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与昆曲之间的不解情缘中国邮政于 2010 年 6 月 12 日发行《昆曲》特种邮票 1 套 3 枚,图案分别为“浣纱记” 、 “牡丹亭”和“长生殿” ,面值均为 1.2 元中国邮票投资交易网为全国的邮币卡收藏爱好者提供获取专业收藏知识的平台;一品唐人邮币卡商城旨在为所有的邮币卡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能购买到真正物美价廉的邮币卡同时又能享受专业、优质服务的邮币卡线上交易平台数百年的昆曲发展史中,涌现出众多的名篇佳作它们很多不仅在舞台上常演不衰,更堪称文学史中的佳作,被人们长期传颂 《昆曲》邮票选取了三部有代表性的经典剧目为邮票图案,分别为《浣纱记》 《牡丹亭》和《长生殿》 在戏剧里, 《牡丹亭》和《长生殿》名列四大名剧,大家都很熟悉而《浣纱记》则相对较冷,演出机会不是太多其实《浣纱记》在昆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也是把昆曲以坐唱拍曲演化为舞台表演的第一个剧目,第一次成功地把水磨调用于舞台,实际上它是昆曲的第一出舞台剧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 。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 ,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的伴奏乐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 ,通称昆曲 《寄子》 《泛湖》是剧中比较著名的两出 《寄子》讲述了伍子胥忠心耿耿,冒着灭族的危险死谏吴王,并把儿子寄养在齐国大夫鲍叔家的情节情境慷慨悲壮,为昆曲中少有的精品力作 《泛湖》则为全剧的尾声,勾践灭吴后,范蠡厌倦了充满斗争的政治生活,携恋人西施双双归隐太湖,属于典型的才子佳人场面邮票选择了《寄子》一出,一路上父子触景伤情,深情对唱,最后惨然离别的故事唱词古朴,曲调悠扬,老生的苍劲慷慨与贴旦的稚嫩激悲交相辉映,虽是两个男人一台戏,然而情到深处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邮票中表现少年的俊美英姿和老年白须伍子胥,突出了少年腿部用力下压的经典造型,这种处理手法使戏剧效果与绘画表现有机结合在一起,更显的画面有动静之美。
《浣纱记》作者梁辰鱼(约 1521~约 1594),字伯龙,号少白,江苏昆山人,明朝著名剧作家梁辰鱼的剧本文辞优雅华美,但其本人却是身长八尺有余的虬髯大汉,好任侠,不屑于功名在家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广交天下朋友他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作出了贡献,在当时的曲坛上颇负盛名 《浣纱记》全剧长达四十五场,剧情为春秋时期吴越争雄的故事吴王夫差在相国伍子胥的支持下兴兵伐越欲报父仇,将越王勾践困于会嵇山勾践采纳大夫范蠡计谋,厚礼卑辞吴王称臣,并携妻子大臣付吴服役勾践在吴三年,敝衣劳作,曲意事关吴王不听伍子胥劝谏赦勾践还乡越王卧薪尝胆,伺机复仇雪耻范蠡举荐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西施与范蠡倾诉离情,并把当年定情物溪纱各留一半,互嘱勿忘吴王色迷心窍不顾伍子胥反对,恣意荒淫越国此时兵精粮足,又阴施计谋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越乘机侵吴,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使吴大败,勾践拜谢西施范蠡与西施登舟远遁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 ,即《还魂记》 ,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为明代南曲的代表,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汤显祖著汤显祖(1550 —1616) ,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
出身书香门第,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权贵,曾任太常博士及一些下层官职,四十九岁时弃官回家他的戏剧创作现存主要有五种,即“玉茗堂四梦” (或称“临川四梦” )及《紫箫记》 “玉茗堂四梦”即《紫钗记》 《牡丹亭》 《邯郸记》 《南柯记》 这四部作品中,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行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杜丽娘是我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行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呼声 《牡丹亭》以文词曲丽著称,宾白饶有机趣,曲词兼用北曲泼辣动荡及南词婉转清丽的长处明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牡丹亭》是中国昆曲史上不朽的杰作邮票画面中,柳梦梅双手略扶杜丽娘双肩,杜丽娘侧身而立,顾盼生情的眼神中极力掩饰着女性欲说还羞的娇柔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二人通过动作传达出丰富的内在情感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 ,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 《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有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既颂扬了生死不渝的人间真情,又批判了中国封建时代上层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表现出清醒的历史和政治意识这枚邮票则是肖像式构图,放大后的人物形象强调了唐明皇和杨贵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恩爱情景朱红色的服装映衬出两人相爱的热烈和皇家生活的高贵华美昆曲邮票上的人物杜丽娘、杨玉环已在以前发行过的邮票上出现过,比如纪 94 梅兰芳邮票—3 的游园惊梦,小型张的贵妃醉酒1983 年 T87 京剧旦角-6 的杨贵妃邮票;1984 年 T99 的牡丹亭邮票另外台湾也有出现过相关的邮票,比如 1997 年发行的特 375 元杂剧,第四枚图案梧桐雨就是唐明皇思念杨贵妃画面的邮票;1999 年发行的特 401 明代传奇邮票的第一枚就是浣纱记,表现出范蠡初遇西施的情景,画面西施正在溪边浣纱,范蠡在身后侧面而视 台湾最初发行的戏剧邮票是 1970 年的专 67 中国戏剧邮票,全套 4 枚,分别是还我山河、孝行感天、巾帼英雄、千里寻兄,表现出忠、孝、节、义。
1982 年发行的专 180古城会邮票表现出三国关羽千里寻兄后与张飞刘备在古城相会的情景1992 年发行的戏剧邮票分别表现出车船马轿戏剧装扮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