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西地方标准《蔬菜基地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及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50KB
约6页
文档ID:378876551
广西地方标准《蔬菜基地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及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1/6

ICS65.020.01B 05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T XXXX—XXXX蔬菜基地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及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basic requirements,basic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of vegetable base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5/T XXXX—XXXX前言本标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田东县人民政府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田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百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田东县农业局、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临桂县质监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 忠、辛华鲜、孙 燕、黄志伟、黄庭团、郭晨琳、白云霞 4蔬菜基地基本要求、基础设施及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蔬菜基地建设的总则、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蔬菜基地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  总则3.1  基地建设应符合农业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要求3.2  周边生态环境条件良好,并要依托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科学成果,充分体现整体设计、合理分区、节约投资、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适度规模、有利实施3.3  培育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蔬菜种类,应考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3.4  应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4  基本要求4.1  规划设计应根据地形地貌和建设要求,以现有道路和基本水系为规划基准点,整体规划基地路网、水利、绿化和生产系统,并进行合理分区4.2  选址宜选择交通便利、有充足水源的地区,同时具有可持续生产的能力环境条件应符合 NY 5010 的要求4.3  土地整理4.3.1  土地平整土地平整以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农业设施,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整治,适应机械化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要求。

平整后耕作层应在 20 cm 以上4.3.2  土壤改良基地应改良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中Ⅱ类的规定5  基础设施5.1  布局原则根据基地建设要求,遵循科学、生态、实效的原则,将整个基地建成拥有统一的生产、道路、水利和绿化系统5.2  道路应根据蔬菜生产的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沟渠布置,与生产区外现有道路相连接硬化主干道路宜宽 3.5 m~4 m,主要生产区硬化次干道路宽 2 m~2.5 m同时注意基地四周和渠道两边绿化配置5.3  沟渠应做到“围沟、腰沟、操作沟”相配套,有与基地相适应的蓄水、输水、排水等灌排系统要求日雨 300 mm 能够及时排出,百日无雨能保证灌溉,旱生蔬菜地下水位在 80 cm 以下外围排水沟底宜宽40 cm,深 70 cm~80 cm;田块中每隔 30 m~40 m 建腰沟宽 30 cm~35 cm,深 40 cm~50 cm;操作沟视种植作物而定,一般宽 35 cm~50 cm围沟与腰沟宜硬化固定设施,有条件的可以建设节水灌溉系统5.4  栽培设施5.4.1  塑料大棚根据生产需要建设 6 m 或 8 m 的钢管大棚,或连栋钢管大棚,新建基地宜不少于基地面积的 30%,亚热带地区可不采用温室栽培。

5.4.2  防虫网根据需要搭建面积宜不少于 20%,并以连片分体式立柱棚架、单体规模小于 1×666.7 m2~3×666.7 m2 为宜5.4.3  遮阳网宜在棚架或防虫网覆盖栽培的基础上配合应用5.4.4  喷管、滴管宜在钢管大棚、防虫网等设施内配套使用膜下塑料软滴管或喷滴管5.5  电力、泵站基地宜申报足够用电量,建有可靠匹配的电力设施,合理设置配电箱,配备相对独立固定的泵站等设施5.6  附属设施基地宜建 50 m2~100 m2 的办公管理区,50 m2 分拣车间和 50 m2 以上的仓贮库,并建有 50 m2~200 m2不等的水泥场面等5.7  其它设施5.7.1  育苗设施每个基地宜设有恒温催芽箱、按比例建有冷床或电热丝等育苗设施,最好采用穴盘育苗技术5.7.2  农业机械根据生产需要配备小型拖拉机等农机具和果蔬保鲜库等5.7.3  处理池基地宜在 20×666.7 m2~30×666.7 m2 范围内,规划建造直径 2.5 m~3 m,深 1.5 m,堆放蔬菜残余叶、茎、根和杂草清理物的发酵处理池5.8  基地保护基地宜有自然或人工边际界限,基地与外界设立的界限可以是河流、山林、人工围墙等形成的物理隔离带;应设立有标识牌或警示牌。

5.9  灾害风险防范对基地可能产生的旱灾、涝害、风害等问题,应有基本的防范措施6  管理要求6.1  建立机构成立基地领导小组或基地办公室,制定合理科学的基地建设方案、生产计划、生产记录管理等应配有必要的植保、质检等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机构植保员应具备农学、植保等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农药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并形成记录档案;负责对种植栽培人员的技术培训质检员负责对蔬菜质量的检测及对违禁药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监测6.2  管理制度6.2.1  宜制定科学的生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并张贴于墙上,确保基地生产经营有序进行和责任的可追溯基地领导小组或基地办公室应制定投入品管理办法和监督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禁用的投入品进入基地 6.2.2  应对地块进行编号;绘制有基地平面图与示意图6.3  制定计划基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种植蔬菜品种,制定相应的茬口布局,合理安排生产计划6.4  标准化生产基地应实行标准化生产6.5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化学防治的原则宜普及频振式杀虫灯、驱避害虫等物理措施,优先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使用农药应符合 GB 4285 和 GB/T 8321 的规定,严格禁止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建立病虫害防治的管理规范及操作规程6.6  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基肥与追肥相结合,配合运用叶面施肥技术,实行均衡施肥选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农家肥应经过高温堆制、腐熟等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建立肥料使用的管理规范及操作规程6.7  科学管理基地应按照相关蔬菜标准要求组织生产,科学管理,正确安全使用投入品种子、化肥、农药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设有专门的农资保管场所,完善入库和出库记录6.8  台帐记录6.8.1  基地应建有田间档案、生产经营记录台帐、农业投入品应用和产品采收记录台帐6.8.2  基地种植者档案应全面、规范,内容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种植者姓名、蔬菜品种、及种植面积等6.8.3  田间生产记录应真实、规范,内容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操作项目、操作者、操作日期、备注等6.8.4  农业投入品应用记录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投入品品类、投入量、责任人、日期等6.8.5  产品采收记录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采收品种、采收量、采收人、日期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