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5MB
约50页
文档ID:47795899
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研究_第1页
1/50

1基于加的夫语法的现代汉语“ 动补结构”研究 何 伟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francesweihe@2内容提要•1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研究回顾1.1 “动补结构”的定义、产生和发展1.2 “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不同1.3 “动补结构”中“补语”的分类•2 加的夫模式句法理论•3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3.1 主要动词延长成分3.2 程度缓和词3.3 操作词3.4 补语•4 “得”字在“动补结构”中的功能4.1 “得”作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的引出语4.2 “得”作为补语的引出语4.3 “得”作为程度缓和词的引出语•5 结论31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研究回顾下述例(1)至(7) 含有现代汉语中比较典型的结构:(1)a.你把话说 b.我学 了电脑 (2)老师走 教室 (3)a.他把课文读了 b.这本书我看了 (4)我高兴 了 (5) a. 和尚动 ,我动 ? b. 写得 ;写不 c. 进得 ;进不 (6)鲁迅生 ,死 (7)a.我看得 b.这姑娘生得 c.好得 d.那花儿红得 41.1 “动补结构”的定义、产生和发展“动补结构”通常是指由动词(包括形容词)加上一个补充说明的成分构成的。

殷代”说“连动说”“汉代”说“唐代”说“六朝”说“兼语说”从传统语法的角度,51.2 “动补结构”与“动宾结构”的不同•补语:只能由谓词性的成分充当 •作用: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标志:有时可插入助词“得”例如:走,提,说,打扫•宾语:可由名词性或谓词性的成分充当 •作用:提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受事、与 事、工具等等) •标志:从不可插入助词“得”例如:走,提,说,打扫“动补结构”“动宾结构”都是谓语动词的 后置成分61.3 “动补结构”中“补语”的分类•在回顾以往文献对补语分类的 基础上,按照补语所表示意义 的不同,本文认为“动补结构” 中的补语可以分成如下七类:•同时,根据“动补结构”的不同 体现形式,即补语前带不带“得 ”,又可以将补语分成两类:不 带“得”的补语,带“得”的补语•(需要指出的是,带“得”与否 指的是最常见的一般形式,因 为不带“得”的补语有时也可以 加上“得”表达不同的意义动补结构”中的补语不带“得”的 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时地补语带“得”的 补语71.3 “动补结构”中“补语”的分类(1)a.你把话说 b.我学 了电脑。

2)老师走 教室3)a.他把课文读了 b.这本书我看了 4)我高兴 了5) a. 和尚动 ,我动 ?b. 写得 ;写不 c. 进得 ;进不 (6)鲁迅生 ,死 (7)a.我看得 b.这姑娘生得 c.好得 d.那花儿红得 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带“得”的状态补语时地补语8•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以加的夫模式的句法理论为 指导,对汉语“动补结构”种的补语进行相应的句 法功能分析,以期对“动补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些 新的见解92 加的夫模式句法理论加的夫语法框架内的句法范畴及关系•加的夫语法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理 论中的“词汇语法”(lexico-grammar)的进一步发展它以“形式体现 意义,意义为中心”为语言描述原则,坚持语言系统内部的形式层次 体现意义层次,具体来说,就是句法体现语义观点在句法层面,Fawcett(2000,2008a)提出了三个基本句法范畴,即单位(class of unit)、结构成分(element of structure)和形式项(item)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组成(componence)、填充(filling)和说明(exponence),即单位由成分组成,成分由单位填充或由形式项直接说明。

10加的夫语法框架内的句法范畴及关系Basic syntactic categories and relationships (adapted from Fawcett, 2008: 74-75)11• 小句由主语(Subject)、操作词(Operator)、助动词 (Auxiliary)、主要动词(Main Verb)、主要动词延长 成分(Main Verb Extension)、补语(Complement)、 状语(Adjunct)等主要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或由单位填 充,或由形式项直接说明12•与悉尼语法不同,加的夫语法中没有“动词词组”这一单位,小句的中心成分是 主要动词,每一个小句有一个主要动词,表达一种过程(Process)•句法结构中,与主要动词一起占有中心位置的是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在进行 句法分析时,首先要找出体现过程的主要动词或主要动词及其延长成分•在句法上,是主要动词或主要动词及其延长成分决定了小句句法结构中主语 和补语的数量以及呈现在句法中的方式说明主要动词的形式项一般都是一 些实义动词,能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动作、心理、关系、影响、事件相关等 过程意义,但是有一些主要动词需要与一些副词一起体现一个过程,这些主 要动词及其延长成分结合在一起经常被称为“短语动词”(phrasal verbs)。

主 要动词延长成分也可能由其他语法单位填充,比如名词词组、性质词组、小 句等主要动词及主要动词延长成分13•加的夫语法将悉尼语法中构成动词词组的所有成分都视为小句的直接成分•操作词是指小句中协助表达时态、极性(polarity)和情态意义以明确命题的 有效性成分Halliday和Fawcett都把操作词视为小句的直接成分•加的夫语法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助动词(Auxiliary),其中最常见的是表示“回 顾性”意义的助动词、表示“时段”意义的助动词和表示“主语参与者角色”选择意 义的助动词现代汉语中,也有与操作词和助动词用法类似的词,以下将在 分析“动补结构”时对涉及到的相关情况进行讨论操作词14•Halliday在介绍补语时指出,“补语是在剩余部分中有潜势成为主语而实际上 不是主语的一个成分,它通常由名词词组来体现”•Fawcett在1997年的著作中阐述了对补语的测试标准,“不是主语的任何参与 者角色都是补语 补语在句法结构中就是补足主要动词(有时,和主要动 词延长成分一起)意义的对应及物性系统内情形中的一个参与者角色的成分 根据这种描述,我们对小句中哪一部分是补语的界定应该比较明确•也正是基于这种描述,Fawcett在同一著作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补语可能是“物(thing)”(包括“人”);可能是“性质”(比如excited、 surprising),过程为“being”、“becoming”、“making”或“turning”等;可能是 “地方”(比如there、to/from/in Paris),过程为“being”、“going”或 “sending”等;也可能是“情形”(比如she was here),过程为“knowing”、 “saying”、“thinking”或“wishing”等。

•下文将讨论“动补结构”中的哪种“补语”在加的夫语法中也可以看作补语 补语15• 因本文在探讨汉语“动补结构”时主要与上文提 到的主要动词、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操作词、补 语等成分相关,故此处对加的夫语法内的其他成 分不再赘述163 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本文将从加的夫语法角度,以“形式体现意义,意义为中 心”为原则,首先探讨汉语“动补结构”中不带“得”的“补语” 的句法功能,然后再分析带“得”的“动补结构”中的“得”的句 法功能3.1 主要动词延长成分• 本文借鉴加的夫语法的观点,把汉语中帮助主要动词表达 一个完整过程意义的成分看作主要动词延长成分,这样以 来,汉语“动补结构”中的一些“补语”就被描述成不同类型 的主要动词延长成分173.1.1 结果延长成分从传统语法的角度来看, 结果“补语”是用来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例(1a)中动词为“说”,“清楚”为形容词充当结果“补语”从加的夫语法的角度, 此例中主要动词(Main Verb)为“说”; “清楚”是由性质词组(quality group)来填充的主要动词延长成分, 不过,此处的性质词组只有中心词(apex)一个成分。

你把话说 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183.1.1 结果延长成分例(1a)的功能句法分析193.1.1 结果延长成分现代汉语中,结果“补语”可以由形容词来充当, 如例(1a)“说清楚”中的“清楚”, 也可以由动词来充当,如例(1b)中“学会”的“会”我学 了电脑从加的夫语法的角度, 此例中主要动词(Main Verb)为“学”; “结果延长成分”为“会”, 因为“会”帮助主要动词表达一个完整的过程意义 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203.1.1 结果延长成分例(1b)的功能句法分析 213.1.2 趋向延长成分缪锦安(1990)有这样的描述: 事物在空间中运动就产生位置的转移, 这种转移相对于空间上某一点来说,就是趋向(direction) 例(2)中的趋向动词即趋向“补语”老师走 教室从加的夫语法角度, 主要动词为“走”,“进”可以看作主要动词延长成分, 与主要动词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过程意义 因为类似“走进”的“进”的语言现象表达的是趋向意义, 所以本文把它们命名为“主要动词趋向延长成分”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223.1.2 趋向延长成分例(2)的功能句法分析 233.1.3 数量延长成分汉语学界普遍把动词后表示有关动作、变化数量的成分叫做数量“补语”。

例(3a)中的“读了三遍”就是一个“动补结构”, 动词为“读”,“三遍”表示动作的数量,为数量“补语”他把课文读了 从加的夫语法角度, 小句(3a)的过程意义由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共同来体现, 主要动词由形式项“读”来说明, 主要动词延长成分由名词词组“三遍”来填充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243.1.3 数量延长成分例(3a)的功能句法分析 253.1.3 数量延长成分数量“补语”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系由动量名词词组充当的动量“补语”, 如上例(3a)中的“三遍”所示; 另一类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即时段,系由时量名词词组充当的时量“补语”, 如例(3b)中的“三天”所示这本书我看了 从加的夫语法角度, “三天”用来补足主要动词要表达的过程意义, 因为“这本书我看了”无法体现“这本书我看了三天”所要表达的完整意义, 所以本文同样把它看作主要动词的“数量延长成分”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263.1.3 数量延长成分例(3b)的功能句法分析 273.2 程度缓和词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比较少,一般限于“极”、“很”、 “透”、“慌”、“死”、“坏”、“多”等词的部分用法, 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不过也可以用“一些”、“一点” 等词语表示较轻或很轻的程度。

从加的夫语法角度, 小句(4)的主要动词为“高兴极”, 由性质词组来填充——“高兴”为中心词, “极”为程度缓和词(degree temperer), 用以修饰前面的中心词我高兴 了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283.2 程度缓和词例(4)的功能句法分析 293.3 操作词汉语学界提及的可能“补语”用来说明“谓语”的可能性 如例(5a)中 的“动得”和“动不得”都是“动补结构”, 后者为前者的否定形式其中动词都为“动”, “得”表示“动”的可能性,即能动; “不得”表示“动”的不可能,即不能动从加的夫语法角度, 英语小句中协助表达语气、极性、情态意义 及部分时态意义的成分称为操作词(Operator) 本文认为汉语中的“得”在例(5a)中的用法符合操作词的定义和尚动 ,我动 ?功能句法分析如下图303.3 操作词例(5a)的功能句法分析 313.3 操作词“动补结构”表示可能性时,除了例(5a)中“得”的用法外, 还包括在动词与“补语”之间加上“得”或“不”来表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