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浅议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36KB
约12页
文档ID:513727617
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浅议_第1页
1/12

流行歌曲的文学之美浅议   摘 要:作为一个音乐文学作品,流行歌曲歌词现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又有“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因此能够而且有必须对其进行文学研究其文学之美关键表现在语言美、意象美、音乐美、意境美、情趣美、理趣美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流行歌词 文学美 意义 一、引言 流行歌曲是一个音乐文学作品,含有“谱曲可唱”的音乐性和“离谱能赏”的文学性,形成了“别是一家”的审美特征音乐性”要求作者必需“唱着写”,使歌词成为“乐化的诗”,含有形式的可谱性、内容的可唱性和语言的可听性等艺术特征;而“文学性”则要求作者不但要用语言反应生活,抒情写意,更主要的是要讲究“情韵”,富有“诗意”,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更宽广的空间留给音乐,使音乐能适时地从词尽之处起”正因为这种“情韵”和“诗意”,使得歌词既含有“音乐始于词尽处”的引发功效,同时还含有相对独立的文学价值——“离谱能赏”以创作《卡秋莎》《红莓花儿开》等歌词而取得第一届“斯大林文艺奖”的苏联词作家伊萨柯夫斯基就曾明确指出:“好的歌,它的词全部含有不依靠音乐的独立艺术价值这里需要指出一个极其主要却往往被大家忽略的事实是,原先的“诗”其实就是“歌词”,或说是一个“可唱的诗”,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一部“入乐可唱,离乐可诵”的歌词集,故《孟子·公孟》有“诵诗三百,歌诗三百”的记载,《史记.孔子世家》也有“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舞、雅、颂之音”的话……即使当初和这些歌词“共存”的乐曲现在早已“烟消云散”,但它们仍然能够“独立存在”且成为“文学经典”。

流行歌曲歌词也含有这种“独立”功效在日常交际、说话作文、商品广告等现实生活行为中,大家经常利用唐诗宋词那样,有意无意地借用、活用它们来表情达意,如用“尤其的爱给尤其的你”作为情书用语,用“明明白白我的心”来做核桃广告……这种“辐射”现象,说明歌词并非音乐的附庸,它不但可“唱”可“赏”,而且还可“用”既然流行歌曲歌词也是“文学作品”,那么,对流行歌曲进行文学研究,现有学术价值,也有实际意义 二、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个音乐文学,一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大家眼前的但歌词和通常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分,有它自己的独特征因为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需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和“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当然占关键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略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分于任何其它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所以它必需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

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首先,它追求口语化和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其次,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轻易被大家接收,便流传得广;又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年老酒,经得起品,便能流传得久综观现代歌坛,真正被大家记住的经典之歌,无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映不出你颜容/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途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夜风已冷,回想前途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平白如话的语言,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示的意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风”、“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以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重复吟唱,达成了一个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的歌曲还有很多,如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因此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专题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因为口语艺术化的结果比如开头一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词中之语和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它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这只要略看“找点”和“带上”、“领着”和“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发觉 三、意象美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诗歌的主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能够旋转出不一样的审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一样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和主观色彩入词,给歌曲带来不一样的境界和气氛 “歌词首先是一个艺术形式,是和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有独特的叙述方法,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式的艺术表示形式,歌词的文学性语言必需能概括地表示歌曲的意境和气氛,”这一点受到了古典诗词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如“月亮”早古典诗词中多是以思乡、思家的意象出现的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诗人面对寂静的夜月,思乡、忆弟之情油然而生。

当代流行歌曲有的也沿袭了这一意象的思乡情怀,如《月之家乡》(彭邦祯词,延生、刘庄曲)“天上30天亮/水中30天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到了《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中“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依稀看到你的模样……你像那天上月亮/停泊在水的中央/永远停在我的心上月亮纯净而漂亮,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望向思慕已久的心上人,是何等的清新柔美、深情款款这时“月亮”的内涵发生了改变,早已成为漂亮心上人的代名词了 再如“龙”一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很多人全部以龙的子孙而自豪一曲《龙的传人》(侯建德词曲)唱遍大江南北,更是激起不少人的民族自豪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她们全部是龙的传人然而在《龙的命运》(陈小奇词,毕晓世曲)中,作者利用最新的考个资料对历史文化进行了翻新的审查和反思,而且用充满隐患意识的内核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做外壳,对“龙”这一意象做出了新的诠释:“龙”同时也是阿Q精神的沉淀因此“今后后不再崇敬龙的伟大,今后后不再迷信龙的威力,今后后我们知道龙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就在我们手里 四、音乐美 不论诗词,全部追求“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的音乐美。

诗的“音乐性”是为了增强本身的可诵性,甚至也能够置之不理(如当代诗);而词的“音乐性”,是为了适于入乐,便于传唱因此,词作家金波在《词刊》1990年第一期撰文强调要“唱着写”:“歌词作者要有独特的写作方法,这就是从创作一首歌词开始,就习惯于在内心深处默默地歌唱着去构思、去提炼,以至于字斟句酌地去推敲语言 歌词的音乐美,关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鲜明的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歌词的节奏是经过歌词语言的句式结构来展现的,这种节奏的句式结构往往是两句一组,回旋重复,形成歌词的音乐性 如《月朦胧,鸟朦胧》(琼瑶词):“月朦胧/鸟朦胧/萤火照夜夜空/山朦胧/鸟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拢/灯朦胧/人朦胧/希望同入梦这首歌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节奏十分鲜明第一句以 x xx 形式的节拍重复两次,第二句以 x x x x x 形式的五字句的节拍,和第一句共同组成统一的句式结构这个句式结构,又在第二、三、四句结构中循环出现,使歌词的音乐性很强烈这种音乐性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柔美的,适当地表示了思念、祝福的专题 (二)友好的韵律 鲁迅先生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轻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这里所说的“押大致相近的韵”是指同一个韵脚杂歌词中有规律的重复出现这么做,能够使歌词愈加友好,愈加流畅,从而增添歌词的音乐性 如《命运不是辘轳》(张藜词):“白涯涯的黄沙岗/挺起棵钻天杨/隔着篱笆有一座海青房/没有的总想有/得到的还期望/盼来盼去谁愿盼个透心凉/女人不是水呀/男人不是缸/命运不是那辘轳/把那井绳缠在自己身上//黑油油的铁脊梁/汗珠子滚太阳/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人心可难测量/啥事全部能碰上/挑水的媳妇谁愿挑着黄水汤/女人不是泥呀/男人不是筐/命运不是那辘轳/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这首歌词中的“岗”、“杨”、“房”、“望”、“凉”、“缸”、“上”和“梁”、“阳”、“亮”、“量”、“上”、“汤”、“筐”、“光”,全部是同一个“江阳韵”,因此读起来和听起来全部很友好好听,音乐性特强,这也是押韵在歌词中的主要作用   五、意境美 意境是古典文论的独特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意境有时也称为境界,出于佛经,佛家常把期望达成的某种悟道的理想境界地称为“境”或是“境界”,看成一个心灵派生的虚幻的东西唐代以后进入文艺理论领域王国维曾对“意境”做出这么的明确界定:“何以谓之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如其口出是也……故能写出真景物、真情感者,谓之有境界。

由此可见,意境是诗人主观的情志意向和客观景物的有机融合意境很快是意象的综合结晶,还是意象的拓展、重建和升华,现有鲜明立体的时空感,形成一幅完美的形象画面,给人感观上的美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丰富的情思寓意,能激发读者无穷的想象和思索,产生感情的共鸣 对一首歌词来说作者营造的意境是否感人,是否新鲜独特,也决定了一首歌词的成败能够这么说有独特完美审美意境的歌词,一定是一首好词 如李海鹰创作的《弯弯的月亮》“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展现在人民眼前的是一幅南国水乡风情画,对那一个有距离的爱情的重温和怀想,言词简练、真挚,没有审美高深词汇却让人感到一个人性的温馨 感人至深,甚至让人流泪的佳作《一个真实的小说》,用很短的篇幅,叙述了一个惨烈的人和生命的小说旁白)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划进了沼泽地里,就再也没有上来歌词)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呜呜呜呜呜/喔噢噢噢噢/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这首歌词立意深刻,催人泪下之余让人警醒,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亮丽 一样感人至深的凄美之作《丁香花》“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多么忧郁的花/多愁善感的人啊/花儿枯萎的时候/当画面定格的时候/多么娇嫩的花/却躲不过风吹雨打/飘啊摇啊的一生/多少漂亮编织的梦啊/就这么急忙你走/,留给我一生牵挂第1段的立意,写花也是在写人,借花怀人,写出丁香花一样的姑娘忧郁,凄美而短暂的一生第二段却是感人肺腑的倾诉“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你看那满山遍野/你还以为孤独吗/你听那有些人在唱那首你最爱的歌谣啊/尘世间多少繁芜/今后无须再牵挂/院子里栽满丁香花/开满紫色漂亮的鲜花/我在这里陪着她/一生一世保护她人已去,情未了,此情此景初听便给人以淡淡的忧愁,令人响起那漂亮、善良,热爱生活的女孩在离开人世是多么的不舍,而她的不幸又勾起了多少多情之人的感伤? 六、情趣美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首歌词,其长短也不过百字左右,承载量很有限如此小的一个艺术载体,在表现重大题材或专题的时候,当然是点到即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