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整版)声乐课程教案

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5KB
约5页
文档ID:282350279
(完整版)声乐课程教案_第1页
1/5

(完整版)声乐课程教案 声乐教案 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发声咬字部位的重心以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六、教学过程: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3 2 ︱1 —‖ U…………………… (2)1 2 ︱3 2 ︱1 —‖ U…………………… (3) 1 2 3 4 ︱5 4 3 2 ︱1 —‖ U…………………… (4)5 5·︱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声乐教案 第一章歌唱的发声原理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明确歌唱的发声原理应包括气息的运动轨迹、发声咬字部位的重心以及共鸣腔体的正确打开和运用 二、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启发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体会正确呼吸方法 2.指导学生正确的咬字状态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确如何找到歌唱呼吸的对抗力与咬字的重心所形成的歌唱平衡的协调,并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歌唱习惯 五、教学教具: 钢琴、多媒体设备、谱架、音响 六、教学过程: (一)简单扼要地介绍歌唱的发声原理: 呼吸原理:腹式呼吸法,体会自然叹气时小腹的收缩力及腰部四周的扩张力 运用共鸣腔体全身歌唱的原理:感受和体会打哈欠时的自然状态找到共鸣腔打开的感觉。

(二)实际操作训练 1.歌唱发声中的发声训练; (1)5 4 ︱3 2 ︱1 —‖ U…………………… (2)1 2 ︱3 2 ︱1 —‖ U…………………… (3) 1 2 3 4 ︱5 4 3 2 ︱1 —‖ U…………………… (4)5 5·︱3 3 ·︱ 1 1 ·‖ U O U O U O 训练要求: (1)练习速度:中速稍慢 (2)同无声的呼吸练习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用叹气时的感觉使气息支持发声 (3)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4)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贯 (5)练习4,由U过渡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些 训练方法: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