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管理 常 珊Summary: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阐述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并基于合作关系的确定过程,分析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形成原因,进而从合作关系确定的前后两个方面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合作风险的产生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预防事前事后风险的措施及处理既定风险损失的思路,为供应链的管理提供相应的指导Key:供应链;企业合作;合作风险;风险管理:F273.7:AAbstract: From enterprise strategy's angle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based on the process, analyzed the formation reasons of risk of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n carried out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m two aspects to the risk before and after the formation of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Through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relationship of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he supply-chain and the risk of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n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of the risk and management thinking to the risk loss, in order to supply some corresponding instructions to supply-chain management.Key words: supply cha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operation risk; risk management20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与企业之间往往仅存在单纯的以个人利益为主导的竞争性的交易关系的环境,面对自己的竞争者,企业通常尽其所能地寻找各种竞争策略和手段来打压对手而独享市场,或在简单商品交易时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或抬高交易价格。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单纯的市场交易关系,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显然满足不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长期稳定的、基于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逐渐为广大企业所期盼,于是新型的合作关系——供应链合作应运而生[1]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了市场竞争环境,然而,供应链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新的风险和挑战1供应链中企业合作1.1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内涵供应链中企业合作是指供应链中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所有供应链企业间的两两或多个企业之间长期的、基于战略的交易合作,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在一定的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共同获利这种合作关系的建立源于供应链企业对共同目标和利益的追求,而且成员企业愿意从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分析考虑问题,实现整体目标的最优化通过对这种利益共同体的有效管理,增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可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财务状况、质量、产量、交货期、用户满意度和业绩的显著改善和提高[1]1.2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形式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强调长期性和基于战略性考虑,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共同开发新产品技术、交换数据和信息、共同投资研究和开发等[2]。
鉴于本文主要进行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于风险的形成机制研究,因此,对于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具体形式不展开论述2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2.1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定义供应链中企业合作风险是指导致合作伙伴不再合作的风险[3]导致这种风险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多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我们称供应链是一把“双刃剑”这一方面,在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中,可以对企业内外资源进行集成和优化利用,在这种合作环境下的产品制造过程,从产品的研究开发到投放市场,其周期将大大的缩短,而且顾客导向化程度更高,模块化、简单化、标准化组件使企业在多变的市场中柔性和敏捷性显著增强,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4],从而吸引着众多企业积极加入供应链;另一方面,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如果缺乏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供应链合作关系将会呈现出异常的脆弱性,甚至在生产供应、客户需求、预测信息等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供应链将会把风险逐级传递、放大,这将危及到整条供应链,给供应链成员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毁灭性打击,从而使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难以持续2.2供应链中企业合作风险形成及类型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重点强调了合作关系的建立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导致企业间难以继续保持合作关系。
因此,分析这种风险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合作关系正式确定前,在信息并非完全对称的市场环境中,准合作伙伴的各种情况充满不确定性,从而难以预测或获知的信息给企业间后期的稳定合作关系埋下风险隐患;另一方面,随着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的确定,供应链中企业合作伙伴间将经过长期的相互调整和环境适应,在不断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测、难以解决的问题,从而对合作关系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出挑战2.2.1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确定前——事前风险在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之前,企业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合作伙伴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考核,但往往企业并不能完全按预想中的那样对合作伙伴的情况完全掌握,这体现在多个方面:(1)好的合作伙伴是供应链得以成功运行的前提,但信息的获取并非象想象中那样能够轻易得到,企业无法对合作伙伴的实际生产能力、资产结构、财务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等进行真实评价2)由于企业对潜在的或不确定的信息获取能力或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地掌握合作伙伴的所有动向,时常会有高估或低估了准合作伙伴的实际能力的情况,导致在实际合作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或交货延迟等问题。
3)每个合作伙伴都会有自己的组织目标或企业文化,如若企业不能够完全预见或理解准合作伙伴的组织目标或企业文化,将会导致在合作过程中的目标冲突或行为误解4)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企业往往也非常容易受到表面或虚假信息的影响,对准合作伙伴的信用情况不能够真实了解,从而导致在合作关系确定后蒙受损失5)合作双方在正式合作前都要订立相关合作合同,然而双方在对合作合同的具体条款进行设置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或者条款的设置未必公平合理,然而环境是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出现某些利益上的问题,而签定的合作合同条款内容又没有涉及,则会出现相关利益或责任的纠纷,从而导致合作关系终止上述种种情况都是在合作关系正式确定前有可能发生的,如若企业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和预测,则直接为合作关系的稳定埋下安全隐患2.2.2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确定后——事后风险在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之后的新环境中,企业需要去调整和适应,如何更有效地与合作伙伴进行配合,实现自身的利益是企业最为关心的,然而事情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顺利:(1)有时由于供应链文化缺失,企业难以真正做到充分信任合作伙伴,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合作伙伴获取后对自己构成威胁,从而减少相应核心技术和关键数据的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合作关系造成影响;(2)有时可能由于核心资源或关键技术实现了充分共享,然而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稀释,失去了相应的自控能力,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受到威胁;(3)由于供应链中合作企业间的信息标准或数据结构的差异性,造成信息系统间信息无法自由、正确、及时传递,从而引起信息流通不畅,这些都会影响到合作伙伴间的正常交流,导致企业决策的失误;(4)供应链中合作企业之间利益的分配和责任的分担,一直都是供应链管理当中的难点和重点。
合作伙伴实现信息上的共享,技术上的互助,往往达到了一种无法区分彼此的程度,此时要想将既得利益进行分配,在合作伙伴都是经济人的前提下,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对于责任的承担,也会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5)供应链中参与合作的各方都是利益个体,会在所付出的成本和所获得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当难以达到一种比较满意的结果时,会降低或失去继续合作的积极性,可能有的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损害合作伙伴的利益,或者在保证了自己的既得利益的情况下,而对合作伙伴的利益漠不关心各种机会主义或者败德行为的出现,致使合作关系难以继续高效维持,甚至终止2.3供应链中企业合作风险的可控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不同于供应链外部随机性大,具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社会或经济风险,如自然灾害、经济衰退、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等,而且从上述供应链中企业合作风险的产生可以看出,此类风险具有一定的可规避性,但可以通过合作参与者共同的努力,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进行积极的防御性分析,确定企业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理清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引起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知风险发生的时机,事先通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及时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或转移由于合作关系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3供应链中企业合作风险的管理策略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风险可能有不同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应该针对具体风险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对于风险的控制管理,不仅仅是供应链中某个成员企业的责任,而是链上所有成员企业应共同承担的因此,所有成员企业应共同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使对于风险的管理不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有效运作,而且有必要使这种风险管理成为一种与供应链相伴随的管理机制,从而实现系统、长期的效应,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发展本文按照合作关系的形成过程、风险的事前事后处理的思路来讨论合作风险的管理,以风险预防和有效治理为出发点,确保供应链正常运行,消除或降低供应链风险损失3.1合作风险预防措施3.1.1合作关系确定前的风险预防措施合作关系确定前的风险预防措施主要是针对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关系确定前相关风险的防范,这类风险出现在合作关系正式建立前,但产生的损失效果却体现在合作关系建立之后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因此对于这类风险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从源头上消除掉它所带来的危害3.1.1.1建立科学的进入考评标准供应链中企业合作的关系属于战略性的合作关系,它应该具有科学性、长期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考虑新成员的加入时,应该根据一套全面科学的标准体系对其进行考评,对于这套标准体系,涉及到对企业多方面的水平和能力要求,如服务质量、交货时效、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另外还涉及到合作的基础与前提:优势能否实现互补、文化是否兼容共存、组织是否协调有效等[5]至于具体的核定标准及相应的重要程度或权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科学有效的考评系统,有利于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作伙伴选择;选择与自己业务密切相关且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有助于风险的规避,加强供应链的稳健性3.1.1.2订立防御性合作关系条款选择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之后,在订立相应的合同内容时,可适当地考虑加入一些防御性条款,比如,供应链中成员企业可以达成共识,对于新进的成员,不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都要做出相应的责任承诺,如资金或设备的投入,或名誉、商誉的保证,如果放弃合作关系,该成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