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莫奈与凡高的绘画语言 欧 阳才 富( 南通 大学 艺术 学院 美术 学 10级 硕 士 研 究生 2607)摘 要 : 莫 奈与 凡高 的绘 画语 言在 现代 绘画 中产 生着 重要 的影 响 , 莫 奈通 过对 色和 光的 探索 ,再 现出 色彩 绚烂 ,光 影迷 离的 世界 凡 高进 一步 将色 、光 、形 推向 了情 感表 现的 巅峰 关 键词 : 莫 奈; 凡高 ;油 画语 言; 色彩 ;形 体印象派彻底打破了传统绘画中色彩附庸于形的局面,从而使色彩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画家们通过对色和光的探索,再现出色彩绚烂,光影迷离的世 界,莫奈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 作为后印象派典型代表的凡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将色、光、形推向了情感表现的巅峰西方人关照世界的方法主要是通过 “ 视 ” 、 “ 听 ” 二觉,这其中的 “ 视 ”在西方的绘画艺术中影响尤为深远莫奈早期受到传统绘画的影响,他以较为 客观的方式观察和表现眼中所见之物,注重体块的塑造,固有色的再现,对形 的把握相当严谨 , 这一时期的作品 《 猎物 》 ( 1860年 ) 《 画室一角 》 ( 1861年 ) 《 一片牛肉 》 ( 1864年 ) 《近哈佛港的小造船厂 》 ( 1864) 《女皇公园 》 ( 1867年)等 ,与其之后作品相比而言则缺乏生气,就如谢赫所言的 “ 应物象形 ” 与 “ 随类赋彩 ” ,境界有限。
1867年 ,万国博览会上展出了日本浮世绘,东方艺术造型上所特有的单纯和简练,色彩的明净与和谐,画面整体上的装饰感和平面趣味的别致 , 给莫奈以极大的启发 1870-1871年莫奈定居伦敦 , 其间透纳和康斯坦布尔的画又对他之后的画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3年莫奈所作的 《 印象 · 日出 》 、《卡普辛大道》以及 1877年的《圣拉扎尔车站》系列、 1886年的《撑阳伞的女人 》 、 1890年的《草垛 》 , 1892年的《鲁昂教堂》等系列都是莫奈对景写生 , 真实地再现自然感受的极具印象派代表性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 , 这里的所谓 “ 再现自然感受 ” 和传统的再现已有所区别,他的绘画摆脱了为文学和故事以及政治服务,使得绘画的自律性得以加强,他追求的是眼中所见自然的真实,这种 真实刺激着画家对自然充满好奇的心,然后迫不及待以最为迅速的方式将这些 美妙的瞬间即逝的印象记录下来莫奈晚年在其画室中创作了《睡莲》系列组 画,这些画成为了艺术家整个艺术生涯的巅峰之作,画面中色彩斑斓,胸怀万象,光照心宇从纵向观其发展,莫奈作画是从早期的传统绘画到取眼中自然 再到后期的独取心中自然 凡高作画独取眼中自然,解衣般礴终其一生。
“ 解衣般礴 ” 强调主体精神的作用 , 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无拘无束的抒发 ① 凡高 1880年决心从事绘画,其早期作品保留着伦勃朗、米勒等大师的传统画的痕迹,特别是米勒的 画风对凡高可谓是影响一生 《 吃马铃薯的人 》 ( 1885年 ) 是梵高早期的代表作 ,画中气氛凝重且沉静,画家意在表达对淳朴农民诚实劳动的赞颂梵高绘画成 熟期的代表作有 《 向日葵 》 ( 1888年 ) 、 《 收获景象 》 、 《 夜间咖啡馆 -室外 》 、 《 夜间咖啡座 -室内 》 、 《阿尔的吊桥 》 《卧室》等这些作品中透发出清新自然,平静光明的美,这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和自足的时期令人惊叹的是,梵高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加大胆成熟并令人震撼的作品是在精神病发作期间所作这 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星月夜 》 、 《 柏树 》等,画面中情感表现尤为强烈,给人以极大的 “ 视觉冲击 ” ,旋转的线条,明净的色彩,让人深切体会到画家复杂亢奋的情绪以及渴望表达内心世界的冲动凡高作画的最大特点 —— “ 他服从于心灵的召唤 , 经常用波形 、 螺旋纹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 , 粗犷 、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 木绞扭,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拨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 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
” ②就个人艺术发展而言莫奈与凡高显然有着很大的区别,深究其原因与二位大师的世界观也是分不开的,从他们的作品中可窥见出来凡高是虔诚的基督徒 , 有着 “ 不忍人之心 ” 在基督教中 , 金黄色被用来象征上帝和主权者 ; 蓝色则是天国的颜色 , 又表示信念 、 真实和贞洁 ③ 他为了赞颂生活的美好,表达对朋友(高更)到来的欢喜之情,画了 14幅《向日葵 》 在《向日葵》中便大量使用了铬黄、土黄、柠檬黄、橙黄、钴蓝、湖蓝等,这些纯净和饱含深情的色彩使得画面充满着蓬勃向上的张力 , 一片生机盎然 《 邮递员》《播种者》《老农》他在书信中写道: “ 我宁可接触一个或许丑陋,或许老迈,或许贫穷,或许在某些方面不愉快,但通过经验和不幸得到了思想和 灵魂的人 ”④ 《 收获景象 》 、 《 夜间咖啡馆 -室外 》 、 《 夜间咖啡座 -室内 》 、 《 阿尔的吊桥 》 《 卧室 》 《 星月夜 》 、 《 柏树 》 等画作中 , 黄色和蓝色同样是主打色调 凡高对太阳有着狂热的激情,他始终认为太阳是黄色的,只有黄色才是最热烈的,最具有极限温度的色彩 “ 他不是在绘制图画,而是从心里呕出图画 他在发亮的云彩中、在对地球具有毁灭性威胁的一千个太阳下、在向天空大喊 大叫的心惊胆战的树木中和地平线的吓人的距离中 , 描绘他自己 。
”⑤ 凡高所作的最后一张 《 麦田里的乌鸦 》 ( 图 1) , 仍然以大片的金黄色和深蓝色铺满了大幅画面,这单纯强烈的色彩构成了一曲走向天堂的交响乐莫奈是无宗教主义者,独迷恋于自然,有着 “ 宇宙心灵 ” 一直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印象主义是属于再现主义范畴的,我们不能就此武断地认为莫奈 的画作是不存在个人感情的 1886年修拉展出了《大碗岛的星期日的下午 》 , 此作是依据科学的理性分析用色点排列而成的 , 这是新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莫奈反感这些极端理性而显得呆板的作品,拒绝参加此次印象派画展 莫奈忠于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主观真实,用大胆的艺术手法表现对自然的直观感受,他 用自己独特大胆的艺术语言再现瞬间的视觉印象在《日出 · 印象》中,莫奈绘出了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的景象 《草垛 》 、 《鲁昂教堂》组画侧重表现同一场景在不同光线气氛下变幻无穷的外观,用光线和色彩来表 现瞬间的印象 , 追求绘画色彩关系的美 ⑥ 莫奈迷恋于光和色的世界 , 只要有它们的存在就可以作画,他摒弃刻意地构图,对于光和色进行不懈地探索,他要 尽情去表达自然中色彩绚烂 、 光影斑驳的世界 。
“ 他晚年创作的 《 睡莲 》 组画 ,有恢弘的气势和迷人的艺术表现力他用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笔法和 用色十分自由,且富有写意性他的作品除了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外,还有某些与自然相关联的神秘色彩他的探索无疑也给予后来的抽象主义画家以启 发 ” ⑦进一步从艺术的本体语言出发来看待凡高与莫奈的绘画,在对待 “ 形 ” 与“ 色 ” 的关系上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对待形体的态度上 , 莫奈重视色彩的表现 , 从而弱化了形 “ 他 ( 莫奈 )画的《伦敦大厦》一画,正如法国人米勒尔和爱尔加所说 ‘ 已经可以明显地辨出本世纪初出现的取消形体的倾向 ’ 在这以后,他的作品中要表现的对象形越来越弱 如 《 鲁昂教堂 》 、 《 草垛 》 《 睡莲 》 等 这些组画如他所说 ‘ 越来越强烈的内在愿望 ’ , 表达自己的感觉 ” ⑧ 19世纪 90年代 , 莫奈的 《 日本桥 》 组画 ,桥与睡莲表现还是相当具像的,色彩清新,线条结构比较明朗, 20世纪初,莫奈的 《 日本桥 》 ( 图 2) 组画 , 桥和睡莲形已很难辨清 , 画面中只有写意的笔触 ,浓烈的色彩 德国美术史家雷华德对莫奈这一时期的作品评价说 :“ 莫奈对实际的对象的忽视趋于极端 ,他完全放弃了形 ,而去追求在一种微妙的色彩层次的统一的结构中 ,保留下不可思议的光的奇迹 !” ⑨ 画家对物象由实入虚 , 逐渐提取其色和光所表现出美的本质,线渗透着 丰韵的 力度,造就了一个 “ 境生象外 ” 、神秘浩瀚、 意蕴完 满的宇宙。
凡高将色彩和形融为一体,形色的表现都相当强烈一幅画所可能具有的最大的魅力和生命,就是表现运动,画家们把运动自然称为一幅画的精神,再 也没有像火焰或火这样的形式能更好地表现运动了⑩ 在其成熟期的代表作品《星夜》中,画家使用了一些鲜明的色彩短线以及黄、蓝、绿等色彩的组合, 那柏树就像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旋转的夜空仿佛被火的世界所包围,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流动的生生不息的感觉在大多数画作中,凡高通过短直线以及大片 纯净明快的色彩,扭动的线条,让人感觉到画家内心充满着多种矛盾的剧烈冲 突: “ 尊重自然时与自然对抗;生活于激情但求助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着高于自身的东西;以至在精神崩溃的临界线上保持最强悍的生命力 ” 11分析莫奈与凡高的绘画语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大的方向整体把握两位艺术家的绘画方向时 , 挖掘到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 回归到 “ 色 ” 、 “ 光 ” 、“ 形 ” 等艺术本体语言的研究 , 能够深层次地去解读画家与作品以及作品自身的内在语义 注 :① 王 宏建 ,袁 宝林 主编 . 美 术概 论 . 北 京: 高等 教育 出版 社, 194年 7月 第 1版 ,第 421页 。
② 李 守真 等编 .凡 · 高 画风 :序 [M]. 重庆 :重 庆出 版社 , 192. 第 23页 ③ 王 宏建 ,袁 宝林 主编 . 美 术概 论 . 北 京: 高等 教育 出版 社, 194年 7月 第 1版 ,第 453页 ④ ( 美 ) 欧 文 · 斯 通等 编 . 凡 · 高 自传 [M]. 澹 泊等 , 译 . 长 沙 : 湖 南文 艺出 版社 , 194第32页 ⑤ ( 荷 ) 博 米拉 · 韦 尔什 — 奥 夫沙 罗夫 编 .凡 · 高 论 [M ]. 刘 明毅 , 译 .上 海 : 上 海人 民出 版社 , 1987年 .第 67页⑥ 中 央美 术学 院人 文学 院美 术史 系, 外国 美术 史教 研室 编著 . 外 国美 术简 史 . 北京 :中 国青 年出 版社 , 207年 3月 ,第 17页 ⑦ 中 央美 术学 院人 文学 院美 术史 系, 外国 美术 史教 研室 编著 . 外 国美 术简 史 . 北京 :中 国青 年出 版社 , 207年 3月 ,第 172页 ⑧ 李 春著 . 西 方美 术史 教程 . 西安 ;陕 西人 民美 术出 版社 ,北 京; 人民 美术 出版 社, 208年 5月 第 1版 , 第 289页 。
⑨ 约 翰 · 雷 华德 .印 象派 画史 .平 野等 译 .北 京; 人民 美术 出版 社 .1983年 ,第 35页 ⑩ ( 英 ) 威 廉 · 荷 加斯 著 . 美 的分 析 . 桂 林 ; 广 西师 范大 学出 版社 , , 202年 8月 第 1版 ,第 5页 1( 美 ) 欧 文 · 斯 通等 编 . 凡 · 高 自传 [M]. 澹 泊等 , 译 . 长 沙 : 湖 南文 艺出 版社 , 194第32页 本 论文 获得 湖北 省教 育厅 颁发 的第 四届 大学 生艺 术节 教育 论文 教师 组二 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