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大纲适应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宏观经济学以整体国民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即将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政府制定和灵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规范与行为规范提供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国民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依据、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并作出正确选择,也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2学时)1.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2 中国宏观经济现象1.3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4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5 本课程的体系安排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学时)2.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2.2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相互关系2.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2.4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2.5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第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学时)3.1总支出与均衡3.2 消费、储蓄与收入3.3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3.4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扩展3.5 乘数效应第4章IS-LM模型(6学时)4.1 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简介简介4.2 货币供求与货币市场均衡4.3IS-LM模型第5章AS-AD模型(4学时)5.1总需求曲线5.2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5.3 AS-AD模型5.4 劳动力市场及均衡第6章消费理论的发展(3学时)6.1相对收入假说6.2持久收入假说6.3 生命周期假说第7章投资理论(2学时)7.1企业合意资本存量的确定7.2 企业固定投资函数7.3 存货投资与住房投资第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6学时)8.1失业理论8.2通货膨胀理论8.3 菲利普斯曲线8.4 各学派有关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理论第9章经济增长(3学时)9.1经济增长概述9.2 古典经济增长模型9.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9.4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第10章经济周期(2学时)10.1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10.2 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回顾10.3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第11章国际收支与汇率(2学时)10.1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10.2 IS-LM-BP模型及其含义10.3 汇率的确定及汇率制度第12章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12.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2.2 财政政策12.3货币政策12.3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12.4 经济政策的比较与利弊分析12.5其他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