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学科或专业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430137)一、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职业特点的、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基本要求是: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能正确理解与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思维特征和应用能力 3、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5、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制造业数字化工程:以制造企业为对象,根据企业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技术的要求,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研究包括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和系统集成、全寿命周期管理、全球化制造、企业数字化改造、生产组织管理、制造资源规划与利用等在内的企业数字化实施的技术和方法,注重信息和管理的综合集成 2.生产过程控制与物流技术:以制造过程为对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人员、技术、信息和管理的优化。
研究生产系统运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管理技术,包括物流的应用基础理论,生产物流系统(包括设施和设备)规划方案及其实施,产品或零件的装卸搬运技术、装卸设备及其自动化,库存控制与原材料向生产现场的供应、组织和管理等技术 3.生产准备与管理技术:基于并行工程的方法体系、相似制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集成制造的管理机制,结合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大系统的角度,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需求,进行生产工艺、工装、过程的优化设计、规划与改进等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准备规划与管理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4.人因工程:以制造系统为对象,结合机械制造工程、环境工程、人体工程学理论,研究制造环境中的人、环境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工艺、工装、过程的优化设计、规划与改进 5.质量控制与管理工程:融合先进的数学方法、检测控制手段,探索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保证,研究从设计、制造和检验三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的技术和理论三、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为2-3年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人员的学习年限为2-5年四 应修总学分数及课程设置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28,其中必修不少于20学分,选修不少于8学分。
1、基础性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必修):2学分;第一外国语(必修):3学分;工程数学(必修):3学分前沿讲座:2学分2)专业基础课其中应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大类专业必修课一般不少于3门,每门2-3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列选的必修课中选取3)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补修1-2门本学科本科生必修课补修课不计学分2、专业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实践按课程形式进行设置培养方案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设计相应的实践性课程,其中可包括实践必修课程、实践选修课程实践必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3学分实践选修课程一般不少于2门,每门2学分,如有必要可从列选的必修课中选取五、培养方式1、加强与厂(企)合作,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为做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要积极和大中型厂矿集团和工程建设单位联系,建立合作关系,实行双导师制。
厂校共同制定中、长期的科研规划和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规划,并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工作使教学和科研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2运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可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既要易于为厂矿企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又要便于组织教学,保证培养质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六 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由学科中期筛选领导小组对硕士生进行考核,获得考核合格以上成绩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具体实施办法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执行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目的是使研究生在工程设计、工程开发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从事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应保证有不少于一年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或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必须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既不能搞纯粹的学术研究,也不能是实际工作的简单总结,而是密切结合实际,能够体现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手段,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体现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形式可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多种多样,如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等学位论文字符数一般不少于20000字2、开题报告:在熟悉掌握主攻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经导师指导拟订论文题目,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第三学期完成,并在课题组和相应的学科专业内公开进行,广泛听取意见经导师审查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工作实施计划并开展工作在中期筛选中未获通过的硕士生不得进入开题阶段开题报告通过者,正式进入学位论文阶段;未通过者,应在两个月内进行修改,再度进行开题报告3、中期检查:论文研究阶段每隔1~2个月硕士生向导师及有关专家报告论文进展情况,由导师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的难点,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便论文工作顺利进行认真进行学位论文的全面审查附: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经典著作: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2. Suh,N.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 1988 (Oxford Unversity Press , New York)2. [德]G帕尔, W拜茨. 工程设计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3. [德]肖塔纳著,祁国宁译. 制造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原理、概念、策略.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专业学术期刊:Annals of the CIRP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Computer-Aided DesignASME Transactions, 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ME Transactions,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 ASME Transactions,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oncurrent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Computing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自然科学进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报计算机科学机电一体化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研究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制造技术与机床中国科学E振动、测试与诊断振动与冲击振动工程学报工业工程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类别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总学时数学分授课单位或教师考核方式必修课1PP0809001马克思主义理论1322马列教学部考试2PP0891016第一外国语(科技英语)1483外语学院考试3PP0819001工程数学1483数学学院考试4M08041001前沿讲座22机械工程学院考查5任选三M08041020制造系统信息集成技术1322机械学院/高琦考试6M08041019CAD/CAM应用数学2322机械学院/韩云鹏考试7P08041004现代质量工程与管理2322机械学院/刘长安考试8M08041062绿色设计制造与再制造2322机械学院/李剑峰、李方义考试9P08041003人因工程学2322机械学院/霍志璞考试实践必修课10任选二P08041005项目管理2322机械学院/高琦考试11P08041010EM-PLANT仿真技术2322机械学院/王兆辉考试12P08041011企业信息化系统应用2322机械学院/吕巧娜考试选修课1P08041002精益生产管理2322机械学院/王兆辉考试2M08041103数字化制造技术2322机械学院/刘长安考试3M041034优化设计技术与应用2483机械学院/韩云鹏考试4M08041100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2322机械学院/杨志宏考试5MP0819003数学物理方法1543数学学院考试6M08041102生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2322机械学院/王兆辉考试7MP084900体育161体育学院考试选修其它课程请参见《机械工程学院研究生课程清单》实践选修课9任选二P08041009数控加工技术2322机械学院/刘大志考查10P080410143D设计与实践2322机械学院/苑国强考试11P08041008虚拟样机技术2322机械学院/王建明考试12P08041018技术创新triz原理与应用2322机械学院/徐志刚考试补修课1M08041122现代设计方法1483机械学院考试2C0804101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2644机械学院考试本页不够可加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