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研究商丽媛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9(000)010 【总页数】6页(P47-52) 【作者】商丽媛【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区域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本文在梳理新型显示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进行 SWOT分析,剖析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探讨未来 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并提出苏州进一步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对策建议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显示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广泛应用于社 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小型便携式终端、中型笔记本电脑显示和大屏幕平 板电视等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新型显示技术呈现数字化、平板化、柔性化发展, 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技术生长点,韩国、日本和欧美占据技 术优势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不断扩大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面对国内外新型 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苏州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找准发展定位,系统谋划产业布 局,加快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一、新型显示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主流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有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 致发光显示(OLED)三种,具有较高的技术成熟度和市场规模。
此外,还有近年 来新兴的电泳显示(EPD)、量子点自发光显示(QLED)、3D立体显示、激光 投影(LDT)、场致发射显示(FED)等技术和产品也开始出现一) TFT-LCD 领域从国外来看,日本TFT-LCD上中下游产业链齐全,企业技术实力领先,特别是玻 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液晶材料、光学薄膜、关键设备等上游材料行业, 日本占据绝对技术优势韩国以三星和LG两大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公司为引领,带 动各相关行业发展,特别是中游面板制造,面板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位美国相关 企业在玻璃基板、光学薄膜、关键设备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在下游应用产品开 发实力较强欧洲部分企业在液晶材料和关键设备领域,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一席之 地从国内来看,中国台湾承接了日本TFT-LCD产业转移,形成了较完整的上中下游 产业链,部分企业如友达光电、联咏科技等在各自领域的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但与日、韩、美、欧等国企业技术实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大陆通过近十年 的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鄂四个TFT-LCD产业集聚区,其 中,珠三角TFT-LCD产业规模占全国的50%,上中下游产业链齐全,天马微、华 星光电等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是中国大陆TFT-LCD产业实力最强的区域;长 三角TFT-LCD产业稳步发展,从产业链建设和企业创新实力来看,苏州是区域 TFT-LCD产业发展领先的地区;京津冀地区以京东方为龙头,TFT-LCD产业发展 迅速;成渝鄂地区TFTLCD产业主要以四川长虹下游应用为主。
二) OLED 领域日本仍然在全球OLED产业占据较强优势,从OLED材料、OLED元器件、关键 设备、面板制造和下游应用各领域拥有多家知名企业韩国的三星和LG两大公司 也是OLED产业的重要力量美国部分公司在上游材料及元器件和关键材料领域 技术实力较强欧洲在OLED元器件和关键设备制造领域有一定技术优势中国 台湾在TFT-LCD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OLED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珠三 角地区以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柔宇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带动OLED产业链发 展,在OLED材料、OLED元器件、关键设备领域涌现多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企业长三角地区在OLED产业发展中表现突出,特别是位于苏州市的三星(苏 州)、友达光电、国显光电等企业,在国内外OLED面板生产领域具有较强竞争 力,其他如OLED材料、OLED元器件等行业在长三角区域各省市具有良好发展 态势京津冀和成渝鄂地区也积极发展OLED产业三)其他新型显示领域美国在新兴的量子点显示、Micro LED、激光显示、3D立体显示领域拥有多家技 术领先的中小型创新公司,这与美国科技创新领先地位相符合相比之下,日本主 要是SONY等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关注新兴显示技术领域。
同样情况的是韩国,三 星和LG两大公司积极研发量子点显示、MicroLED、3D立体显示等先进技术欧 洲在量子点显示、激光显示、3D立体显示等领域也出现了一些科技创新型公司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各地重视新型显示产业技术研发,鼓励和推 动区域新型显示相关企业大力开展量子点显示、MicroLED、激光显示、3D立体 显示等先进技术研发,抢占新型显示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加快实现新型显示产业〃弯道超车”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部分企业在这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苏州依 托自身在纳米产业方面的优势,在量子点显示、MicroLED、3D立体显示等行业 走在前列,涌现了星烁纳米、苏大维格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为长三 角区域及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二、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SWOT分析总体上看,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运用SWOT分析法,对苏州发展新型显示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研 究,准确把握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状况,为进一步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 据一) 优势分析(1) 形成较完善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产 业链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形成了以三星显示、友达光电、龙腾光电、国显光电等中 游液晶面板龙头企业为弓I领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成为长三角和全国重要的新型显 示产业基地。
新型显示上游材料元器件产业在苏州有完善配套,其中驱动IC、背 光模组等行业具有一定优势下游终端厂商众多,无论大尺寸还是中小尺寸的液晶 面板,应用渠道非常广泛,囊括了智能、数码相机、平板电脑、车载显示、液 晶电视、工控监视器等各类产品,大部分用来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电子消费市场2) 集聚多家知名企业苏州集聚了多家新型显示领域国际知名厂商上游的旭 硝子公司、捷时雅精细化工、默克电子、3M材料、爱德万测试等,均为各行业的 世界领先企业中游面板领域,三星显示、友达光电是全球排名前五的液晶面板生 产厂商,在苏州均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本土企业中,苏州昆山龙腾光电是国 内最具规模的五代线TFT-LCD生产厂商,位居全球智能机面板供应商第七位,小 尺寸面板在全球市场占比接近10% ;国显光电拥有超过3000个关键专利,制定 或修订了四项OLED国际标准,目前正积极建设第6代AMOLED量产生产线在下游应用领域,集聚了明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生产厂商,显示面板应用产品种类 众多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苏州纳米产业和激光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新型显示相 关的纳米光学膜和激光设备涌现了多家高企,形成了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鲜明 特点。
3) 行业集聚态势明显苏州新型显示相关行业呈现明显集聚态势整体来看, 昆山市和苏州工业园均形成了以大型中游面板企业为引领的较完整产业链昆山市 以龙腾光电、国显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龙头企业为引领,集聚了旭硝子、之奇美、 东旭光电等知名配套行业厂商,形成了新型显示全产业链发展的良好态势,在 OLED领域布局较早,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领先国内,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苏州 工业园半导体产业发达,集聚了多家驱动IC厂商,台湾排名前十位的半导体企业 有一半在工业园设立工厂;同时,工业园区以三星显示为龙头,集聚了多家背光模 组和关键设备生产商,配套行业具有一定基础吴江区在背光模组、玻璃基板等上 游材料行业表现较好,未来京东方(苏州)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将加快吴江区在新 型显示全产业链的发展苏州高新区集聚了新型显示领域多家企业,具有一定发展 潜力,目前在液晶材料、背光模组、关键设备、下游应用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特 别是液晶设备厂商数量较多张家港市和太仓市在光学薄膜领域拥有多家高企;常 熟市、吴中区和相城区均有新型显示相关企业二)劣势分析(1) 部分产业配套建设不足虽然苏州已形成了以三星(苏州)、友达光电、龙 腾光电、国显光电等液晶面板龙头企业为引领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但在玻璃基板、 液晶材料、制造设备等配套产业领域,行业规模较小,企业实力较弱,产业链存在 短板,影响未来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平衡提升。
2)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苏州新型显示产业中相当多的企业为知名公司的代 工工厂,虽然产值较高,但对苏州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有限,随着人力 等成本不断增加,部分代工企业难以为继,如偏光片生产商日东电工在2018年初 撤离,对苏州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是苏 州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上游材料领域,苏州的技术创新实力与 国内外先进地区相差较大,需要加快推动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3) 高端产线带动能力不够从新型显示产业未来发展来看,苏州在TFT-LCD 高世代线布局上与合肥等地还存在差距,目前仅有三星一条8.5世代线,主要供应 三星本公司,友达光电、龙腾光电、国显光电的面板生产线主要供应智能、平 板电脑等中小尺寸面板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州市乃至整个江苏省产业链下游大尺 寸液晶电视整机生产企业较少,造成后端需求不足,市场占有率不高对超高世代 生产线引进力度不够,将对苏州新型显示产业的未来市场占有率产生一定影响三)机遇分析(1) 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从全球发展态势看,新型显示产业规模不 断扩大,电视、 显示器、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等传统市场显示器尺寸 持续增长,车载、公共显示、智能家居、虚拟VR/AR等新兴市场需求逐渐增大, 据统计,2016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新型显示面板出 货面积为2.02亿平方米,产值超过1150亿美元。
据IHS预测,2020年新型显 示面板出货面积将增长至2.24亿平方米目前,显示面板生产主要集中在东亚的 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未来苏州新型显示产业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2) 我国加大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新型显示支持 政策,加快推动新型显示的发展2010年的《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 规划》和2014年的《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的 出台,推动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 的重要力量2017年我国新型显示面板出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30%,仅次于韩国 排名全球第二,并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3) 江苏积极布局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江苏省新型显示产业主要以TFT-LCD为 主,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目前,新型显示产业已被列入江苏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以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重 点,完善TFT-LCD产业链,重点发展OLED产业,布局新型显示技术,拓展规模 应用领域,形成区域集中发展优势,打造全国领先的高端显示基地苏州作为江苏 省重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拥有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吴江经济技术开 发区国家级光电显示器件产业园,应把握江苏加快调整优化新型显示产业结构的大 好时机,推动实现苏州新型显示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四)威胁分析(1) 新型显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从全球新型显示产品市场份额来看,液晶显示 占据平板显示市场份额的80%以上,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显示 (OLED)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开始应用到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及平板电视上,韩 国三星和LG都已开发出55英寸的AMOLED电视,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柔性显 示技术是新型显示产业的研究热点,韩、日、美等国的企业纷纷投入开发柔性显示 产品,占据未来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