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宋词三百首全集踏莎行润玉笼绡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95KB
约10页
文档ID:274596167
儿童宋词三百首全集踏莎行润玉笼绡_第1页
1/10

儿童宋词三百首全集:踏莎行·润玉笼绡 【原文】 《踏莎行·润玉笼绡》 :吴文英 润玉笼绡①,檀樱倚扇②,绣圈犹带脂香浅③榴心空叠舞裙红④,艾枝应压愁鬟乱⑤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⑥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⑦ 【解释】 ①润玉:指玉肌 ②檀樱:芳香的樱桃小嘴③绣圈:彩绣项圈,此句指颈脖及妆饰④“榴花”句:形容百褶石榴心红色舞裙⑤艾枝: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裁纸为小虎形,粘艾叶以戴⑥红丝腕: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用以避邪⑦菰叶:蔬类植物,生浅水中,高五六尺,春月生新芽如笋,名茭白 【赏析】 这首词是在端午之日忆念他苏州去姬的感梦之作而这与一般的感梦词又不完全一样,把梦中所见之人的容貌、服饰描摹得极其细腻逼真,并没给人以缥缈恍忽、迷离模糊之感,因而使人一时很难看出是在写梦 起头“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三句着意刻画梦中所见之人的玉肤、樱唇、脂粉香气及其所着纱衣、所持罗扇、所带绣花圈饰,从色、香、形态、衣裳、装饰等逼真地显示其人之美。

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两句,以“舞裙”示意其人的身份,以“愁鬟”借喻两地相思,以“榴心”、“艾枝”点明端午季节上句的“空叠”二字,是感慨舞裙空置,推想此因无心歌舞;下句的“应压”二字,则瞥见发鬓散乱,想象其人应含深愁 上片五句,句句写梦,却始终不点破是说梦直到下片换头,才以“午梦千山”一句点出以上所写原来只是南柯“午梦”句中的“千山”二字,说明梦魂与现实距离之遥远这一句是写山长水远,路途阻隔,只有梦魂才无远弗届对下句“窗阴一箭”,前人大都讲解为:慨叹光阴似箭,与梦中人分别已久   但这里的“一箭”,似指漏箭,如这不是感慨光阴逝去之速,而是说刻漏移动之微联系上句,写的是:梦中历尽千山万水,其实只是片刻光景两句合起来,既深得梦的神理,也形象地道出了午梦初回时所产生的对空间与时间的迷惘之感 换头两句刚写到梦已醒,忽又承以“香瘢新褪红丝腕”一句,把词笔重又拉回到梦境,回想和补写梦中所见之人的手腕这一词笔的跳动,正是照实地写出了当时的心灵状态和感情状态在这片刻,对说来,此身虽已从梦中觉醒,而此心却仍留在梦中梦中,他还清楚见到其人依端午习俗盘系着采丝的手腕,以及其人腕上似因消瘦而宽褪的印痕。

假如联系他另外写的几首端午忆姬之作,我们当可发觉,词人对伊人之在端午日以采丝系腕一事留有特殊深刻的印象这就无怪他在这次梦中也留意及此,并在梦醒后仍念念不忘了歇拍“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两句,则两从梦境回到现实,并就眼前景物,寓托自己自“午梦”醒来直到“晚风”吹拂这段时间内的悠邈飘忽的情思和哀怨的心境   王国维曾说:“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人间词话》)就连最不喜爱梦窗词的王国维也对此二语大加欣赏,并称其足以当得起周济的那四句话这不仅是由于这两句所摄取的眼前景物—— ”雨声“、”晚风“、”菰叶“,既衬托出、也寄寓着在梦醒后难以言达的情思和哀怨,同时兼有以景托情和融情入景之妙;还由于这两句又是以景结 情,宕出远神,既符合沈义父所说的“结句必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乐府指迷》),也做到了沈谦所说的“以迷离称隽”(《填词杂说》)这两句,从空间看是把词境推入模糊的雨中,推向遥远的江外;从时间看是把词思推入凉风中的暮晚,推向感觉中的清秋这就跳出了前面所呈现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把所写的梦中之境一笔宕开,使之最终归为乌有。

更从全词有,它写了梦中人,也写了眼前景按说,前者是虚幻的;后者是真实的但对而言,其感受却恰恰相反:回味梦中所见之人,其印象是如此亲切清楚;怅望眼前之景,其心情是如此凄迷无助因此,他在上片正是以实笔来描摹虚象,写得非常真实;在结拍处却以虚笔来点画实景,写得情景特别缥缈或许正因其幻而益真,真而益幻,所以才具有“天光云影,摇荡绿波”之美,使人深深地被这种境地所吸引,而又感其乍离乍合,难以寻找 【讲解】 这也是一首感梦怀人之作,时间是端午佳节上片写人,首三句描绘的是:软绡轻笼着莹润的玉肤,彩扇半遮住檀红的樱唇,绣花圈饰散发出脂粉的暗香这是从脂肤、双唇和服饰点出伊人的年龄、妆扮与姿势榴心”两句,先从石榴红的舞裙示意伊人歌女的身份,再从鬓发散乱示意她小睡乍醒的神情榴心”、“艾枝”点出端午季节,“空”字、“愁”字说明伊人无心歌舞,不事梳妆的娇态 下片首两句先写午梦方醒,揭出上片全为梦境千山”句用李贺《四月》诗意:“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以云外千山形容梦境之遥远悠忽,然而醒后炎阳高照,窗前日影才移一箭之地,又可见午梦何其短促,这又颇具一枕黄粱的味道接着思绪又跃回梦中,“香瘢”句借伊人手腕印痕说明消瘦之甚。

红丝腕”,即以红色丝线系于腕上,这是端午习俗,用以避邪香瘢”指旧日红丝系腕所留的印痕,“新褪”指目前红丝直往下褪,说明近来日益消瘦此是以梦中伊人的瘦损,引出因之而生的怜念 “隔江”两句写雨声惊梦,其中景致,李廌《虞美人》上片仿佛似之:“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际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江雨细密,菰叶摇绿,所呈现的是葱郁的初夏晚景,但对来说,却与一般人的感觉迥乎不同,他触景生愁,满目凄凉,禁不住发出悲秋的幽思 本词不用典,也不堆砌,可又并不好懂,其故安在呢?这也许是由于脱离了传统写法的轨道历来作词都讲求章法、句法、字法,在运意布局方面要求脉络清晰、前后贯串、层次井然对小令的要求虽然不像长调那样严格,但亦不行全无规格,试以晏几道《临江仙》为例: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写的亦是感梦怀人上片先写酒醒梦回,再写人去楼空以后的思念下片回忆当年与伊人相见,并描绘了她所穿的心字罗衣,她的琵琶传情末两句与首句照应,点出如今见月怀人,因而引起物是人非之慨。

词中以虚字“记得”、“当时”、“曾照”等贯串词意,无论是叙事或抒情,做到曲折含蓄而又前后照应,层次清楚这也是一般人所熟识的写法,较易领悟承受与此相比,可以看出梦窗这两首小词的表现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张炎称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断《词源》)王国维则以“映梦窗、零乱碧《人间词话》)一语以概括之两者虽都是贬语,却是以传统的眼光从反面道出个中神秘《踏莎行》词的构造犹如散落的珍宝,句子之间不用虚字相连,首尾既乏照应,表达也无层次,时叙时而颠倒,脉络更无迹可求在构思上则专写自身内心愿识,用跳动变幻的方式传达出的感受和印象,类似的手法在李贺、李商隐笔下也有消失,可以说颇具现代意识流的味道(关于这一点,近来也有人提到过),而在前人看来,这样的“创新”是无法理解和承受的,只能以“零乱”、“不成片断”来褒贬 试看本词上片写梦境,笔下的伊人形象系从几个方面得出,如透过轻绡中的玉肤、半露扇后的樱唇,散发脂香的圈饰,其间不用虚字相连,又无前后必定的关系至于“舞裙”闲置、“发鬟”生愁,虽然反映了伊人的身份、感情,亦是主观联想所及,并非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其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乃是出之于思妇之口,在温庭筠说来,只是客观描叙。

另如“空叠”、“愁压”也都是本身印象中的产物 再看下片前三句跳动性极大,用传统的眼光衡量,则是时而说东,时而说西,各自独立,不相关联午梦”句刚点明上面所写是梦境,下文却又马上折入梦中,所摄取的伊人手腕印痕亦是借以透露的思恋之情隔江”两句又以眼前自然风光衬托内心迷惘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何逊《相送》)时当夏令江上暑雨,而他却闻雨声而生“秋怨”,这种时序颠倒乃是来之于悲离伤别的感情变化,那“别有幽愁暗恨生”的怅惘,使词意布满着模糊的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也似梦非梦,若秋非秋的意境 王国维自称“最恶梦窗、玉田《人间词话》)但他又说:“介存谓‘梦窗词之佳者,如天光云影,摇荡绿波,抚玩无极,寻找已远’余览《梦窗甲乙丙丁稿》中,实无足当此者;有之,其‘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二语乎《人间词话》)此二语赐予我们以迷离惝恍、似是而非的感觉,正如晃动于水波之间的天光云影,是那样的不行接近而又难以捉摸;也就是这种可望而不行即的模糊意境,使人在企待和寻找的悬念中获得了美的享受,王氏之所以对这两句表示观赏,其缘由殆在于此 【介绍】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为浙东安抚使吴潜及嗣荣王赵与芮门下客,后“困踬以死”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辩 清全祖望答万经《宁波府志》杂问,谓吴文英“晚年困踬以死”,殆得其实享年六十岁左右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编定于淳祐九年(1249),卷十录吴文英词九首,时吴文英正在越州,年约五十黄升并引尹焕《梦窗词叙》云:“ 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沈义夫《乐府指迷》亦谓“梦窗深得清真之妙”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云:“若梦窗词,合观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数语,每自入妙,何尝不成片段耶?”近代词论家多以姜词清空,吴词密丽,为二家词风特色况周颐《蕙风词语》卷二又云:“ 近人学梦窗,辄从密处入手梦窗密处,能令很多丽字,一一生动飘舞,如万花为春;非若琱蹙绣,毫无生气也《梦窗词集》有四卷本与一卷本两种。

毛氏汲古阁所刻《梦窗甲乙丙丁稿》为四卷本,《疆村丛书》刻明太原张迁璋所藏为一卷本号“词中李商隐”在南宋词坛,吴文英属于作品数量较多的词人,存词有三百四十余首,其《梦窗词》在数量上除辛弃疾外无人与之抗衡;就题材而言,这些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酬酢赠答之作,哀时伤世之作,忆旧悼亡之作 【宋词英译】 WU Wenying – Lyrics to the Melody of Walking on Grass Her smooth skin is enshrouded by voile, a fan hides her cherry lips, The powdery print around her neck still a faint scent of make-up diffuse. Cut pomegranates pile like whirling crimson skirts, Wormwood figures have her worrying hair tipped. In a dream at noon I see endless hills, out the window shoots time like an arrow. Scars have healed and ligh。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