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 届高考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考点阐释】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阐述观点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结构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考场体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2013 年浙江卷)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贵有风云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注】阌(wén)乡,旧县名,白居易有《奏阌乡县禁囚状》 ,讲述了无辜妇孺被关进阌乡狱并遭受迫害的惨状22.赏析这首诗对比的艺术特色 (5 分)答: 题型一:鉴赏诗歌中的 结构特点(或艺术构思)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结构特点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逐层拓展、卒章显志、起承转合等1、铺垫——就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2、伏笔——是在诗歌(或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3、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首诗歌一般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代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面要照应的话,前面得先有个交代这样,诗歌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照应的种类: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4、抑扬——把要贬义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也一样按形式可分为欲抑先扬、欲扬先抑两种5、卒章显志——是指在诗歌的结尾处表达诗人的心志或情怀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会回答问题2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 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结构特点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三、巩固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馆娃宫怀古(其一) (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这首诗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 题型二:鉴赏诗歌中运用的 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所谓记叙,是叙述人物经历、事件发展和情景的转换;描写,是生动、具体、形象地再现某一对象的状貌和情态;议论,是对景物、事件以及相关的人物命运的态度和评价;抒情,是抒发和表达诗人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其中抒情和描写是考查的重点1.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抒情手法 手法简介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的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借景抒情 把诗人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以抒发情景交融 诗句因情布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间接抒情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3借古讽今 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2.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手法,主要是鉴赏描写中的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细节、各种描写角度的的结合、对比、映照等1)渲染——就是对环境、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强艺术效果2)烘托——就是“烘云托月”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3)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有关4)虚实——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5)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6)工笔——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绘7)细节——是指塑造人物形象,多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8)描写角度的的结合、对比、映照——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形、声、色、态;远、近、高、低、俯、仰;动、静、明、暗常常两两结合、对比、映照例题】 (一)抒情手法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 ① 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 ② 近,卖饧 ③ 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 ④ 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 分)答: (二)描写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竹轩诗兴 (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5 分)答: 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类题目的解题方法:4三、巩固训练【题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达的?答: 【题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蔡家亲:表亲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 【题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唐 刘禹锡) 15’江苏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题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绝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5题型三:鉴赏诗歌中运用的 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方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设问、反问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考查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年来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几种常考的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下:修辞方法 表达作用夸张 增加表达效果,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拟人 把物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
比喻 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对偶 从形式上使作品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设问 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答: 二、应考策略鉴赏诗歌修辞类题目的解题方法:题型四:鉴赏诗歌中运用的 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一、考向探究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 、对比、象征等。
考查表现手法的使用分析这些表现手法表达效果,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一些常用表现手法阐释:1、衬托——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有表现的事物6的表现方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鲜明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2、对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情感进行比较,可以使被比较的对象区别的更加鲜明,可以让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实质上,对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既可以是一种修辞格,又可以理解为一种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 3、象征——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的一时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4、比兴——比即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其所咏之辞5、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很多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的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重山·端午(元·舒頔)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色丝系臂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