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绿林中的红飘带-俞孔坚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8MB
约16页
文档ID:529477236
绿林中的红飘带-俞孔坚_第1页
1/16

绿林中的红飘带一一秦皇岛市汤河滨河公园设计 (俞孔坚)| [<<] [>>]摘 要:在城市化和城市扩张过程中,自然河道的渠化和硬化以及“美化”运动 在中国大小城市中方兴未艾,这是一种悲哀,我们完全可以有更明智的城市河流 改造和利用方式这个案例试图说明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 蓝色基底,最少量地改变原有地形和植被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痕迹, 同时满足城市人的休闲活动需要,创造一种当代人的景观体验空间方案在完全保留原有河 流生态廊道的绿色基底上,引入一条以钢为材料的红色飘带它整合了包括漫步、 环境解释系统、乡土植物标本种植、灯光等功能和设施需要,用最少的干预,获 得都市人对绿色环境的最大需求关键字:秦皇岛;红飘带;汤河;滨河公园;河道设计1. 项目区位及背景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城市, 汤河位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其上游 有汤泉而得名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 桥、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 汤河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场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水闸,建于 60-70 年代,拦蓄上游来水并向市区水厂供水, 高水位时又能及时宣泄洪水,所以本设 计河段水位标高较为稳定。

2. 场地特征场地有以下几大特征,它们为设计提出了挑战和机会:2.1 良好的自然禀赋:由于上游的山地和下游的防潮蓄水闸, 使本地段内的水位保持恒定,水质清澈,是秦皇岛市的一个水源地;设计地段内除部分被破坏 和被占用地段外,两岸植被茂密,水生和湿生植物茂盛,主要以菱角、菖蒲和芦 苇为主;东岸的乡土乔木尤其壮观,主要有杨、柳、刺槐,许多柳树甚至长在水 中;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在此栖息2.2 “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部的典型特征, 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污水流向河中,威胁水源卫生;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农用民房、皮划艇服务用房、汤河苗圃用房、水塔、 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大部分遗留构筑物外立面有破损、陈旧,有些 已废弃不用,部分河岸坍塌严重;2.3 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的利用比较复杂,一方面当地居民和村民 继续以原有方式使用,如放牧;同时,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和缺乏管理, 场地被低劣的餐馆、 废品收购等使用方使所青睐; 另一方面,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 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泳、垂钓、体育锻炼、猎采,等所以,及时的规范 和引导显得非常重要。

2.4 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 : 场地虽然在城市主干道边上,对城市居民有很大 的吸引力,但可达性差,可使用性差;同时,由于人流复杂,空间无序,存在许 多管理上的死角,场地对城市居民存在安全隐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2.5 开发压力:沿河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房地产开发, 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 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 花岗岩和水泥硬化, 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 大量的广场和硬地 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这是对本地段河道的一个 警示和教训 而实际上,本河段的东侧也已经建成了大量的住宅, 新的房地产项 目也在进行中3. 设计目标基于以上场地分析以及与城市的关系研究, 发现,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 廊道的破坏, 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廊道的功能要求, 成 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也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 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两者合起来, 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 包括水 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和科普教育4. 设计对策与景观构成 为健全上述生态服务功能,本方案提出以下设计对策:4.1 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 严格保护原有水域和湿地, 严格保护 现有植被; 设计要求工程中不砍一棵树; 避免河道的硬化, 保持原河道的自然形 态,对局部塌方河岸,采用生物护堤措施;在此基础上丰富乡土物种,包括增加 水生和湿生植物,形成一个乡土植被的绿色基地。

4.2 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 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并与 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 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木栈道或 穿越林中、或跨越湿地,使得公园成为慢步者的天堂4.3 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 具有多种功能: 它与木栈道结合, 可以作为座椅;与灯光结合,而成为照明设施; 与种植台结合, 而成为植物标本展示廊; 与解说系统结合, 而成为科普展示廊; 与标识系统相结 合,而成为一条指示线它由钢板构成,曲折蜿蜒,因地形和树木的存在而发生 宽度和线型的变化;中国红的色彩,点亮幽暗的河谷林地4.4 五个节点:沿红飘带,分布五个节点,分别以五种草为主题每个节点 都有一个如“云”的天棚, 五个节点分五种颜色 网架上局部遮挡, 有虚实变化, 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随着光线的变化,地上的投影也随之改变夜间整个棚 架发出点点星光, 创造出一种温馨的童话氛围; 斜柱如林木; 地上铺装呼应天棚 的投影;在这天与地之间是人的活动和休息空间和专类植物的展示空间 乡土的 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是每个节点的主导植物4.5 两个专类植物园区:(1)宿根植物展示区:总面积约为 7700 平米,在东岸北侧原堆料场。

通过 宿根花卉的不同色彩,构成白色、蓝紫色、橙黄色和红粉色四个花园,周边包围 着茂密的树林, 营造宜人的氛围 区域内除了展示宿根花卉外, 还利用场地内原 有料厂的建筑基底, 设置茶室和景区服务中心, 提供多样服务, 同时沿道路设置 自然主题的荫棚和花架 人们在品茶休憩的同时得到更多的视觉享受, 了解到更 多的植物知识2)草本植物园:总面积约为 4300 平米,位于场地西岸的北端,与宿根植 物园隔河相望, 植物园保留了场地原有建筑基底的平面和肌理, 在其基础上加以 丰富,用于展示乡土草本植物, 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 根据原有场地带 状肌理,在以白砂为基底的场地上,种植草块及成排的乔木——柿树、白蜡,给 场地带来明显的季节特色, 形成许多灵活宜人的小空间 场地周边保留了大量杨 林、槐林,适当补植同种植物,以达到林木繁茂的景观效果在植物园内还设置 了休憩的茶座,供人们赏花观草、品茶休憩4.6 旧建筑和构筑物的保留和利用: 其中包括专类植物园区内利用料厂的建 筑基底建筑茶室和接待中心; 西岸水塔的保留和利用作观景塔; 泵房的改造利用, 以作为环境艺术元素; 灌渠的利用而成为线形的种植台; 防洪丁坝的保留和利用 而成为植物的种植台。

这些构筑物及其遗址的保留和利用, 为公园增添了多种意4.7 —个解说系统:解释系统由23组解说点构成,采用统一的形式分布于 东西两岸,与栈道和各个平台相结合,用于向人们展示讲解自然和场地知识, 使 人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科普与启智的作用5. 结语我们看到太多的优美河道在公园建设和美化的名义下被毁弃,代之以化妆式的、硬化的所谓城市公园本设计强调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 哪怕是最野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的、背认为 是破旧的农业或工业建筑和曾经的水利设施, 都应该作为场地的历史,给以认真 地研究和善待,用它们来丰富场地的故事;在这基础上,叠加新的设计,那应该 是当代人的,反映当代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在城市和自然之间,在人和生物之间, 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建立一种界面,这种界面便体现为一种设计的景观 在本文发表之时,汤河滨河公园正在建设中,设计师憧憬的效果期待实践的检验项目委托:秦皇岛市园林局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俞孔坚设计总监:凌世红、刘向军、陈晨主要设计人员:牛静、何俊伟、宁维晶参与设计:孟羽佳、王铮、李何亮、廖安生、罗翠翠、李瑶最观文盍-舷中国 p I.^FidECap 4. CD.图01场地现状植被图图02a场地现状特征:良好的自然禀赋图02b场地现状特征:“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图02c场地现状特征:场地面临城市化和开发压力丘—最观文章•最观中国 p引PF" cit图02d场地现状特征:可达性差JUtt導ISIU] Iff6 1■卞1 斗*■电1 1崛暫・| ■.Md-i-H UM ]'"匚;¥■ ■响]冲 ■1卩r晋■钏■*. Hl■刑』1B -h -.--^i, / .母,*(4nit聆 || | 1 yf k *fli管rr 图02e场地现状特征:水塔等构筑物留存最观文竜-最观中国图03总平面图图04总体鸟瞰图图05a红飘带透视效果图05b红飘带透视效果木栈道灯红色钥板种植池图05c红飘带透视效果图05d红飘带平面图ill* 4 1F ' ■ *最观文竞厂翩中国 p x.p*7r ^p f-. cn图06b节点:如“云”的天棚图06b节点:如“云”的天棚图06a节点:如“云”的天棚图06b节点:如“云”的天棚图06b节点:如“云”的天棚TS*M1■ 1 ^PTSW-i.-严I■■甩・*1■JWit aI,«LfK|0I fl Al HlVf'剧*"?■•豐話■■昶■斗R3i 鼻■■■ 叮鼠鼻 9:*«.■.書・尺■・■ p E! Flip M iH ft * * ■ ■ h ft "rEi- ■ oh . A * 吕*f 击* ”厂 h.h ■ .■ tmt* ■吗■>!■■■弘•■■崛■* U9LH-ABV. >-.«■ ihUJB ii udir 丄關干■*$■■ ■ N I V1»Q IflUtf tf.*--U-lfart ・a= e-图06b节点:如“云”的天棚图07利用原堆料场设计对宿根植物展示区:色彩主题花园图08宿根植物展示区:茶室与环境教育中心图09宿根植物展示区:色彩主题园与展示墙最观文竜-最观中国图10局部设计:步道与河岸设计图11局部设计:入口、灌渠利用和河岸设计图12旧构筑物的再利用:水塔和水泵房改造为艺术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