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应用观察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50KB
约8页
文档ID:20483686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应用观察_第1页
1/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与缩宫素应用观察摘耍日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的 临床止血效果方法 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2008年6月-2012 年12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索组(采 用垂体后叶素加0. 9%氯化钠注射液子宫肌层注射)和缩宫素组(采用缩宫 素子宫肌层注射)结果术中用药15inin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出血量、 手术时间及血压垂体后叶素组术中出血量65. 222. 3 mL,手术时间为 55.3 25.2min;缩宫素组术中岀血量98. 332. 3mL,垂体后叶素组手术 时间为55. 3 25. 2min,而缩宫素组手术时间为80. 226. 3min0垂体后 叶素组患者血压(收缩压)较缩宫素组明显升高10~30minHg, 30min后逐渐降至正常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 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其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是短暂的,值得临床 推广和应用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垂体示叶素缩宫素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女性子宫肌瘤患 病率为20%〜30%[1]。

50%女性的子宫肌瘤是无症状的[2]手术治疗是子 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尤其是较大的、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往往需要 行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3]对于未生育或40岁以下较年轻的患者多选择肌瘤剔除术肌瘤切除术手术途径包括经腹、经阴及内镜等,其 中内镜通常包括腹腔镜和宫腔镜,两者作为不同位置肌瘤的治疗方式已经 广泛应用于临床[4]近年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U成为保留器官 功能的理想术式,因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局部粘连 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公认为治疗子宫肌 瘤的金标准[5]但宙于子宫血运丰富,子宫肌瘤剔除后子宫创面较大, 出血较多,临床常用的缩宫索因作用时间短、促进子宫收缩力较差,•且腹 腔镜手术不能像开腹手术可以真接用手压迫子宫减少出血,因此实施止血 更加怵I难,出血多成为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最主要原因,这一问题是长 期困扰妇科医师的难题[6, 7]o如何减少术中出血量,则成广人学者主耍 关心的问题[8]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统计近4年来,行腹腔 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筛选出79例在术中应用过垂体后 叶素或缩宫素患者,对其止血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统计,现将有关结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从2008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 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根据病例资料记录完整和筛选的标准, 最终选中79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筛选过程(见图1)79例患者手术前均行阴道B超明确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并确诊为: 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年龄:28〜49岁,平均37.3岁,均已婚全部病 例中,单发肌瘤26例(占32. 91%)、多发肌瘤53例(占67. 09%);每一患者的肌瘤个数2~5个,肌瘤直径3-6cmo 79例患者随机分组为垂体后 叶索组40例,缩宫索组39例,2组患者年龄、肌瘤大小、肌瘤个数均无 显著性差异(见表1)1. 2手术方法79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术中持续导尿,取脐上弧形切口长约10血 穿刺形成气腹,置入腹腔镜检查盆、腹腔情况直视下在麦氏点、反麦氏 点及耻骨联合上2cm腹中线左侧旁开2cm处分别穿10mm, 5mm, 5mm操作 孔向上拨开肠管,举宫器上举子宫,暴露并辨认子宫肌瘤部位穿刺针 经左下腹操作孔穿刺入子宫肌壁,在肌瘤周围子宫肌层注入:垂体后叶素 6TU+0. 9%氯化钠注射液8mL (垂体后叶素组),或缩宫素20TU (缩宫素组)。

注射后见子宫迅速收缩,瘤体表面苍白,单极电钩切开子宫浆肌层和肌瘤 表面假包膜深达肌瘤,肌瘤钻固定肌瘤电极电钩分离肌瘤包膜至肌瘤完 全剔除,显出血点用双极电凝止血,肌瘤残腔用1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 缝合时应注意不留死腔,肌瘤用粉碎器粉碎后取出吸净盆腹腔积血,记 录出血量冲洗盆腔,取出操作器械,排出腹腔气体,拔出套管针,缝合 切口1.3观察指标2组分别注射lOmin, 20min, 40min后观察血压变化、记录术中出血 量、手术时间出血量的统计是以吸引器瓶内血量计算,手术时间以开始 切开皮肤至缝合切口结束为止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采用X2检验,P<0. 05表示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从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情况看,垂体后叶素组的手术时间 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垂体后叶素组术 中出血量平均65mL,较缩宫素组98 mL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组手术时间, 平均为55min较缩宫素组80min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根据肌瘤数冃及大小 而异,最短35min,最长1. 05h,平均约50min (见表2)2.2从2组术中血压变化比较看,垂体后叶素组用药15min后,收缩 压上升10~30mmHg显著高于缩宫素组,垂体后叶素组有5例注射垂体后 叶素5min ifiL压达到150/90mmHg;其余病例血压均未超过140/90inmHgo用药后30min 2组收缩压 上升无显著性差异。

垂体后叶素组血压升高的患者,血压最迟在术后1〜2 天完全恢复正常2. 3 2组患者术中分别注射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注射后5min, 15min, 30min 心电图检查,心率、QT间期等,垂体后叶素组QT间期显著延长 2组术中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无输血,术后也无盆腔感染发生,术后 胃肠恢复时间和住院天数无差异性术后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月经正常, 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全部病例术示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3讨论3.1由于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小的子宫肌瘤 不影响子宫腔及子宫内膜,这类患者通常无症状;较大的子宫肌瘤可引起 患者异常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痛经、贫血,甚至不孕等,一且其相关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女性对生活质量耍求的不断提高,人多数子 宫肌瘤患者,尤其是年轻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都希望保留子宫,维 持完整的生理功能[8]近几年,患子宫肌瘤的人数逐年快速增长,而肌 瘤大多为多发性,这也说明一个妇女一生中面临的手术,可能是2次及多 次[9]由丁•腹腔镜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示疼痛轻、局部粘连少、切 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筹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青睐[10] o 因此,腹 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最佳的手术选择,但该手术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 是术中出血,如何在术中有效的止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术中子宫 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或缩宫素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这2种药物的 应用选择,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3.2垂体后叶素是动物脑垂体后叶素提取的水溶性成分,含缩宫素和 血管加压索2种活性成分,它代谢快、半衰期短,在体内仅维持20~30min, 对平滑肌有强烈的收缩作用因此,垂体后叶素注射于子宫肌躁后,可引 起子宫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的双重收缩,对于非妊娠子宫比缩宫素的治疗 效果更好缩宫素的特异性受体不仅存在于肌细胞,也存在于羊膜和蜕膜 上,故它对妊娠期子宫的收缩作用效果好,但对非妊娠子宫效果不佳,可 能与缩宫素受体表达少有关血管加压素作用于子宫肌层的Via受体,妊 娠期和非妊娠期妇女的子宫均表达此受体[11],所以在非妊娠期垂体示叶 素比缩宫素对了宫收缩的作用更显著本研究中40例术前子宫肌层局部 注射垂体后叶素组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与缩宫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由 于缩宫素主要是对于孕期的子宫平滑肌起到一个较强的收缩作用,止血作 用效果较好而对于非孕期的子宫效果不佳妇科手术患者为非孕期子宫, 其肌层中缩宫素受体少,对缩宫素不敏感,止血效果差,而应用垂体后叶 索对孕期和非孕期的子宫均有强烈的收缩作用。

小剂量垂体后叶索引起注 射部位血管强力收缩,局部血流下降明显,但对整个循环系统并无明显干 扰,其代谢快、作用迅速本研究中应用小剂量6IU于子宫浆肌层切开前 肌层注射,观测用药前后所有患者的心率均无变化,用药后患者未出现心 率改变,可见该剂量为安全有效剂量垂体后叶素应用时应注意穿刺肌层 注射前先冋抽,冋抽无血后再行注射,这样可防止药物直接注射入血管, 作用于内脏小动脉及毛细血管,使其收缩而引发患者的恶性高血压3.3应用垂体后叶素在手术中可以有效地控制出血,出血减少的效果 明显,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便于操作,极大地缩短手术时间,也降低手 术难度肌瘤切除中止血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医生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术者的熟练程 度尤其是对瘤床的创面止血、缝合、打结技术,也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12]患者未出现近期并发症,这说明腹腔镜下有效的止血至关重要,如 果术中止血不佳,术后就可能发生腹腔内出血总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是一 种操作简单、安全易行、经济、高效的止血方法,对患者术中没有明显不 良反应,易于推广参考文献:1]冯怡辰,马彩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新进展[J]・中国全 科医学,2009, 12 (5A): 820-821.[2] Rice KE, Secrist JR, Woodrow EL e tai. Etiology, diagnosis,and management of uterine 1 eiomyomas[J]・ J Midwifery Womens Health,2012, 57 (3): 241-247.[3] Marret H, Fritel X, Ou 1 darner L et al. Therapeutic management of uterine fibroid tumors: updated French guidelines]J]・ Eur J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2, 165 (2): 156-64.[4] Agdi M , Tulandi T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for myomectomy [J]. Semin Reprod Med, 2010, 28 (3): 228-34[5] 张流,赵仁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三种处理方式的效果观 察[J]・广西医学,2012, 34 (9): 1154-1156.[6] 赵正云,梁进,容健莹,等.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1, 17 (12): 1305-1307.[7] 來正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索的效果研究[J]・海峡药学,2012, 24 (3): 94-95.[8]柯小宁,李艳,张建红,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与咲塞米的临床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 ( 3) : 230-234.[9] Vercellino G, Erdemoglu E, Joe A et al. Laparoscopic temporary clipping of uterine artery dur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 Arch Gynecol Obstet, 2012, 286 (5): 1181-6.[10] 闵敏,蒋松,万晨东.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 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1, 32 (29): 6138-6139.[11] Jin C, Hu Y, Chen XC et al.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myomectoiny一一a met。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