尚未萎缩的尿囊血管机械性损伤而出血,常见蛋壳干燥,有出血的痕迹。

第21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5 通风不良 在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要不断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当孵化机内含氧量低于21%时,每降低1%的含氧量,孵化率将降低5%左右含氧量高于21%时也会降低孵化率若出现机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0.5%时(应保持在0.2%左右)将对孵化率产生影响,高于2%时孵化率急剧下降,超过5%时孵化率为零第22页/共38页七 孵化条件不当对孵化效果影响与分析通风换气、温度和湿度三者有密切的关系通风换气增大时,对温度和湿度均为降低;通风不良时,机内空气不流通,湿度增高,当环境温度增高时,易出现超温,冷却频繁,对温度均匀性有影响通风换气与胚胎二者之间也有密切关系,在孵化过程中,胚胎除了与外界不断进行气体交换,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