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保护“七大行动”摘要一、 流域“两违”整治全面规范整治流域民房建设:《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条例》,洱海主要入湖河道两 侧各30米、其他湖泊周围50米以内范围划定为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从2017年 起,除环保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禁止在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内新建建筑物、构筑物, 实行只拆不建,禁止拆旧建新;暂停在建户建设,逐户进行复核,已建的违法违章建筑坚决 依法拆除二、 村镇“两污”整治加快截污治污项目建设:坚持规模化集中收集处理和分散处理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加快 推进洱海流域城镇及村落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建设,最大限度提高洱海流域城镇及农 村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排放率在人口集中村落主要采取规模化集中收集处理方式, 在人口居住分散、地势低洼的村落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加快污水应急处理项目建设:西湖村落污水罐装收集集中处理方式;入洱海流域城镇及 村落污水收集处理ppp项目规划的主要入河流、重要湖泊、水源地周边村落,在工程建设 期间无法集中收集污水的,2017年3月底完成1000个污水收集罐安装,用吸粪车运到就 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2017年6月底在牛街乡龙门村、三营镇菜园村、凤羽镇铁甲村、右所镇声街村等村庄 建设500亩表流湿地,配建60公里截污沟(管网)将污水接入湿地净化处理。
对离主要河 流、湖泊较远的村庄借鉴合续生物接触氧化等新技术进行处理,不让生活污水未经处理 直接进入河道加快垃圾清运处理常态化项目建设完善洱海流域集镇及农村生活垃圾清运系统,进 一步健全"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乡)清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集处理 工作机制,完善垃圾清运费收缴制度,逐步提高覆盖面和标准2017年2月实现 设施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行、政府监管考核三、 面源污染减量行动抓实生态隔离带建设:加大主要入湖河流两侧和湖泊周边土地流转力度,在永安江、罗 时江、弥苴河下段3条主要入湖河流两侧100米,以及弥茨河、凤羽河等其他支流两侧各 50米和西湖、茈碧湖、海西海周边100米建立生态种植隔离带,建设生态截污沟并配建串 珠式多塘系统2017年1月底完成永安江两侧50米1200亩木瓜树种植,6月底前完成弥 苴河下段、罗时江、弥茨河、凤羽河两侧土地流转7200亩,年底完成生态种植隔离带、120 公里生态截污沟和50个多塘系统湿地建设,有效解决周围种植大蒜和农田尾水直接进入河 流和湖泊问题抓实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减少高耗肥、高耗 水农作物种植,加大旱作物种植面积。
精准施肥,增施有机肥,引导大蒜生态化种植,扶持 引导品宏高原农特产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在流域外建立大蒜生产基地,逐年压缩流域内大蒜种 植面积在邓川右所片区实施1000亩土壤改良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控氮减肥 技术加快万亩湿地项目建设四、 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五、 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工程提速行动六、 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七、 全民保护源头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