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马原复习试题材料分析题

l****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3.50KB
约31页
文档ID:243006125
马原复习试题材料分析题_第1页
1/31

. .材料分析题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又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包含了什么哲学原理?并运用该原理论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答案要点]<1>以上论述所包含的是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

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其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3>在对待真理的问题上,必须反对割裂绝对真理、相对真理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绝对主义,就是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无视其相对性;而相对主义则相反  <4>马克思恩格斯的以上论述,体现了他们坚持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立场,也启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思想僵化;同时也要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是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新形势新条件,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材料1  我国工业用水量从1980年起的508亿立方米增长到20XX的1 397亿立方米,其中60%以上的工业用水集中在火力发电、钢铁、石化、纺织和制造等行业20XX,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16立方米,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废水总量的4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工业水量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5倍,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受水资源短缺制约,供水难以同步增加,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2002—20XX,国务院职能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XX国水法》,组织编制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在全国实施;20XX10月25日,全国人大[微博]常务委员会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XX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XX国主席胡锦涛发布三十九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该法自2011 年3月1日起施行材料2  XX省XX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XX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XX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XX"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XX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1>分析人们在解决水资源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转化原理  <2>结合材料说明,你认为应该如何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  [答案要点]  <1>解决水资源问题,就是促成矛盾的转化,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矛盾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人们必须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积极创造实现转化的条件,既要创造技术条件,又要创造社会条件,如降低成本、改变观念等等。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解决事物的矛盾需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我国政府提出提高工业用水部门用水效率,相对压缩用水需求,就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来缓解工业用水的矛盾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解决事物的矛盾也不可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国政府强调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就是处理好矛盾的次要方面,促进工业用水矛盾的解决三、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1>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为什么面对同一现象不同主体会产生认识差异?  <2>为什么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四、  地处XX香河县城郊的前套村共有村民450人,家家有人在县城打工、经商这些年富起来的前套村面临"富裕的烦恼"——"村民人均收入早已过万元,可‘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环境问题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套村这样的"垃圾围村"难题,主要是因为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当了38年的村支书彭士发说  变化来自一场"环境革命"今年年初,XX省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香河县推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每天镇上的垃圾车进村清运,将垃圾统一送到县里垃圾场,保证村里的垃圾不过夜;县里还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评上环境精品村,给予8万—10万元奖补金。

"变‘给钱’为‘奖钱’,政府推这一把很关键"彭士发说,前套村乡亲们劲头十足  农村环境卫生主角是农民,如果只是干部积极,难免出现"一头热一头冷"  尊重农民意愿,前套村干部充分征集村民们意见"一下雨就污水横流,冲得垃圾遍地","前几年修的路都是大坑",针对村民反映突出的道路问题,村里通过"一事一议"筹集资金,财政补贴加上村集体、村民集资,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13条大小街全部进行硬化村里的项目村民监督,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作为监督员,63岁的彭跃天天盯在工地上,"水泥厚度要15厘米,标号不能差,不符合要求,就得返工"  "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农民当上了主角,农村环境整治热情高涨全县累计投入资金1.3亿元,其中村街自筹2450万元,形成 "财政补一点、村集体经济挤一点、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省一点"的多元投入机制  如今走进前套村,道路宽敞整洁,两侧树木林立,路边垃圾桶摆放整齐,路面看不到一点垃圾村里变美了,彭士发又有了新的想法:筹划改水、改厕,虽然离污水处理厂只有1.5公里,但村民的生活污水还是靠沟排或渗水井,厕所还都是旱厕,要是有一天能解决这些问题,咱农村人就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回答问题:  <1>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前套村如何化解"垃圾围村"难题使得"村里变美了"。

<3分>  <2> 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前套村消除"富裕的烦恼"的合理性<4分>  <3> 为什么前套村在"环境革命"这一社会实践中要坚持"村民自治"?<3分>  [答案要点]  <1>人与自然关系是分化与统一,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出现"垃圾围村"问题是因为实践不合理,垃圾没出路,卫生没人管,靠村里自身解决力不从心,前套村整合资源,发动群众,找到合理的实践方式,从而使得"村里变美了"  <2>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前套村出现"富裕的烦恼"说明矛盾普遍存在,应该正视这一烦恼,这是正确的态度;矛盾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找到合理的方法解决矛盾,前套村在环境革命中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的同时坚持农民是环境卫生主角,充分发动群众,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前套村坚持"村民自治",调动了村民自建、自创的积极性,环境整治热情高涨,是自觉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典范,自觉地坚持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五、材料1汶川大地震以来,有些人不断质问:这次大地震,为什么没能事先预报?科学家认为,地球内部"不可入",人类目前尚不能深入到高温、高压状态的地球内部设置仪器对震源进行直接观测;大地震发生概率小、复发间隔时间长,作为科学研究,取得足够的研究样本比较困难;另外,地震先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震预测。

科学发展是有过程的,我们只有从千百年人与自然相处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在科学尚不能及的地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材料2  20XX9月1日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了XX北川中学临时学校开学典礼,他讲话中提到"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  请回答:  <1>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原理分析汶川地震没能事先预报的原因<5分>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说明"一个民族的灾难总会由民族的进步来补偿"<5分>  2.[参考答案]  <1>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着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由于地震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局限性,所以目前我们还不能事先预报汶川地震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其中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二层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灾难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提供实践经验的基础,使人们发挥主观能动精神,创造条件,化害为利,实现由灾难到"历史进步"与"治国兴邦"的转化六、  近年来,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造成严重的交通肇事事故频频发生,有增无减20XX6月30日,XX重大酒后交通事故,造成5死4伤;20XX12月14日,XX孙某酒后驾车肇事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资料显示,我国拥有全世界19%的汽车量,而汽车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却占全球的15%,死亡率"排名"世界之首  20XX5月1日,增设了"危险驾驶罪"的刑法修正案<八>开始施行修正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醉酒驾车行为,从过去的行政处罚上升为刑事处罚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市民认为,"醉驾入刑"的举措难以解决屡禁不绝的醉驾难题,理由在于:第一,醉酒驾车仍然是多发现象,顶风违法时有发生第二,"醉驾入刑"执行起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